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2404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受区政府委托,现在,由我报告区推进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2021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文件),至今已一年半时间。“双减”文件从校内、校外两个维度强调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核心要义是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健康成长。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强化引领,高位统筹深落地。区政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高度重视“双减”文件贯彻落实,把推进“双减”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细抓好。一是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

2、一副组长、区委副书记和分管教育副区长为副组长、区各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组员的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高规格统筹协调区层面工作;二是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把“双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细化完善措施;三是给予编制和人员支持,审批同意区教育局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设行政编制2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双减”工作专班,设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办公室”,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合力推动“双减”工作全面落地见效。(二)多措并举,提质增效促发展。一是专业引领,锤炼教师技能。发挥区教研院作为教育质量助推器和教师队伍领军人的作用,将“双减”工作与“669”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有效衔接

3、,打造教研院、学区、学校、科组、教师五位一体的教研新样态,举办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在作业、课堂、视导、公开课、集备等方面精准发力,小切口大撬动,推动教师在课内“教足教好”、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华侨外国语学校在全市率先举办“双减”工作现场会,总结我区“双减”工作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改革方向。二是建章立制,规范作业管理。印发区学生作业管理指引,明确8大方面内容:用好作业评价功能、统筹管理作业、严把作业难度、优化作业设计、严控作业总量、规范作业批改、保障批改时间、家校密切配合等,推行大单元作业案例,去机械化、重复性作业,强调精讲精练、练而有得。三是对标对表,把准发展航向。2022年9

4、月开始实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简称“新课标”),是“双减”文件的配套延续和有力抓手。教研员率先研学、整体解读,深入学校、科组宣讲,全区义务教育9个学科开展与新课标相关的宣讲活动共计271场次,从教育观念上变革,在课程建构上创新,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向新征程。四是优化服务,回应民生关切。完善第三方机构进校园遴选机制,结合学校特色优化430课程,已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区71所)全覆盖、有服务需求学生(8.4万)全覆盖,全区小学已100%实现午休平躺睡。学校利用下午基础托管时间抓好学生的作业过关,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针对性辅导,8成以上小学生表示基本能在校内托管期间完成

5、作业,同时能在校内参加喜欢的素质类课程,家长对此表示满意。(三)刚柔并济,校外治理显成效。一是控制增量,把好“入口”关。目前我区已领取办学许可证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共82家,97个教学点。自“双减”文件发布,我区不再受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及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二是减少存量,打通“出口”关。通过调研、召开会议、解释政策、个别动员等形式,以营转非、限时间、监资金、指导价等手段,将我区原有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102家、教学点152个,缩减到机构1家、教学点4个,压减率97.37%。三是教育引导,强化监督关。引导培训机构全面推行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修订的中小学生校外

6、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签署自觉抵制虚假违法广告承诺书,在寒暑假发布“致全体家长一封信”,提醒家长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再三明确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以“家教”“组班”“活动营”“托管写作业”等名义私下开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活动。四是管治并举,严抓执法关。全区组织教育系统17个检查小组、区市场监管局等11个职能部门以及18条街道执法人员开展集中治理和专项执法行动,截至2022年11月初,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064人次,检查校外培训机构6657所次,发出执法文书62份,约谈44次。五是主动干预,稳控风险关。目前我区的风险机构已经由今年年初的33家减至目前的26家(红色风险19家,

7、橙色机构4家,黄色机构3家)。针对未消课金额较高的问题,通过重新核对未消课程金额、一对一紧盯关键机构按时完成金额冲销、严格限制招收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新生等举措努力化解风险。对非正常停业导致的风险,通过及时回应、耐心解释、细心沟通、暖心陪伴,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将风险机构信息收集纳入日常治理,尽可能提早介入、减少爆雷。2022年度发布区“白名单”机构共97家,“黑名单”机构共2家。(四)家校协同,携手共育谱新篇。我区积极开展“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索,构建“三位一体、五育融合、资源优化”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一是图谱引领,促进五育融合。首创绘制五育并举“图谱”,为家校社协

8、同育人指明方向,实现挂图作战、系统推进。二是健全组织,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教育局一集团、学区、联盟一学校一班级”全链条工作推进保障机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协调发展,全区各校均组建家委会,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家长进课堂活动蓬勃开展。三是创建实验区,牢固家校纽带。以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为抓手,全区各校均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区内首次家长学校督导评估,家庭教育课题成功立项区科研课题19项。疫情线上学习期间,各家长学校向师生家长推送不同主题的心理调适课程803课次,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四是创新形式,深化培训效果。抓住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有利契机,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知识讲座与经

9、验分享相结合、观念更新与行动赋能相结合、宣传普及与家校社互动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家长教育,指导家庭建设,充分展示家风建设成果。全国首个“校门口家校学堂”在铁一小学成立,开启家校共育新探索。二、存在问题(-)学校教师普遍感到责任更重。据调研,自“双减”政策实施后几乎所有教师反映自己备课所需时间更长,如何高效上好一堂课,布置更精准的课后作业,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成为教师心目中最重要的必修课。此外,“双减”要求学校教育发挥主阵地作用,课堂教学要创新,课后服务要全覆盖,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教师在校时间延长、工作负担增加的问题。(二)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存在困难。一是办证机构体量庞大。经摸查,全区现有照无证机

10、构近500家。后续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类如纳入监管,预计将有现时数量近5倍的机构申请办学许可证,体量异常庞大。二是监管对象复杂化。随着面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大量压减,培训行为会从地上转为地下,无证办学、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预计会更多,大大增加监管难度。三是区属职能部门分工尚未理顺,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区教育局虽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但无专门执法编制和执法队伍,目前仅能勉强维持对现有持证机构的管理,在体育类、文化艺术类、科技类机构开放办证后,监管体量庞大和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将更为尖锐。四是缺少有效惩戒手段。目前对于违规培训组织者仅能采取约谈、批评教育、签订承诺书等方式予以警示和惩戒,缺乏强而有力

11、的震慑作用。(三)家长的认识和理念存在滞后。一方面,学科类培训机构被严格监管,部分家长存在焦虑,担心影响学习效果,片面认为如果孩子能私底下接受一对一的高端辅导,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另一方面,据调研显示,有82.8%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困难,其中“自身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接近一半、“不知道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占比四成,反映出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没有真正参与或者想参与但不知如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家长较低的参与意愿,导致目前家长学校在推进家庭教育方面受阻。参与方式及求助渠道不畅,反映出相关工作宣传程度还不够高,家庭教育的受众范围不够广泛。此外,保障措施不够到位、学校重视程度不同、社

12、会资源整合不充分等,均影响“家校社”的同育效果,“双减”在全社会赢得共识、取得合力仍任重道远。三、下一步工作方向(-)扭转观念、融入变革,多元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一是教师要减负。实施“双减”,进行“5+2”课后托管服务,责任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保障落实机制,课后托管服务仅靠教师的“志愿”自觉和无私奉献,一段时间后或会影响托管服务效果,长远更可能影响校内课堂教学质量。建议从市层面出台“弹性上下班”制度,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和标准,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此外,加强课后服务的经费保障,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机构向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减轻教师负担。二是教师要赋能。专业成长的渴求是教师应对任何教育变

13、革的内驱力。要充分发挥好区教研院的专业引领和“669”学区化集团化的共建共享模式优势,办好有影响力的现场会,多渠道、多平台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站稳课堂、出好作业、用活评价,实现学校教育提质增效。(二)分门别类、各司其职,系统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一是对有照有证机构,根据证照类型和行业类型,分别归口教育、人社、文广旅体、卫健等职能部门管理。二是对有照无证机构,归口市场监管部门管理。对于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应办但未办证的机构,由科工信、文广旅体等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整改,逾期未办证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跟进查处。三是对无照无证机构,归口属地街道管理,一经发现,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及时处置、立刻关停,并妥

14、善处理家长退费等后续工作。四是将教育执法权下放街道,纳入街道日常综合执法和网格化治理中。区教育局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突击检查或联合专项整治,发现线索及时移交属地街道,由属地街道加强该场所后续巡查检查。五是强化区教育局执法力量,参照人社、文广旅体、市场、街道等部门的执法队模式,配备一定数量的执法人员,多管齐下形成方案。(三)优化模式、攻克瓶颈,写好家校社共育大文章。一是厘清工作职责,构建机制,确保“家校社”共育有组织有保障。做到“三个加强”:加强顶层设计,理顺组织架构;加强精准服务,建立专业指导机制;加强评估考核,建立常态监管机制。二是强化资源联动,攻破难点,确保“家校社”共育有队伍有阵地。破解三大难点:加强统筹破解财政投入不足,加强联动破解阵地多头建设,加强培育破解专业人才匮乏,努力形成家庭教育要“回家”,重在“修身、养志”,学校教育要“回课堂”,重在“求知、明智”,社会教育要“到社区”,重在“实践、探索”的思想共识。三是实行智慧管理,紧抓融合点,确保“家校社”共育有创新有持续。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线上教育+线下教育”相结合,打造家庭教育立体课程,增强“家校社”共育的可实施性;坚持“传统普及+新型宣传”相结合,扩大家庭教育知晓范围,增强“家校社”共育的可推广性;坚持“试点建设+全面推广”相结合,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增强“家校社”共育的可持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