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及农民教育发展路径和农民教育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及农民教育发展路径和农民教育创新.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新时期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及农民教育发展路径和农民教育创新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农民教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新形势下,中国的农民教育面临着新的难题与挑战,加强农民教育引导,做到与时俱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改革创新农民教育形式,提高农民自身能力,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效应,满足农民教育需求,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该文重点对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和农民教育创新进行探讨,以期对农民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农民教育;路径;创新在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进程中,大批农民进城务工,造成了农村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急剧下
2、降。目前,中国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较为缓慢。为此,省市十分注重农民教育问题,从多个角度探讨培养新时期农民的途径,以促进其适应国家发展需要。1新时期农民教育发展路径1.1 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农民教育、创新成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突破对农民教育的认识误区Ulo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负起相关责任,全面认识农民教育的特殊性,改变传统观念,注重农民教育。各级政府要根据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推进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和农民教育创新。同时,应当凸显网络、媒体等媒介的价值,转变大众对农民教育的偏见。政府在加大农民教育政策扶持基础上,要加大资金投入。
3、农村教育机构应满足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需要,注重人才教育、农民服务、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建设,以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农民教育机构要从质量提升、观念转变、激发农民内在发展动力等方面来推动乡村农民教育的顺利开展。1.2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要强化农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农民教育和培训的需要。改善农民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强农村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完善教师选拔机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密切企业交流合作,引进企业内部骨干,增强师资力量;同时,要强化农村农民教育机构教师的进修、培养,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定向培训机制,加强对新加入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
4、培训。丰富师资队伍,提高农民教育工资和福利水平,提高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定期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1.3 建设网络教育信息化平台增加农民教育机会,提升农民的相关技术水平,推动农民教育的发展。应当在各个乡镇设立教学服务站,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及时建立农村农民教育信息化平台。运用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技术,为民众提供线上教学资源,以在线的方式进行农业技术的普及,加强农民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技巧的认识,加强相关政策的教育宣传,应根据本地区农民需要,组建信息化教师队伍,设置特色课程,用短期培训的方式,培养农民的技术能力。此外,通过网络教育信息化平台,还可以举办一些专家的讲座,让他们了解
5、最新政策、农业技术和致富经验,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1.4 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开设课程农民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市根据地区农民特点,进行了农民教育课程的专业化设置。深化农村供给结构的改革,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休闲旅游和农业相结合,完成对农产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培养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农业为基础,满足农民教育需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从事农民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引进,在教学中将知识灌输给农民,让他们了解农村的经济状况,能够在乡村创业、就业中立足。在此基础上,省市将涉农学科纳入农民教育,如:农产品包装、
6、物流、营销等方面的课程,农民教育坚持以发展为导向,开设经济贸易、农业机械等专题课程,更好地让教育适应农村的发展。1.5 增强农民教育力度在实施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建立农民教育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健全各项教育机制,确保农村教育模式的灵活性;省市对农村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利用,提高了农民学习的热情。在实施农民教育过程中,按照农村教育的需求配备完善的教学器材,这是省市农民教育的一大优势。省市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为确保农民教育发挥积极效果,提倡各大职业教育院校走进乡村为农民教育贡献知识和力量,为“振兴农村”提供人才,提升农民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
7、,还应制定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教育计划。根据地区农民实际需要,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大力实施农村教育发展战略,实施涉农技术、财务管理等教育计划,让广大参加农民教育的学员个人技能、思想有所提高。同时,要加强对农民教育人才的部署,把人才送到农村有需要的地方去,为新时期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受教育机会,这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分有益。1.6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民教育支撑体系农村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要把农村的人力资源潜力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优势。构建农村新型农民教育支撑体系的路径是:一是教育扎根于农村地区,把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实际情况与需求充分融合,使农民教育的发展
8、具有县域特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民教育支撑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要有全面的、多层次的教育机制。省市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民教育的现代化培训体系,实现了农民对教育需求的满足。第三,要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健全教育与培训体系,培育具有农民教育特征、价值的杰出人才。四是要适应乡村居民教育和农村服务的需要,创新农民教育体系,让农民教育体系具有服务功能和个性化的特征。从而实现现代化的教育和农民教学特色相统一,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需要,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认可。2农民教育创新2.1 农民教育的层次创新要充分认识农民阶段性教育,按照农民的文化水平、技能高低等进行教育层次划分并开展相关工作。要根据每个层次
9、群体特点,积极创新教育方法,以培育现代化农村新农民为目标,在各个层次的农民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要按照农民的文化程度,来安排好相关的教育事务,不可操之过急2;跨越等级的教学方式,无异于拔苗助长,不但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2.2 农民教育的模式创新省市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落实“阳光工程”等农民教育计划,在农民教育不同时期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计划型农民教育模式的缺陷也逐渐显现。省市高度重视农民教育的模式创新,提出农民教育应当在实际情况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农民文化水平、农业技术需求等实际情况,及时对现有的农
10、民教育方式进行适当的调节,积极寻求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方式。提高农民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增强他们的个人素质,鼓励广大农村居民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3 农民教育的内容创新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居民普遍重视粮食产量,忽视了农村广大群众受教育问题。伴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观念的改变,省市把乡村居民素质教育转变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反映了省市对乡村教育的改革。另外,按照农民教育的目标,省市农民教育开展了党员干部教育、农民工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育的方式和目标不断更新,农民教育内容持续创新,教育质量得以提升,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4 农民教育的
11、方法创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乡村也能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省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民远程教育,遵循农村推广现代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在新时期背景下,做到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农民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教育成果共享3o3结语省市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民教育。要保证农民教育创新工作长期稳定,就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教育创新机制,不断地加强农民教育培训I,培养师资队伍,才能为省市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引导。参考文献:川汤璇芷.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路径探析J.山西农经,2022(4):164-166.12刘奎.新时代下农业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UJ.现代农业研究,2020
12、,49(1):92-93.王宴宾.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创新研究J1.年轻人,2020(15):236.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重庆市城口县乡村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该县乡村人才振兴仍然处于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的状态。“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奇缺”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堵点与痛点。从城口县乡村振兴严重缺乏人才的案例看,大力吸引人才资源参与并推动乡村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科技农业转型,同时形成吸引乡村振兴人才的基本动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解决“有人可用,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问题,因而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制度和机制,只有这
13、样才能加快人才向乡村流动。关键词:新时期;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县域实现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中国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外流,城市人才又不愿下乡,导致农村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等实际情况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极不适应1。因此,如何引导人才向农村和农业领域流动,以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1城口县乡村人才工作现状近年来,城口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指示,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专项政策陆续出台。城口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城口县人才回引工作规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
14、务专家和优秀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城口县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从不同领域推进乡村人才问题改善。二是人才引进初见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口径人才资源总量约万人,较年的人实现翻番。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较年增长超过15倍;社会工作人才较年增长近5倍;高技能人才引进较年增长近4倍;农村实用人才较年增长近2倍。三是人才系统建成上线。为实现人才资源摸底汇总,过去两年,该县潜心开发“城口县人才系统”,进一步推动县域人才工作走深走实。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县乡村人才振兴仍然处于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的状态。从调研结果看,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乡村本土人才流失严重。因本地提供就业岗
15、位有限,工资待遇不高,绝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选择外出务工。据统计数据显示,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达到8万余人,占比达到全县常住人口30%以上。二是城乡人才联动方式单一。在城乡人才流动方面,选派的驻乡驻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员、支医支教人员等,是现阶段乡村人才骨干力量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核心。乡村人才,则多以进城务工、定居等方式向城区流动。城乡人才联动方式单一,规模小。三是本土人才结构不合理。常住村民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孤寡老人、病残对象等,加之其文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技术弱,创新发展能力不强。四是乡村人才不足备受关注。从调研结果看,83.59%的受访对象认为乡村人才
16、振兴问题亟待突破;超过六成的受访者(64.84%)认为“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奇缺”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堵点与痛点。2城口县乡村人才困境的因素分析城口县乡村人才振兴工作陷入困局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落后。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山多地少,农耕不旺,商贸不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人才薪资待遇较之周边比邻区县毫无优势可言。因此,“本土人才想逃离,外来人才难引进”,成为城口县人才工作的常态。二是交通出行不便。城口县地处偏远,交通不畅,时至今日仍不通高速高铁,更无航空、海运,这让域外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望而却步。三是城市生活配套较差。城口县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但城市配套较差。全县至今没有上档次的购物商场,星级酒店也有且仅有1家,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更是难如人意。高级人才很难在此安营扎寨。四是产业缺乏吸引。城口县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层次低,没有能让人才大展拳脚并获得满足感的事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