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389323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伤寒和副伤寒(typhoid)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通过被污染的水、食品、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等而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水、食物常易引起暴发。伤寒、副伤寒的流行较为广泛,至今仍是农村地区常发疾病之一。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季为甚,以学龄儿童最高,其次为青壮年及学龄前儿童。暴露机会不同会导致年龄、性别和职业间的发病率差异。1942年氯霉素问世后,伤寒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2口世纪7年代出现抗药菌株后,给伤寒的防治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含有菌体“0”抗原及鞭毛“H”抗原,部分菌株含有“Vi”抗原。伤寒起病多徐缓,可有乏力及食欲减

2、退、全身不适、头痛、腰酸背痛等前驱症状。少数病例则有畏寒、发热、起病急骤。典型伤寒病程4-5周,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初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初期缓慢起病,有发热,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咽痛及咳嗽等症状,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1周内升至39-4(C;极期主要表现有五大特点:持续高热、相对缓脉或重脉、神经中毒症状、玫瑰疹和脾肿大;缓解期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及心功能不全等,如无上述并发症,患者体温呈弛张热型下降,症状渐减轻,病情开始好转;恢复期体温多已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近JL年来,伤寒的临床表现趋于轻症化和不典型。伤寒诊断可依据流

3、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为临床诊断和实验诊断,诊断要点见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国家标准。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一般情况1.l姓名若为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1.2性别(1)男(2)女口1.3年龄(岁、月)口口1.4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6)餐饮食品业(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口)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及待业(17)其他(注明)(18)不详口口1.5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

4、大学及以上(7)不详口1.6现住址1.7户口地1.8工作(学习)单位1.9联系人联系电话(办公室)(住宅)2.发病情况2.1发病日期一年一月一_日_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2发病地点2.3首诊时间一年一月_0_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4首诊单位_2.5诊断医院2.6报告时间一年一月_0_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7住院时间一年一月_0_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8出院时间年_月_日_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3.临床资料3.1临床表现3.L2最高体温口口.口3.1.3热型(1)稽留热(2)弛张热(3)不规则口3.L4有无如下症状与体征3.1.5发热(1)有(2)无口3.1.6畏寒(1)有(2)无口3.1.7头痛(

5、1)有(2)无口3.L8头晕(1)有(2)无口3.1.9腹痛(1)有(2)无口3.L10腹胀(1)有(2)无口3.L11便秘(1)有(2)无口3.1.12腹泻(1)有(2)无口3.L13便血(1)有(2)无口3.1.14恶心(1)有(2)无口3.1.15呕吐(1)有(2)无口3.1.16表情淡漠(1)有(2)无口3.L17谙妄(1)有(2)无口3.L18昏迷(1)有(2)无口3.L19相对缓脉(1)有(2)无口3.L20玫瑰疹(1)有(2)无口3.1.21脾大(1)有(2)无口3.2有无下列并发症口3.2.1肠出血(1)有(2)无口3.2.2肠穿孔(1)有(2)无口3.2.3其他(注明)3.3

6、病人转归(1)痊愈(2)带菌(3)死亡口3.4诊断依据3.4.1 确诊依据(1)临床(2)病原学(3)血清学口3.4.2检验结果3.42.1培养(细菌型别)日期血粪尿其他3.4.2.2肥达反应日期OHABC3.4.2.3白细胞计数、分类日期中性粒细总数淋巴细胞胞嗜酸性粒细其他胞4.流行病学调查4.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追溯(病前1个月)4.1.1外出史(1)有(2)无口4.L2去过何地:4.L3在该地有无下列活动4.1.3.1住宿(1)有(2)无口4.L3.2用餐(1)有(2)无4.1.3.3带回食品(1)有(2)无口4.1.3.4食品名称4.L3.5该地同样疾病(1)有(2)无口4.L4外人来

7、家(1)有(2)无口4.1.4.1来自何地4.1.4.2该地同样疾病(1)有(2)无口4.L4.3来后有无下列活动4.L4.3.1在家住宿(1)有(2)无口4.1.4.3.2在家用餐(1)有(2)无口4.1.4.3.3带来食品(1)有(2)无口4.1.4.3.4食品名称4.1.5接触过同样病人(1)有(2)无口4.1.5.1接触时间年月曰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4.1.5.3接触方式4.1.5.3.1同吃(1)有(2)无口4.1.5.3.2同住(1)有(2)无口4.1.5.3.3护理(1)有(2)无口4.1.5.3.4其他(1)有(2)无口4.2饮食情况(病前1个月)4.2.1饮生水(1)有(2)无

8、口4.2.2水源类型(1)井水(2)河水(3)塘水(4)自来水(5)其他口4.2.3吃生冷食品(1)有(2)无口4.2.4生冷食品名称,购买地点4.2.5熟食冷吃(1)有(2)无口4.2.6熟食品名称,购买地点4.2.7其他可疑食品名称,购买地点4.2.8在外就餐史(1)有(2)无口4.2.9就餐地点(1)排档(2)个体餐馆(3)宾馆餐厅(4)其他口4.2.10就餐地点名称4. 2.11同餐人数口口口5. 2.12同餐日期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6. 3预防接种(1)有(2)无口6.3. 1最近一次接种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4.3.2接种次口5 .疫点疫区处理1. 1防疫站接到报告时间年月0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5. 2防疫站到达现场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6. 3疫点个口口7. 4范围户个口口口口8. 5解除时间年月0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9. 6终末消毒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6 .小结调查者单位调查者审查者调查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