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1、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1)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3)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避免产生耐药菌株。(4)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2、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1)抗生素治疗的适应症主要为细菌性感染及部分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病毒性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3)力争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临床标本,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并进行药敏试验。(4)联合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应能达到协同
2、作用或相加作用,减少药量和毒性,防止或延缓耐药细菌的产生等目的。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尤其是无关作用甚至是拮抗作用,可以加重副作用及导致耐药菌株生长的抗生素联用。主要适应指征为:(a)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的混合感染。(d)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者。(e)联合用药使用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5)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局部用药。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尤以青霉素类、头泡菌素类、氨基糖贰类不得使用,必要时可使用新霉素、杆菌肽和磺胺醋酰钠等。(6)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预防用药。(7)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3、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物。3、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下列情况一般视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1)选用对病原体或感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2)剂量不足或过大。(3)给药途径或给药间隔时间不正确。(4)用于无细菌并发症的病毒感染。(5)病原体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6)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时停药。(7)发生严重毒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8)应用不适当的抗菌药物组合。(9)存在药物间的配伍禁忌。4、抗生素的管理(1)医生应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各种知识,根据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药敏试验,合理选用。(2)护士应了解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3)临床各科
4、室应制定本科室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制度。(4)药剂科应建立抗生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具体落实,定期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抗生素的信息。(5)院感科定期从检验科收集资料,公布临床标本分离的主要细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以供临床选药参考。(6)确定某种抗生素限制使用的依据有:(a)细菌药敏监测资料表明,医院内分离的菌株已对该抗生素普遍具有耐药性。(b)有证据表明,使用该抗生素可导致多重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并且对这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细菌数持续上升或其最小抑菌浓度有持续上升的趋势。(C)医院感染暴发时,分离的菌株对该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7)确定解除某种抗生素限制使用的依据是:凡曾限制使用的抗生素经一定时间后,
5、其敏感菌株频率已恢复到日常水平。(8)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应根据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疗效、副作用大小、价格等情况,将抗生素分为一线、二线、三线药物,实行分线管理,分线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a)将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药物为第一线药物,有处方权的医生均可根据需要使用。(b)毒副作用较大或价格昂贵或抗菌谱广对人体微生态影响大的药物为二线药物,需经主治医师及主治医师以上同意签字方可使用。(C)毒副反应很大或需要保留的药物为三线药物,需经科主任及副主任医师以上同意或专科会诊方可使用。(d)下列情况可直接用二线或三线药物,但若药敏结果证实第一线药物有效时应改为第一线药物。病情严重者,如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肺复苏后感染或器官移植后感染、脏器穿孔、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多发性创伤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免疫状态不良,包括:长时间免疫抑制治疗.、接受放疗或化疗、中性粒细胞1.0X1.O9/、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