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业态融合创新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业态融合创新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促进业态融合创新实施方案设计引领,创新驱动。坚持把设计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先导与引领,以设计产业创新发展厚植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源泉与支撑,以设计创新引领和赋能现代化河南建设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发展机遇当前,我省发展设计产业具有众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战略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省发展,实施中原城市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及支持政策,为我省设计产业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市场前景广阔。我省有1亿多人口、近6万亿元经济规模,产业基础坚实,文旅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工业大省、文化旅游大省
2、和人口大省,既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创意源泉,也为设计产业赋能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三是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发展,我省设计产业在总体规模、区域特色、人才储备、企业实力、赋能效应、活动载体等方面具备了建设设计河南的基础条件,有望在今后一个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发展导向明确。设计产业是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服务型制造和制造服务业范畴,符合当前国内外产业发展大势。我省是全国首个将设计产业上升为重大战略的省份,有利于激发和汇聚全省加快发展设计产业、建设设计河南的强大动能。二、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锚
3、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聚焦设计河南建设,突出以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建筑设计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以文旅设计彰显中原文明新形态,以乡村设计谱绘新时代诗意田园,着力强化设计河南创意创新源,着力培育设计河南“旗舰劲旅”,着力搭建设计河南载体新地标,着力加快设计河南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设计河南人才集聚地,着力提升设计河南对外开放度,着力健全设计河南推进新机制,加快形成高能级设计产业体系和赋能体系,努力建成引领中部、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设计产业发展新高地,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提供重要支撑。三、加快设计河南数字化转型围绕设计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搭建共创
4、共享的设计协同网络,培育设计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数字化协同设计生态圈。提升设计产业数字化水平。支持设计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共创共享众包设计平台,打通数据接口,挖掘数据价值。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全省工业设计协同创新服务云平台,实现各类设计资源、设计机构、设计需求互联互通,构建资源配置合理、专业分工明确、数据交互共享、成果系统集成的网络化设计环境,探索设计协同新模式。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联合建立设计数据库,聚焦重点领域,支持建设人体心理生理数据库、CMF(色彩/材料/工艺)数据库、传统文化设计要素数据库、元器件数据库、产品图谱库、设
5、计项目案例库等数据资源平台,鼓励特色设计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建立行业数据库,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开展结构、功能和性能数字化仿真,提升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展示设计成果。支持设计类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建立开源设计社区,提高设计的模块化、组件化水平。促进业态融合创新。以创意设计为先导,加快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建筑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康养、教育、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设计环节全流程渗透、全链条嵌植、全领域赋能,评选一批“设计+”融合发展示范项目。鼓励设计企业发展众创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等新型设计模式,培育智能创作、云端展示、交互媒体、
6、科技设计等新业态,提高协同设计和快速服务能力,打造“设计+”新模式、新业态示范标杆。支持设计研究院、重点设计企业打造设计工业互联网,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定制化设计、网络协同设计等新型设计服务模式,提升设计协同和共创能力。发展设计软件和工具。加快设计软件和工具研发应用,加快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和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基础性、关键性研发设计软件战略研发、应用,支持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分析和加工制造一体化CAD/CAE/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平台建设。支持开发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同设计应用系统,推进BlM
7、软件与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成开发。支持软件企业、设计公司开发一批先进适用、贯穿设计活动全过程软硬件工具,构建先进适用设计工具体系,大力推广示范。支持建设仿真软件、设计软件等开发工具平台,促进特殊行业和领域专用设计及仿真软件应用,为设计提供手板制作、产品原型验证,缩短开发周期和成本。四、以建筑设计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围绕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交通、电力能源、生态环境等工程建设领域,加快发展规划咨询、工程咨询、概念设计等高价值服务,稳步推行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广涵盖投资决策、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将绿色低碳、人文关怀
8、、科技创新融入设计实践,保护传承城市文脉,促进绿色建筑、智慧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建筑文化底蕴。加强城市中心区、主要街道、重要广场、滨水空间、城市出入口等重要地区、重要节点城市设计,精心设计、精致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群。依据自然环境特征和城市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建筑文化特质和文化基因,研究梳理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符号、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统筹重要建筑形体、色彩、体量、高度一体化设计,营造体现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特色城市风貌。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关系,构建“错落有致、疏密有度、显山露水、通风透气”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鼓励建筑师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在工程实践
9、中大胆创新,形成多样化本土建筑风格,推进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智慧城市设计水平。强化ClM(城市信息模型)和数字李生技术在城市体检、城市安全、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消防、智慧园林、智慧工地以及城市综合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推进“城市大脑”中枢平台和基础平台建设,整合公共安全、市政管理、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空间地理等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对城镇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智能化管理,推广运用智能传感器、智能视频、
10、自动识别等信息化管理和监督手段,对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数据全面感知、自动采集、智能分析、联动控制。加强智慧小区设计和建设,完善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打造综合集成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的一体化智慧社区。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全面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强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技术论证,发挥设计在工程价值链上的引领作用。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方法、应用技术创新,形成涵盖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强化住宅健康性能设计,提升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设计水平。优化装配式建筑设计,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模数协调和标准化设计。鼓励高效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余热资源,
11、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开展零碳建筑试点示范。鼓励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中应用绿色建材、低碳技术等。坚持因地制宜,利用地域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肌理、产业特征和地域风貌,实现建筑布局、工艺布局、交通组织、场地环境、场地设施和管网合理设计,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五、扩大设计河南开放交流度全面对接国际、国内设计资源,培育“赛”“奖”“会”“周”设计活动品牌,提升设计河南品牌影响力和开放交流度。加强开放合作交流。加强国际、国内设计资源对接,促进与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设计发达省份在设计领域交流合作,支持企业在国外设立设计中心或收购国外设计机构,选派优秀设计
12、师出国培训交流,加强设计领域交流互学互鉴,支持我省设计企业与国际设计品牌联合承担重大设计项目。开展设计创意产业招商引资专项行动,绘制设计产业图谱,设立招商专班,大力引进高端设计机构,支持知名设计园区在我省建设设计产业园,鼓励国内外一流设计企业和科研院所来豫设立研发设计机构,吸引国内外知名设计师来豫设立大师工作室。鼓励跨国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等在我省设立设计中心,强化与我省设计平台和公司战略合作。支持我省设计平台和企业参加全球文化创意时尚产业大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海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全球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大会、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等,对接国际、国内设计要
13、素资源。举办重要赛事活动。突出打造“一赛一奖一会一周”设计活动品牌,高水平举办全省设计大赛,设立设计大奖,探索举办国际文创博览会,支持创办中原设计周,加快高端设计资源集聚,加大高端设计供给,提升设计河南影响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行业组织、头部企业举办市级、行业设计赛事,支持各地依托区域优势举办设计节、设计周、成果展等多样化特色活动,持续办好“创意河南”艺术设计大赛、乡村创意设计大赛、文化旅游创意大赛、河洛民宿设计大赛等活动,支持各区域、各行业、各领域因地制宜举办各类设计展示交流活动,积极培育区域设计和品牌集群优势。加快引进一批行业影响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设计论坛、设计大赛、展览展示等重大特色设
14、计活动。支持企业积极参加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等国内外知名奖项评选活动,宣传推广我省设计品牌形象。六、促进业态融合创新以创意设计为先导,加快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建筑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康养、教育、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设计环节全流程渗透、全链条嵌植、全领域赋能,评选一批“设计+”融合发展示范项目。鼓励设计企业发展众创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等新型设计模式,培育智能创作、云端展示、交互媒体、科技设计等新业态,提高协同设计和快速服务能力,打造“设计+”新模式、新业态示范标杆。支持设计研究院、重点设计企业打造设计工业互联网,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定制化设计、网络协同设计等新型设计服务模式,提升设计协同和共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