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16288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高水平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案范新蕾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为引领,推进智能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室等,形成信息化课堂教学新形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持续开展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一、建设基础(一)建设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须从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大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把教育信息化纳

2、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I、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学院2014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院校后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实施“校企合作、专项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提升业务系统服务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互联网+”环境下的现代化校园。(二)经验与特色1 .校园网络基础

3、设施日臻完善建成覆盖全校的万兆核心、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基础平台,无线网络覆盖教学办公区、实验实训区、学生宿舍区和室外主要场所;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236个,建立了抠像录播室、实景演播室、采编室、翻转课堂教室等,演播室面积近2000平方米,包含数字切换台、摄像机、数字音视频采集设备、提词器等现代化设备,为高质量开发数字视频课程资源提供了条件。学院2017年以“优秀”等次被授予“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称号。2 .云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管理水平提升经过多年建设,逐渐形成了以教学应用、科研管理、办公服务为基础的校园支撑平台架构。建有办公0A、人事管理、综合教务、学工系统、科研管理、图书系统校

4、园安全监1控等24个应用系统。2014年,建设完成校园一卡通项目,该项目完成了部分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同时为学院共享数据中心打下了基础。初步建成校园云服务平台,完成“学院网上办事大厅”全终端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同时面向师生需求开发71条业务工作流程,促进学院管理水平提升。3 .信息化教学基础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完成了20余门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3门省级教学资源库。其中,内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临床医学实践技能三门国家级医学教育慕课的制作开发工作,并已经顺利上线运行面向全球开放。内科护理学慕课201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鼓励教师积极建设信息化

5、教学资源,为教学和自主学习提供大量数字资源。学院先后组织“教学竞赛”、“微课教学比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竞赛活动,开展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主的教学交流活动,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显著提高。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比赛等赛项中连创佳绩。先后获得国家级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比赛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IO项,三等奖若干。(三)差距分析多年来,学院在网络基础设施及业务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是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教师和学生对于学院整体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从简单的网络化提升到个性化、智能化的层面上。对照以上变化并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差距分析

6、,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学院分为济南、临沂两个校区,受地域限制,校区间专线、安全设备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 .各部门业务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积累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和开发,部分业务系统是以“部门”的角度进行规划,跨部门的业务流转和数据共享有待进一步优化。3 .虽然学院一直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信息化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但受时间、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培训存在内容不够全、辐射面也较窄的情况。同时,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终身学习意识需要培养,学院利用信息化开展社会服务的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二、建设目标与思路(一)建设目标全面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7、-2020年)、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行动计划、智能校园总体框架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实施网络强校战略。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逻辑,强调应用和共享,定位“能学和辅教”,建设一流专业的教学资源。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探索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考评标准,将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考评体系,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全面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打造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样板。(二)建设思路统筹做好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

8、校园网络出口扩容为出发点,升级校区中心机房、核心及安全设备,提高学院信息化基础环境支撑能力。以升级一卡通、科研等管理系统为基础,建设教学运行与质量评价及校情分析决策平台,实现管理服务全方位信息化。以建设智慧教室、虚拟实训室及升级网络教学平台为切入点,建设符合医学专业特点的线上线下教学新生态。三、建设内容(一)推进智能校园建设I、升级校园网基础设施全面优化校园网络配置。校园网主干带宽逐年扩容,校园网全网部署IPv6,对IPv6地址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平滑部署Ipv4IPv6双栈方案,解决好IPv6体系下的用户准入、IP资源管理、行为审计的问题。同时完善教育网、互联网多链路的负载均衡、安全管理,实行

9、多种精确的带宽分配和流量控制策略。升级校园云服务平台。建设校级数据中心,采用超融合构架技术,实现计算、存储虚拟化,保证数据实时同步,故障自动恢复,保障校园关键业务不中断。建立备份与容灾机制,确保校园关键业务数据安全。新增网络运维系统,对基础架构层的计算、存储、虚拟化等资源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和运维,为智能校园业务系统、虚拟仿真平台等提供统一云平台服务。2.构建智能校园智慧管理体系加强校务系统建设。以学院“学院网上办事大厅”为出发点,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实现校级业务的“碎片化”服务重构,以事务驱动为核心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与再造,通过建立跨平台业务流程引擎,优化设计业务流程。在智能校园一期建设的基础上

10、,升级科研、档案、支付等业务系统,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应用从单项业务办理转向复合事务处理。构建校园移动服务体系。以移动4G/5G网络和无线热点技术为基础,升级我校已建成的集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校园移动应用基础平台,按照“事务”和“业务”两条主线整合移动化服务,持续升级移动办公、移动教务、移动迎新和移动离校等,扩展建设移动学工、移动支付和移动办事大厅,方便师生随时随地通过个人移动终端设备访问校内资源,实现基于移动端的随时随地办公、学习、交流。3、构建友好、安全智慧校园环境通过建设,智慧校园60%业务可以通过手机app和操作,围绕校园消费、认证等应用场景,建立一套标准统一、接口开放、通用、安全的实体卡与

11、虚拟卡互相兼容的服务管理体系,在传统实体卡的基础上,增加虚拟卡服务,通过二维码、人脸、指纹等新技术和辅以新的管理办法,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虚实结合的服务体验,形成师生满意度高的校园移动办公环境。(二)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1、无纸化考场改扩建通过改建2-3个无纸化考场,开展1-2门无纸化考试。2、信息化考试系统建设通过建设1-3门课程的信息化试题库,实现使用试题库实现智能组卷。建设网上阅卷系统,实现线上阅卷,流水批卷。3、标准化考场建设升级现有标准化考场设备,实现与上级管理中心实时联通,加装监控终端,实现试卷流通通道全覆盖,扩建10T4间标准化考场。标准化考场建设基本符合山东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

12、考点建设技术标准(试行)的有关要求。4、智慧互动教室建设建设智慧互动教室3-5间,教师可根据课堂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包括“翻转教学”、“探究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开放式、一体化的学习生态。5、校园视频直播系统通过建设校园视频直播系统,实现校园移动直播,教室、手机、济南校区观看。6、常态化录播教室建设通过常态化录播教室建设,60%以上课程视频资源录制完成并上传到资源库,且每年更新20%现有视频资源。7、录播室设备升级通过升级现有录播室设备,建设智慧录播教室。实现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互动、随堂教学多样化录制、线上课程录像反思、教学医院进课堂等功能

13、,实现现代职教课程线上线下的融合。(三)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1、课程与资源库建设建设线教学平台,实现学习资源与云端网络课程资源互联互通,为校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提供基础。通过教学平台建设和更新慕课等数字化课程,不断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应用。建设信息化课程制作工作室,为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提供涵盖信息化环境、录制、后期制作等环节的平台,增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课程建设质量。2、VR虚拟现实教学平台建设具有互动性、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VR教学平台,开发建设优质、共享、具有示范作用的“VR”课程及课程资源,将VR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为护理、针灸推拿等专业

14、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手段与途径,构建“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信息化资源与平台建设通过建设3D动画、虚拟仿真资源、虚拟仿真资源、ESP实训系统。完善智慧职教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1、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行教学能力提升,聘请知名专家讲座;举办第四届校级教学能力大赛,鼓励教师参加省级及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并获奖。举办省级、国家级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培训班,通过培训,普遍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2、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行教学能力提升,聘请知名专家讲座;举办第四届校级教学能力大赛,鼓励教师参

15、加省级及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并获奖。举办省级、国家级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培训班,通过培训,普遍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3、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素养培训重点提升信息技术工作人员信息化素养,围绕信息化发展趋势、前沿技术、课程资源加工、在线教学组织与实施、多媒体设备操作、信息系统使用等主题,不断提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项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四、保障措施(一)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明确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服务归口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对学院信息资源以及各业务部门的组织与协调。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自身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布执行,统一管理、归口实施,资源统筹、合

16、理分担,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原则开展学院信息化建设。(二)强化项目建设责任考核制不断完善学院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结合“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内容,逐步建立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逐级报告制和项目责任考核制,确保学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进程。(三)落实经费投入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统筹安排学院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运行维护、培训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实施教育信息经费投入绩效评估,规范项目建设,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效益。五、预期效益项目建成后,高速、稳定、泛在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每一个角落,网络基础环境显著优化,为师生开展移动、个性化学习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满足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需要的应用服务系统集群。师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