《关于新时代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代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8月中旬起,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听取了市卫健委和、等区市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部分区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召开了专题调研座谈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健康建设为抓手,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不断优化服务网络,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市拥有镇卫生院62个、村卫生室1173个、村
2、卫生室服务点1285个,实现了镇、村全覆盖,所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着眼全局性,汇聚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召开了全市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推进会议,出台了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攻坚落实行动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并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和标准化建设等内容,纳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各区市目标绩效考核,全面压实责任,动员各方力量合力推进,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区市主抓、部门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二)突出协调性,
3、增强了城乡联动的发展活力。积极探索新时期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新路径,全市组建了7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县镇村一体化管理,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推动人才和技术下沉基层;环翠区、荣成市、市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鼓励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跨区域医联体,逐步实现城乡医疗服务同质化;初村镇卫生院与市中心医院组建医联体3年来,门诊和住院人次分别增长近4倍和14倍,业务收入增长185%。今年,市里组建3处城市医疗保健集团,县域医共体全部纳入各医疗集团,更多优质医疗资源直达基层、惠及群众。(三)调动积极性,构建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调整完善薪酬分配政策,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
4、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人员激励,增强岗位吸引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量,高级岗位占比由4%提高至10虬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推动县域医共体内人员流动,落实县招镇管村用等措施,加强与医学院校合作,吸纳更多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2018年以来全市招聘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70多人。(四)立足基础性,夯实了全域覆盖的发展根基。落实财政投入补助政策,将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拨付,统筹安排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保障了农
5、村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2017-2018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增幅达IL8%和24.4%o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业务用房新改扩建,加大设施设备配置力度,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布局、卫生资源提质增效。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Ll亿元,新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59处,购置设备1.1万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设备基本实现标准化,15处镇卫生院达到甲等镇卫生院标准。(五)注重保障性,健全了利民惠民的运行机制。实行城乡一体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参保率达到97%以上。推行向基层倾斜的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参保居民在基层一级医院住院,起付线最低、报销比例最高。稳步
6、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乡居民签约率达38%,贫困人口实现应签尽签。启动市县医疗专家下村巡诊活动,对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慢性病等诊疗服务,实现了2431个村的专家巡诊全覆盖。全面推行中医药服务,所有镇卫生院均建立国医堂,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我市“中医强基层、基层强中医”经验在全国中医药医改调研座谈会上做典型交流。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精致城市建设和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区市落实基层医疗卫
7、生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供给政策不到位,除环翠区外,其他区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均未拨付到位。一些镇卫生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人员工资等支出,需要自筹或贷款解决。由于补偿机制缺失以及医疗业务下滑,镇卫生院收入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仍有51.6%的镇卫生院处于亏损状态。二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业务用房方面,大部分镇卫生院为本世纪初所建,建设标准较低,与现行的省标准化建设要求还有差距。在设备配置方面,大部分镇卫生院彩超等设备老旧,CT等设施设备短缺,一些村卫生室缺少应有的基础诊疗设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智能化装备配置不足,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业务系统未能互联互通,医疗数据不能
8、实现实时共享和交换。除荣成市外,其他区市信息化平台建设尚未完成。多数村卫生室未配备电脑及电子健康卡身份信息识读设备,影响了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有效开展。三是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从人员总量看,受执业环境、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等影响,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仍较为突出。目前,全市镇卫生院空编464人,村卫生室缺口350人。我市乡村医生(不含镇管村用人员)年收入不足2万元,相比省内其他地市年均5万元差距较大。从专业结构看,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技术职称偏低,全市镇卫生院高级职称仅占5.1%;外科等专业人员紧缺,运转困难。从年龄结构看,人才梯队断层和乡村医生老龄化严重,镇卫生
9、院3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仅占23.9%,60周岁以上返聘的乡村医生达56虬四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益增多,相当多的医疗力量投入到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等硬性任务上,医疗服务捉襟见肘,农村卫生整体服务能力不足。受手术分级管理、基本药物制度等政策影响,执业范围和用药受限,加上医保取消门诊统筹和逐级转诊,部分病人被吸引到上级医院,造成城市医院“人满为患”、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门庭冷落”。近三年,全市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和医疗收入占全市的比重逐年下滑。五是医保与医疗的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并轨后,取消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0、普通门诊统筹和市域内转诊制度,患者在基层首诊、转诊,与直接选择大医院就诊没有拉开报销档次,在基层门诊治疗的常见病不再享受医保报销政策,参保人往往选择县级以上医院就医,使大医院承担了过多的一般诊疗服务,增加患者负担,浪费医保资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未落实到位,镇卫生院等基层机构需自行负担履约相关经费,家庭医生团队收入分配难以落地,影响了基层机构签约服务积极性。三、几点建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力”。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11、,从完善政策制度、实行差别化医保支付政策等方面,对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出具体要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直接关系农村居民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小康。建议站位全局、着眼长远,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农村居民的期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加快形成与农村居民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铺好农村居民的健康路。(-)践行服务理念,在健全工作机制上再发力。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担负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责任使命,以“县级强、镇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为主线,着力建设功能完善、服务优质、运行高效的农
12、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各区市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整合相关部门职能,厘清事权边界,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工作督导考核,形成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二是科学编制规划。以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目标,以县域为单位编制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更好满足农村居民健康需求。三是完善投入机制。围绕健康建设,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财政补偿机制,统筹安排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建设发展支出,总额落实机构运转和人员经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农村医疗卫生投入
13、占卫生总投入的比重,确保把服务农村居民的好事办好办实。(二)筑牢服务网底,在优化体系链条上再深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双重任务,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双重网底。必须认真落实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规划,统筹规划和系统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络”标准化建设,把链条优化,把网底筑牢,把基础夯实。一是做强县级。通过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形式,加强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全方位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争取大部分农村居民就医在县域内完成。二是做活镇级。以完善功能、资源重组和机构转型升级为重点,分类指导、合
14、理规划设置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把规模较大、医疗服务能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打造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构建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实现常见病普通病不出镇。三是做稳村级。持续完善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一般村卫生室和服务点为补充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农村居民提供便利可及的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四是做实硬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和附属设施建设,加快危旧房改造,推进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确保达到国家和省定标准;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投入,支持镇卫生院配备CT等医疗设备,完善提升村卫生室基础诊疗设备,更好地满足诊疗需要。(三)激发服务活力,在补齐人才短
15、板上再攻坚。人才队伍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也是目前制约发展的短板弱项。必须结合农村实际,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培养提升能力,加快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一是招聘引进充实一批。改进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招聘引进办法,落实财政学费代偿政策,继续实施农村医学生公费订单定向培养,加大县招镇管村用工作力度,加快充实基层人才队伍,争取三年内以县为单位空编率降至5%以下。二是岗位培养提升一批。继续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鼓励参加在岗培训I、脱产培训、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提升业务素质。三是双向交流支持一批。实施有效的政策调控,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
16、,建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内部人员统筹使用、对口帮扶机制,推动基层人员到市县级医疗机构进修和岗位培养,促进市县级人才下沉镇村“传帮带”和开展医疗服务,实现人才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合理配置。四是提高待遇稳定一批。完善县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统筹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争取基层人员收入逐步达到县级医院同职级水平,并适当提高乡医薪酬,稳定基层人才队伍。建议借鉴外地做法,明确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四)推进服务升级,在丰富供给体系上再创新。精准对接农村居民健康需求,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方式,拓展领域,努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努力为农村居民提供便利可及的全生命周期卫生与健康服务。一是倡导科学化诊疗。按照“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提倡基层首诊,引导群众转变就医习惯,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型诊疗模式,形成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