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3041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2022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抽组调研组,由常委会副主任、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XX同志带队,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先后赴XX县、XX县、XX县、XX县和市本级,通过听取政府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调研等形式,对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委托其他旗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在实地调研中,调研组深入到中小企业、就业服务中心等机构,重点调研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疫情期间援企稳岗、公共就业服务和管理、重点群体就业等工作。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2、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就业和民生,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做好全市就业工作,通过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举措,优化就业环境,使我市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到目前(截止7月底,下同),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58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7.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81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9如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16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8.2%;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一)认真宣传和落实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畅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一是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辅导行动,扩大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根据企业和劳动者实际需求,编写了涉及金融服务、

3、复工复产、稳定就业、法律服务等相关内容的政策汇编及时发放到企业和待岗就业人员手中,帮助他们切实掌握国家有关就业优惠政策。二是认真兑现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到目前,共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21.25亿元。三是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切实稳定就业岗位。落实创业就业培训、创业贷款、五类重点人员创业补贴等就业优先政策,让更多的就业群体享受国家“稳就业”优惠措施。四是积极推进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形成稳企业保就业政策落实工作合力。加强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扶贫办、教育局等部门数据共享和工作协同,及时共享有关吸纳就业重点行业企业、就业重点群体基础信息,通过“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减轻市

4、场主体负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贴心的政务服务。(二)多措并举保居民就业,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功能。一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线上线下招聘服务,依托“XX现场招聘云服务”、XX市“直播带岗”基地等平台,围绕我市“五大经济”“十条产业链”和重点群体,常态化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积极推进线上零工平台应用,制定了XX市线上零工市场平台推广应用(试行)方案,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到目前,向灵活就业人员发布各类求职信息884条。今年5月,XX市线上零工市场平台被“蒙速办”移动端评为“盟市十佳应用”。二是持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全市建成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

5、)27家,其中全国创业孵化示范性基地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自治区级示范性园区5家。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到目前,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35万元。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预算内项目,带动更多人员就业。到目前,全市争取到涉及农牧林水及生态、城建、交通、以工代赈示范、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领域项目共计47项。四是强化技能人才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到目前,全市就业技能培训6153人,创业培训2338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1397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6509人,获证5829人。(三)突出重点群体就业

6、,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千方百计促就业、拓岗位。一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压力较大的实际,加快启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今年,全市拟招聘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179人。我市各高校还开展了“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二是切实推动退役军人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帮助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结合退役军人自身特点及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就业培训计划,并组织专场招聘活动。今年,接收各类安置人员67人,委托人事考试中心完成了89名大学生士兵招聘工作。三是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障,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实

7、现新突破。下达培训补助资金55万元,到6月底,培训残疾人855人。在集宁区注册民办非企业机构“XX市大诺助残圆梦服务中心”,建成了电焊培训、零分贝理发、盲人按摩实训等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基地。四是全力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帮扶。全市脱贫人口务工就业41369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10934人已全部就业。五是推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送岗位、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京蒙劳务协作等方式努力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到目前,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38.7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1%;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的32.8万人(次)。六是加

8、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健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长效机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灵活就业等措施,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到目前,全市开发代管公益性岗位5296人。(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聚焦市场主体需求,着力落实优化营商环境90条措施。一是优化市场主体准入机制。完善企业开办“网上办”“掌上办”,开展“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实行分支机构、连锁门店集中登记,提升市场准入智能化服务水平,促进更多市场主体便捷准入。二是落实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帮助有经营意愿的困难市场主体暂时“休眠”“停机保号”,为今后发展留住青山。三是培育和扶持市场主体发展。发挥个体

9、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开展“走基层、办实事、优环境”专项行动,务实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困难问题。二、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受疫情常态化、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稳就业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受疫情影响,稳就业保就业面临较大风险压力。一是农民工外出就业不稳定性增加。由于部分行业产业吸附就业能力下降,加之传统行业加大了技改投入,调结构促转型也使企业的用工人数呈下降趋势,致使农民工外出就业意愿减弱。二是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限,旅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行业运行压力较大,吸纳就业和稳定岗位能力不足。疫情对整体创业氛围和创业者信心影响较

10、大,创业活力明显降低。(二)就业结构性矛盾还需破解。一是存在着就业难与部分岗位招工难现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量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有岗无人”,难以满足用工单位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普通的非专业技术性岗位“有人无岗”,部分求职者对岗位期望值过高,不愿到生产一线岗位就业,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二是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带动就业效果不明显。农村牧区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部分人员学习技能积极性不高,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意愿不强,存在“政府部门热、培训群体冷,培训机构热、基层企业冷”现象。三是部分劳动者择业观念单一。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劳动力和老一辈劳动力就业观念差异大,他

11、们更期望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认为体制内职工、大企业员工才算真正的就业。(三)公共就业服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劳动力就业情况底数掌握不清,对各类待岗就业人员基础信息及相关变动情况了解不及时,做不到因人分类施策。各旗县市区因编制、经费等不足,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力量单薄,流动性较大,致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强。二是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就业服务难以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就业创业服务在基层、乡村和企业的延伸还不到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三、对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的建议(一)始终抓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持续优化就业环境。一是完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

12、建设,加强就业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结合人民群众需求端以及我市就业工作实际,出台或更新相关就业促进政策。二是政府部门、群团组织、职业中学、各类企业和培训机构要整体联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衔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实用课程,加强城乡剩余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教育引导劳动者消除“等靠要”思想,转变单一狭隘的择业观念。三是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持续激发其就业岗位创造能力。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四是加大就业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融媒体、直播平台等,开展“云招聘

13、”,有效扩大企业招聘渠道,更好的宣传企业用工条件及需求。利用乡镇网格员和现有网格群,发布用工需求信息,扩大农村牧区招聘范围。(二)坚持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导向,不断扩大就业容量。一是围绕我市大数据、物流枢纽、绿能基地、首都“中央厨房”产业,加快大型企业与人才引进工程,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扩容提质。二是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好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创业融资渠道,优化创业审批程序,构建“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切实发挥好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及时补齐新就业形态发展中存在的制度短板,人才短板、服务短板,进一步构建完善覆盖新就业形态的社会

14、保障体系,促进新就业形态行稳致远。四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壮大县乡村促就业内生动力,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三)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以满足工作需要、方便群众为原则,构建起覆盖旗县、乡镇、村(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准确掌握劳动力就业情况,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因人施策,及时为各类待岗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二是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效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三是加强各项就业服务措施的衔接配合。建立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就

15、业见习、创业服务等服务项目有机结合机制。充分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助补贴政策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承接基层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今年以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局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进经济就业协同发展,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在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方面精准施策,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努力化解疫情对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抓好“六稳”之首稳就业这一中心工作,确保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支持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一是定期在县政府网、县电视台、“仁化就业”小程序、微

16、信公众号、11个镇(街)125个村(居)人社平台发布企业招聘信息4期共5125条。二是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微信公众号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8期,以及结合现场招聘会开展就业政策宣传3期,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230份,群众政策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办证、认定、咨询和申领政策补贴人数同期对比均有大幅增长。三是积极倡导广大外出和返乡务工人员选择本地企业就业。印制和发放致全县外出和返乡务工人员的倡议书和仁化县重点用工企业招聘信息宣传单张3万份;通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运营商发送倡议手机短信2万条。四是主动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通过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仁化招聘会企业微信群、“仁化就业”小程序开辟“共度时艰人社抗击疫情动态”专栏,先后发布撑企力度再加码就业社保政策“大礼包”、人社领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政策解读和工作指引、仁化县复工复产温馨提示、仁化县人社局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涉企政策之重点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内容,转发省、市有关疫情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