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规程编制说明.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规程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下达关于下达2022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2)550号)2022-2-136第一起草单位(盖章)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紫云路996号参与起草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下达关于下达2022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2)550号)的要求,
2、由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主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规程(以下简称规程2022年5月30日召开标准启动会暨编制组成立暨编制大纲会,讨论编制大纲和编制计划,初步确定各参编单位的分工。2022年6月2022年11月,编制组主要成员充分结合安徽省内特点,在滁州市、六安市、淮北市等八个地级市进行问卷调查,就桩基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分析。2022年6月2022年9月,编制小组就各章节编制内容分别进行小组讨论,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及调研问卷研讨各章节相关内容。2022年11月11日召开初稿统稿会,会议对初稿各个章节内容进行热烈讨论,进一步细化了局部章节内容,形成规程草案。20
3、22年11月25日在合肥召开了草案专家论证会。对草案进行了专家质询和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专家论证会意见,编制组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桩基工程因兼具隘蔽工程、岩土工程复杂性、工艺多样性以及过程控制复杂性等诸多控制难点。桩基础与自然地质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分布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桩基础的工艺多样性和质量控制隘蔽性、复杂性,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工程素质和丰富的岩土工程相关经验;同时,由于以上特性,其质量问题难以发现、原因分析和过程追溯困难,并且制定处理措施往往过程复杂,周期漫长,处理费用耗资巨大,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
4、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桩基质量控制编制相应的标准。意义:本标准的制定和使用有利于我省桩基质量水平的控制,统一本省桩基质量的控制标准,规范桩基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过程验收和信息化等过程,为桩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也使得相关建设主管部门有据可依,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依据的国家标准有: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
5、18)、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o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没有矛盾和抵触。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主要条款:本规程共分10章7个附录,其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勘察、设计、施工、检测、过程管理与验收、信息化、质量问题处理等。“基本规定”章节中对对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全过程提出原则性规定,主要内容有桩基工程的工作内容及环节、重要性等级、常用桩型和工艺分类及适用性、关键控制节点(试桩等)、设计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等。“勘察”章节中对桩基工程勘察应开展的工作、流程与方法、勘探点布置原则
6、、勘探深度、应提供的参数、报告内容、勘察质量控制(重点突出对外业和土工试验的监管,防止弄虚作假)、过程验证及补勘等提出要求。“设计”章节中提出桩基施工及建构筑运维过程中,设计单位配合图纸交底、试桩方案确定、工程桩施工、沉降观测等过程跟踪、现场异常情况处理的基本要求。“施工”章节中对桩基工程施工的工作流程、前期准备(施工方案、人员配备、场地条件等)、过程控制环节(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自查自检、过程记录等)、施工偏差、信息化施工等提出要求。“检测”章节中对桩基工程检测内容和目的、常用检测方法及适用性、检测工作流程、前期准备(检测依据、检测方案、人员配备、场地条件等)、过程控制(抽取、见证等)、检测
7、报告等提出要求。“过程管理与验收”章节对建设、监理方在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包括审批、旁站、记录、论证、问题上报与指令下达等。“信息化”章节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数据标准化、常用采集和传输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桩基工程信息化工作提出原则性要求。“质量问题处理”章节明确桩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分类和评定原则、常用处理方法及适用性,包括断桩、承载力不足、变形过大等。主要技术指标、参数:(I)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试验桩数量及桩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各相关单位通过试桩技术交底会确定。
8、试桩与试桩、工程桩之间的间距尚应满足工程桩间距的相关要求;(2)桩顶以上覆土较厚并需经机械开挖出露桩头的,桩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考虑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已施工桩基的保护:桩基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注重概念设计,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桩型、成桩工艺和承台形式,优化布桩,节约资源。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无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无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无9、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无10、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