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国际减灾日”主题演化与发展评述-应急管理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届“国际减灾日”主题演化与发展评述-应急管理作业.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历届“国际减灾日”主题演化与发展评述应急管理作业(内容仅供参考)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二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障碍。
2、有史以来,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伤亡和痛苦。生命和财产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集中(城市化);各种高技术和建设规模的有增无减,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导致自然灾害对人类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潜在威胁越趋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引起重视,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正是“国际减灾日”设立的目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32年来联合国大会每年都会设立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采取行动,提高人们减轻灾害风险的意识和全社会减灾能力。纵观历届
3、主题我们不难发现大致是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的。(一)关注弱势群体: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灾害损失最重都体现在人身上。防灾抗灾能力的差别会影响到伤害程度的大小,脆弱性高的人群更容易受到伤害,且受伤程度更严重。因此,有必要给予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受灾程度,更是生命至上的人道之举。1995年妇女和儿童一一预防的关键2000年防灾、教育和青年一一特别关注森林火灾2007年防灾、教育和青年2011年让儿童和青年成为减少灾害风险的合作伙伴2012年女性一一抵御灾害的无形力量2013年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2014年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一一老年
4、人与减灾(二)提升韧性能力:城市由于其规模的巨型化、人口的多元性和流动性,在各类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城市灾害的复杂性、叠加性、连锁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也给城市风险治理和应急响应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和挑战。以往的灾害应对思想侧重于灾害发生后的响应和救援,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原状。韧性能力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演进和发展,强调在提高系统自身抵御能力的同时,全面增强适应性和创新性。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2010年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2019年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2020年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2021年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三)反复提及学校医院:学校、医院
5、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聚集人数多,学生和病人的减灾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灾害发生之后,学校往往被用作应急避难场所,而医院则成为挽救伤者的关键设施。提高学校、医院的抗灾能力,对于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和尽快实现灾后恢复意义重大。结合全球灾害情况,联合国从2006-2009年连续四年将国际减灾日主题锁定为学校和医院。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2006年减灾始于学校2008年减少灾害风险,确保医院安全2009年让灾害远离医院(四)聚焦减灾手段: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联合国建议各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开发新技术,采取不同措施减轻影响。例如2005年主题的设立源于2004年印度洋海啸,灾后为灾民提供小额贷款、小额储蓄、小额保险的微观金融机制,有效减缓了灾害导致贫困,进而减轻国家经济受到冲击。1998年防灾与媒体防灾从信息开始1999年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2005年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增强抗灾能力我们的城市,在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这些正逐渐成为制约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从绿色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到智慧城市,一系列的城市建设新理念层出不穷。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自然灾难不再发生。Byi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