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社“空壳化”现象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合作社“空壳化”现象的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合作社“空壳化”现象的思考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普通农户组团发展、规模经营、对接市场的有效载体。但是在实际发展中,部分地区偏离了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社会化的合作社发展目标,性质漂移、名不副实,出现了以“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枚印章”为表征的“空壳化”等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未来发展空间,对乡村治理、农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合作社空壳化,可以总结为“五空”,即“人员空、产业空、资金空、资产空、运行空”,这五种问题有些单一存在,但更多的是交织叠加,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制约着合作社带富致富作用的发挥。“人员空”,因部分合作社产业吸引力不强
2、、管理者刻意提高门槛、社员因分红利益受损而退出等原因,导致合作社缺少农户参与,同时合作社内部主要由核心社员掌控,对合作社形成实际控制,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大多流于形式,普通社员意见和诉求得不到重视,参与感和归属感低,使得群众对合作社信任度降低,入社积极性下降。大部分合作社都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困境,不能很好的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空,一些合作社办社动机不纯,以套取国家优惠政策为目的,没有真正发展产业的意愿或产业发展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合作社之名而无合作社之实,发挥不了带动作用。一些合作社在产业选择时与当地实际对接不准,种不活、养不成的问题时有发生,产业不仅没有形成带动力,反而浪费了大量资源,更
3、打击了参社群众的积极性,使得群众对合作社产生偏见。“资金空”,在实际发展中,部分合作社注册成员基本不出资,实际投入资金与注册资金差距大,理事长一人出资占全社总出资的95%以上的“一人社”现象普遍。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资金实力较弱的小农户,能力有限、出资额少,加之小农户缺乏抵押品,无法获得来自银行的贷款,无形中放大了合作社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剧了合作社的运营风险,导致不少合作社由于资金问题而空壳化。“资产空”,农村合作社受先天限制,在专业人才、技术等能体现自身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上往往积累不足,软实力、软资产难以固化,农业合作社大多以种养产业为依托,资产流动性大,缺少长期协议的流转土地、生产厂房
4、、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积累,支撑合作社长期发展、健康发展的后劲不足。“运行空”,一些合作社停止运营后,协议、合同仍然在有效期限,占用资源却没有产生效益,造成资源浪费,形成“僵尸化”合作社。一些合作社由于产业选择不准、市场对接不畅等问题,运营逐步陷入困难,发展受阻,难以形成有效带动,发挥应有作用。部分合作社缺少具体运行规范和章程,管理上粗放随意,发展上缺少规划,虽然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但难以将带动效应进一步放大,为群众带来更大实惠。在注册登记上,现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均未对合作社登记审查做出规定,支撑产业、发展规划、资金支撑等方面的审核制度更不健全,无法确保合作社后
5、续发展。在外部监管上,农业农村部和供销合作总社分别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地方政府也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问题比较突出。二、对策建议1.提升入社群众的粘合度。一方面,应推动集体资源量化入股,在确定权属关系的基础上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耕地、土地、林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折价入股,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又为合作社发展的提高提供有利的保障。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住房产权、专利权、发明权、大型农机具、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折价入股,成为合作社的股权投资人,使社员既成为合作社的参与者又成为合作社的拥有者
6、,产生主人翁意识,提高对合作社的关心度和责任心,激发参与合作社日常事务的主动性,从而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2 ,加强支撑产业发展谋划。进一步凸显产业在合作社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地位,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一是坚持市场导向调产业。加强调查研究,精准定位市场需求,积极做好产业发展方向调整,坚持破立并举,加大不适应市场的产业淘汰力度,选择潜力大、前景好的产业作为发展支撑。二是坚持实际导向选产业。立足当地实际,充分考虑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对发展不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产业积极引导调整,引进市场销路好、受顾客青睐的新型特色产业进行发展。三是做强现有延链条。对现有带动力和支撑力较强的产
7、业,要制定全方位系统性的扶持计划,多从技术支持、发展规划、人才支持等方面提供帮扶,引导做长做优产业链条,助力其做大做强,增强发展后劲,真正发挥产业的带动作用,为群众带来更大利益。3 .加强日常运行监管。一要规范合作社注册登记制度,对合作社的设立资格实行审查,尤其是对登记注册发起人为社会团体的,应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查机制,对成员结构、出资情况、产业规划等进行严格审核,严把第一道关口,避免“纸上合作社”“挂牌合作社”的出现。二要明确行业监管责任主体,避免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现象,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合作社制订和完善内部工作章程,补齐制度漏洞,推动合作社规范运行。三要健全合作社运行审计制度,定
8、期审计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和社员权益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因社施策”做出处理,对需要帮助提升的积极予以帮助,对实在无法维持的关闭注销。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合作社年度运行抽查力度,要强化检查措施,增加抽查比例,使“空壳社”无处隐匿。四要探索建立信用惩治机制,对通过注册“空壳”合作社套取政府资金和企业注册合作社借壳逃避税费的,通过纳入信用黑名单等方式进行惩处,使扶持政策真正服务于普通农户。4 ,优化政府扶持政策。要探索建立多方位扶持方式,坚持“软”“硬”结合,一方面,对政策激励、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等直接作用于合作社的“硬”政策,要加大审查核实,采取调阅资料、实地查看、外部审
9、计等多种方式,查看合作社运营的真实性,避免套取扶持资金的现象出现,把帮助真正给到需要的农民群体。另一方面,对技术支持、人才支持、产业指导等“软”帮助,要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向合作社倾斜,帮助合作社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能够长远发展、健康发展。5,拓宽金融融资渠道。一要利用好政策资金。建议在不改变政策扶持资金用途和性质的情况下,将扶持资金量化为社员个人持有的股金,激励社员更积极的参与合作社事务,提升社员对资金的监管责任感,促使资金合理利用。二要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杠杆作用,通过政策资金重点培育,提升合作社营运能力,提高合作社获利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从而进一步提高合作社运营盈利能力,使合作社发展良性循环,路子越走越宽。三要挖掘融资对象。要拓展融资渠道,依托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新兴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借助新型融资平台提升融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探索在合作社之间开展金融互动,协调发展资金,做到优势互补,为合作社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