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县经济运行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半年县经济运行情况汇报.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3年上半年县经济运行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我们聚焦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集中精力大抓工业24条措施和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20条措施,鲜明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导向,坚持以项目工作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持之以恒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产业项目支撑和项目的全面突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汇报如下:一、1-6月经济运行主要特点(一)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围绕年度主要目标任务,按月开展经济运行调度,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上半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GDP实现1196.64亿元、增长12
2、.5%,高于全省(12.1%)0.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3.1%)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与XX、XX并列;两年平均增长6.8%,高于全省(6.2%)0.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7.2%)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1:30:49.9,与2022年上半年比,一产业比重下降4.9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提高L7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提高3.2个百分点。6月,大宗工业用电量2131.61万千瓦时,高于去年同期(1593.31万千瓦时)538.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79机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速29.5%,两年平均增速为10.21%o(二)产业发展不断向好,动能体系加快调整。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3、,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第一产业增加值39.44亿元,同比增长7.2%、居全市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4.62乐高于全市(4.6%)0.02个百分点,好于2019年同期0.92个百分点。粮食生产面稳量增,小春粮食总产IL71万吨;建设天府菜油示范基地12万亩,建成高芥酸油菜基地14万亩;建设优质大米订单基地12.8万亩;麦冬产量L5万吨,产值11.7亿元;藤椒产量06万吨,实现产值1.05亿元;蔬菜产量19.8万吨,实现产值5.1亿元。生猪产能快速释放,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生猪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出栏生猪54.36万头,存栏生猪76.8万头。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规
4、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3%,高于全市(13.5%)3.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10.6%o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87.19亿元,同比增长25.5%以佳联佳禧、鸿星尔克、翰彬霖为代表的鞋服纺织产业实现产值24.03亿元,以上海梅林、铁骑力士集团绿溪优食谷、太极制药为代表的大健康食品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8.78亿元,以科发远大、宏达杭萧钢构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及新型材料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5.09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持续提升,达97.2%,较去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建筑业恢复较慢,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5.8%,低于全市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8位,两年平均增长8.9%商品销售面积增速0.5%,居全
5、市笫8位,两年平均增长-2.2机服务业趋势向好,增加值98.14亿元,同比增长15.1乐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两年平均增长7.7%。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同比回升,增加值分别为16.2%、35.0%、50.1%、50.8%0(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支撑县域经济增长。落实XX县抓项目促投资20条硬措施,加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1-6月,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71亿元、同比增长35.3%,高于全市(15%)2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两年平均增长19.4%。实现房地产业投资增长-7.3%,较1-5月(16.3%)回落23.6个百分
6、点。截至6月25日,全县6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2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91.56亿元)55.95%,高于时间进度5.95个百分点。国内省外到位资金26.51亿元、完成率67.97%,增长6.1%、居全市第4位。县项目谋划工作专班成果明显,6月底谋划储备项目285个(不含已开工项目),“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546.63亿元,其中计划2023年实施项目93个、占比达32.6%,2023年计划投资24.39亿元。(四)市场销售逐步改善,消费恢复态势增强。助力品牌打造,促进消费增长,邀请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组到XX调研及拍摄,加大XX特色菜肴推介力度,传播XX美食文化;组织县内餐饮企业参加
7、2023年“XX香天下,香醉XX州XX派餐饮汇活动,多家餐饮店被评为“XX州名菜代表店”。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5.41亿元、增长25.3%,高于全市(25.1)0.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两年平均增长7.6%。文体娱乐快速恢免,实现增长941.3%,两年平均增长29.9%。(五)关联指标总体稳定,经济发展协调性趋好。企业类市场主体增势强劲,新培育“四上”企业32户,净增21户。其中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9户,净增8户。财政实现较好增收,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亿元、增长41.4%o财政支出保障有力,民生支出20.9亿元,占总支出比重达59.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48.64亿
8、元,贷款余额281.04亿元。招商引资持续推进,6月,全县共签约13个项目,金额152.95亿元,其中5亿元及以上项目5个(含2个框架协议),金额147.9亿元。截至5月底,国内省外到位资金23.23亿元。就业形势总体较好,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112人,完成年度目标计划(5300人)的58.7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28人,完成年度目标计划(1460人)的70.41乐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54人,完成年度目标计划(450人)的16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7%,控制在4%以内。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0%、13.5%,与全市持平,两年平均增长7.4%、10.6%
9、o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持续下滑压力加大和新冠疫情防控不确定性,全县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仍需巩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挑战仍然较多。三次产业结构不优,一二三产为20.1:30:49.9,与2022年同期比,一产业比重下降4.9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提高L7个百分点,一产占比仍高于全市和类区县,虽然一、二、三产增加值增速分别在全市排位第3、3、4位,但GDP增速仍排位第六。(二)经济转型发展期间,结构性矛盾凸显。一产业下滑严重。由于全县生猪产业受猪肉价格低迷、饲料价格高走等市场因素影响,生猪养殖户抗击市场风险信心不足;由于2022年全县生猪出栏基数大,今年全县规模养殖场出栏生猪
10、量占比不足全县40%导致生猪产能恢复慢等原因,全县上半年一产业增速全市排第3位。二产业中建筑业持续下滑。我县入统资质建筑企业只有37家,企业量少质弱、资质等级低,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5.8%、技改投资增速3.2%,分别居全市第8、7位;因全县商住用地供应不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0.5乐居全市第8位,房地产投资呈现负增长,严重影响二产增速。三产业增长新动能不足。由于全县服务业发展长期呈现低端化、传统化发展态势,现代服务业发展刚刚起步;全县“四上”企业新入规量小,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个改企”积极性不高和全县服务业2022年基数大等因素影响,全县服务业增长后劲不足。(三)重大项目推进缓慢。一
11、是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乏力,部分项目(凤凰山片区开发、五里梁基础设施二期等)无法按计划开工,部分(领旗食品)项目因土地产权原因推进较慢;部分(150亿瓦时汽车用动力也池)项目因资金不到位推进缓慢。二是在库项目剩余投资支撑不足。在库可申报投资项目137个,剩余投资267.55亿元,其中7个大项目剩余投资201.12亿元(150亿瓦时汽车用动力电池剩余投资136.87亿元,麦冬大健康领旗食品产业园剩余投资8亿元,G5京昆高速公路XX阳至成都段扩容项目IL48亿元,XX高速公路剩余投资10.08亿元,中国石油2019年、2022年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项目剩余23.03亿元,军洲智慧剩余IL64亿元),
12、其余130个项目剩余投资仅有66.43亿元,对投资支撑不足。三是新入库项目体量小,后续投资支持不足。1-6月入库项目82个(其中增资项目2个,投资3.1亿元),计划总投资49.79亿元,同比下降61.39亿元,新入库项目缺大项目支撑。四、下一步工作措施(一)强化指标监测和企业服务。持续增强经济运行监管、分析、研判,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生猪产业、工业、房地产等短板弱项下功夫用力气,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大力培育优化产业体系,发展新企业、新产业,不断增添经济发展动能。强化“四上”企业入规流程、要求业务培训,针对有发展潜力、高附加值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措施,推动尽快升规入统,强化引导措施,鼓
13、励更多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个改企”。鼓励更多现有企业加大技改投资,扩大产能,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潜能: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产一批工业项目,增添新的工业经济增量。(二)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项目谋划工作专班作用,加强项目谋划、包装、转化、推进工作,按月谋划一批、开工一批,推动储备项目滚动梯次转化。全县加快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年内形成新的投资增量,做好下一轮全市项目拉练准备;加快推进2个省重点项目、32个市重点项目和33个县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认真落实支持民间投资相关政策,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强化项目管理,贯彻政府投资条例,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年
14、度计划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强化各环节监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三)加大招大引强力度。聚焦农业“3+2”、工业“2+1”、服务业“1+2”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优势产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开展“清闲促建”,通过引进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符合XX产业发展要求招引新企业、新项目,加速产业结构提档升级。积极探索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联合招商等模式,捕获一批重大项目信息,促成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加快中国(绿溪)优食谷国际食品产业城项目(65亿);西南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科技园项目(50亿);重庆成双食品(XX)智慧冷链物流及速冻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14亿元)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和产业整合。(四)有效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坚持“消费促升级”,主动顺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热点发展趋势,增加产品和服务种类。结合暑期热点,积极活跃夜食、夜购、夜娱、夜健等夜间消费业态,大力推动文旅消费和假日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多举措推动零售渠道向农村地区下沉,进一步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持续深化电商运用,加强电商培训,优化电商企业,组建电商销售团队,组织产销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