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5117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汉语与汉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ChineseLanguageandChineseCulture课程代码CHSLOO1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汉语国际教育学分3.OO学时54主讲教师陶家骏修订日期2021年3月指定教材郭锦椁著,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汉语与汉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且为学位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就汉语与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些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注重跨文化比较,使学生掌握汉语及相关文化领域知识,加深对汉语及汉文化的理解,树立正确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

2、能力。(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L知识目标1.1 了解和掌握汉语与历史文化的关系1.2 了解和掌握汉语与社会变化及文化变异的关系1.3 了解和掌握汉语与宗教及语言迷信心理的关系1.4 了解和掌握汉语与民族思维偏向的关系1.5 了解和掌握汉语专名称谓与民族文化心态的关系1.6 了解和掌握汉语表述与社会文化取向的关系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2.1通过课外任务培养学生自学和思考能力2. 2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汉语有关的传统文化以及开展相关教学的能力2.3通过课内外练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3:思政目标3.1 引导学生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语言文化,

3、树立对本国语言文字、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在内的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3.2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能够将中国道路、制度和实践讲清道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以及“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张(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课程子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1了解和掌握汉语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第一章汉语一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第二章汉语与深层文化第三章汉语与传统价值观毕业要求1:具备较为全面广博的中外人文与社科知识。毕业要求2: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

4、能力。1.2了解和掌握汉语与社会变化及文化变异的关系第八章汉语与社会交际文化第九章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第十章汉语与中外文化交流1.3了解和掌握汉语与宗教及语言迷信心理的关系第五章汉语中的语言迷信第七章汉语与佛教文化1.4了解和掌握汉语与民族思维偏向的关系第四章汉语与传统思维第十一章汉语色彩词及其传统文化内涵第十二章汉语数词与传统文化第十三章汉语别称、比喻的文化内涵课程目标课程子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第十四章成语一一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凝聚1.5了解和掌握汉语专名称谓与民族文化心态的关系第十五章姓名与传统文化第十六章地名与社会文化第十七章亲属称谓与宗族文化观念1.6了解和掌握汉语表述与社会文化取

5、向的关系第六章文化取向与汉语表述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2.1通过课外任务培养学生自学和思考能力贯穿各章毕业要求5:能独立从事汉文化有关的国际传播工作,具有中华才艺的展示能力和传授能力。毕业要求6:能独立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工作,具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汉语有关的传统文化以及开展相关教学的能力贯穿各章2.3通过课内外练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各章课程目标3思政目标3.1引导学生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语言文化,树立对本国语言文字、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在内的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贯穿各章毕业要求7:具备从

6、事汉语国际教育相关工作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范。3.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能够将中国道路、制度和实践讲清道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以及“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张贯穿各章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汉语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L教学目标:通过对古代汉语及古代汉字形态的考察,帮助学生追溯中国远古和上古时代历史文化的踪迹2 .教学重难点:解读古文字形及说文解字尔雅等古代字书3 .教学内容:第一节从汉语认识古代社会第二节从汉字考察远古的图腾崇拜第三节从汉字形体考察历史文化第四节汉语词源考试与历史名物掌故第五节汉字一一中华文化永不熄灭的明灯4 .教学方法:

7、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完成一份调查问卷第二章汉语与深层文化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汉语与古代元气观、天人观、传统伦理观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元气观;天人观;传统伦理观3 .教学内容:第一节汉语与元气观第二节汉语与天人观第三节汉语与传统伦理观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阐释儒家“仁”“孝”观念在汉语中的具体体现第三章汉语与传统价值观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汉语与重和谐价值观、重身份价值观、重饮食价值观的关系6 .教学重难点:传统价值观7 .教学内容:第一节汉语与重和谐价值观第二节汉语与重身份价值观第三节汉语与重饮食价值观8 .教

8、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9 .教学评价:举例阐释和谐价值观在汉语中的具体体现第四章汉语与传统思维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汉语与整体性、有序性、比附等传统思维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传统思维方式3 .教学内容:第一节汉族传统思维方式第二节汉语意合结构与整体性思维第三节汉语语序与有序性思维第四节汉语的表象性与比附思维第五节汉语的抽象性与混沌和逻辑思维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阐释汉语意合结构与整体性思维的关系第五章汉语中的语言迷信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认识汉语中的语言迷信现象2 .教学重难点:如何看待语言迷信3 .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习俗中的语言

9、迷信第二节古代名字避讳第三节不吉或不雅词语避讳第四节神灵密语一一符咒第五节语言迷信的文化心理分析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阐述如何正确看待语言迷信第六章文化取向与汉语表述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文化取向与汉语表述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意识文化取向;制度文化取向;民族文化心理取向3 .教学内容:第一节意识文化取向对汉语表述的影响第二节制度文化取向对书面语风格的影响第三节民族文化心理取向对诗歌语言的影响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比较左传与战国策语言风格,并分析造成两者语言风格的原因第七章汉语与佛教文化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

10、了解汉语与佛教文化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佛教思想及其本土化3 .教学内容:第一节佛教文化的传入第二节佛教文化语言圈第三节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丰富性的影响第四节佛教文化对汉语复合词发展的影响第五节佛教文化对汉语语法的影响第六节佛教文化对民间俗语的影响第七节佛教文化对汉语音韵研究的影响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说明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第八章汉语与社会交际文化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汉语与社会交际文化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汉语谦辞和敬辞3 .教学内容:第一节交际文化和汉语交际称谓语第二节汉语交际的礼貌语第三节社交汉语的文化透视第四节跨文化交际中汉语与外语

11、的差异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说明汉语常用谦辞和敬辞第九章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人口迁移对方言形成的影响3 .教学内容:第一节历史人口迁移与方言形成第二节地域文化在方言中的展示第三节中国大陆以外汉语方言文化的差异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分析家乡话的形成过程,注意人口迁移的影响第十章汉语与中外文化交流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汉语与中外文化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借词3 .教学内容:第一节上古民族文化交流的语言遗迹第二节中古民族文化交流的语言遗迹第三节近

12、代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语言借词第四节借词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内容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说明借词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内容有哪些方面第十一章汉语色彩词及其传统文化内涵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汉语色彩词及其传统文化内涵2 .教学重难点:汉语色彩的表述特点与文化内涵3 .教学内容:第一节汉词色彩词的渊源和发展第二节汉语色彩词的表述特点第三节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内涵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以某种颜色为例说明中外色彩词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异同第十二章汉语数词与传统文化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汉语数词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汉语数

13、词的文化语义3 .教学内容:第一节汉语数词与传统文化语义的多样性第二节汉语数词的神秘色彩第三节数词与俗语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说明某个汉语数字的文化语义第十三章汉语别称、比喻的文化内涵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汉语别称、比喻的文化内涵2 .教学重难点:别称、比喻的民族文化性3 .教学内容:第一节别称的传统文化内涵第二节词义引申与思维心理偏向第三节比喻的民族文化性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阐释汉语比喻的民族文化性第十四章成语一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凝聚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2 .教学重难点:3 .

14、教学内容:第一节成语的特征第二节成语中的历史文化沉淀第三节成语与汉语历史对应第四节成语与民族智慧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说明汉语成语的主要来源第十五章姓名与传统文化L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姓名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姓、氏、名、字、号的区别与练习3 .教学内容:第一节姓氏的起源和历史文化第二节名、字、号的多层互补及其结构特点第三节名字的传统文化审视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举例分析说明名、字、号的相互关系第十六章地名与社会文化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地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地名沿革与社会文

15、化的关系3 .教学内容:第一节地名的语言分析第二节地名与历史文化第三节地名与社会心态第四节地名与宗教文化第五方地名反映民族接触和迁移的历史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分析家乡地名的演变及其原因第十七章亲属称谓与宗族文化观念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亲属称谓与宗族文化观念的关系2 .教学重难点:亲属称谓;宗族文化3 .教学内容:第一节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第二节汉语称谓与宗族观念第三节亲属称谓的使用和规则第四节亲属称谓的连锁文化现象4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翻转课堂法5 .教学评价:勾画家族谱系并分析其演变趋势四、学时分配(四号黑体)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号宋体)章节章节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汉语一一历史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考试 > 专业课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