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2483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服务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坚持创新引领、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安全高双多元参与,建用并举、创新模式,聚焦需要前瞻布局的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新型基础设施,强化跨区域、跨领域协同推进,广泛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创新基

2、础设施,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技术先进、高效协同、天地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通信网络、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实现领先,算力基础设施、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突破,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5G基站总量达到10万个,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10万架,设备联网数量达到500万台,建设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场景10个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万个以上,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个、产业技术创新设施500个以上。二、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引领工程(一)通信网络基础

3、设施。加快建设5G和光纤超宽带双千兆网络,推进跨行业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新型网络体系。1 .实施双千兆网络协同工程。加快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推动IOGPON(万兆无源光网络)规模部署,重点建设5G无线网、5G全新光缆综合承载网、城市算力网等项目,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城市和有条件的乡镇。2 .实施信息通信枢纽提升工程。争创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到2025年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超过3000G,构建四级算力时延圈。3 .实施空天地一体设施建设工程。推进量子通信城域网及地面站建设,建成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络核心枢纽节点。(二)算力基础设施。推进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新型数据中心建设,

4、打造中部算力高地。1.实施高性能算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全栈国产化智能计算中心,构建智能算力网。持续提升国家超算中心超算能力,建设智算中心和城市算力网调度中心,综合算力性能保持前列,资源利用率达到70%。到2025年智算和超算算力规模超过20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30%o4 .实施新型数据中心集群提速工程。建设数据中心等项目,持续扩大数据基地、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等发展规模,力争到2025年标准机架数量达到20万架。5 .积极引进交通、工业、水利等领域全国性或区域性数据中心,争取路网客户服务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水利大数据灾备中心落地。三、实施融合基础

5、设施赋能工程重点推进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支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行。(一)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示范工程。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探索建立车联网和车路协同试验、测试、认证标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项目基地和智慧高速项目建设。在重点道路等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支持企业围绕车联网应用开展应用创新。6 .打造轨道上的智慧都市圈。加快推动同城化、一体化等轨道交通建设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尽快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加快推进市域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等全自动运行示范线,加快推进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实现多卡制刷卡进站乘车。积极探索发展磁悬浮列车。7 .加快建

6、设航空港、高铁港、铁路港(陆港)、公路港四港联动的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智慧物流枢纽。高标准打造智慧机场、数字陆港,建设功能领先、实时在线、全链贯通、生态完整的班列集结中心智慧平台。持续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航空港区多式联运平台、高铁多式联运现代智慧综合物流园、智慧综保区等项目建设,强化数据互联共享。8 .建设智能网联及车路协同设施,建成车联网道路100O公里,发挥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作用,探索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规模化示范应用,争创车联网先导区。(二)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提升能源大数据中心功能,推进数字化电网、智能充电网络建设。1 .加快重点区域、重要输电通道、高压电缆隧道等智慧线路建设,

7、构建变电站和换流站智能运检、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配电智能运维体系,建成投用特高压交流工程,尽快建成H形特高压交流网架,打造重要的坚强智能电网枢纽。2 .加快完善全覆盖智能充电服务网络,重点围绕居民区、城际快速路、公共区域、旅游景点、县乡重要交通节点等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推动智能充电桩进小区、进企业、进车库、进村居,探索开展换电示范城市和综合充电试点示范。力争2023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县域全覆盖到2025年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5000座、智能充电桩20万个以上,车桩比达到6.5,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1.5公里。(三)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实施平

8、台体系壮大行动和标识解析推广行动,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1.加快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建设和应用推广,到2025年力争打造23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制造业细分行业、重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2.探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化应用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骨干企业新建一批二级节点,2023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应用推广持续深化,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解析二级节点达到10个,基本建立全覆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四、实施创新基础设施突破工程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力量,重点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科研室、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到2025

9、年建成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建或参与建设5家重点科研室任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成为种业创新高地,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超过100家。(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探索预研建设运行的发展格局。1 .围绕引力波探测、空间开发、多模态网络等前沿领域,开展前瞻引领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探索预研,力争有重大科学发现。2 .加强战略导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高标准建设超短超强激光科研装置,开展自由电子激光、X射线同步辐射源等关键技术研发,打造领先的超快光源装置与产业化研发平台。3 .围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技术突破,谋划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水灾

10、变模拟试验设施、智能医学研究设施等建设。4 .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打造科技创新新地标和国家创新高地重要支撑。(二)重点科研室。推进科研室、重点科研室建设,整合重组科研室体系。1 .提升省科研室管理运行水平,实现实体化、常态化运行,启动建设一批研究基地。2 .推动重点科研室在重点科研室布局中重组入列,积极创建创新药物等重点科研室,新建一批省重点科研室。(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方向,推进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科学院专业研究机构、中试熟化和成果转化平台等建设。1 .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加快畜禽研究中心、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建设。布局建设特色果树种质资源

11、圃、南繁科学试验基地、粮食产业技术研究、水产种质资源库等重大项目,打造一流的2 .依托科学院筹建量子材料与物理研究所、半导体装备研究所、综合性创新基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加快智能传感器MEMS(微机电系统)中试平台建设。3 .加快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完善开放标准和服务机制,开展创新成果中试放大及熟化开发,依托技术转移中心布局建设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到2025年建设50家左右中试基地和50家产业研究院,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全覆盖,建成重要的成果中试和转化基地。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作用,建立行业专家咨询机制,协调解决重大新型基础

12、设施建设问题。构建1个提速行动方案、1个支持政策、N个专项行动方案的推进体系,明确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重大项目、具体单位、有关地方。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在项目用地用能、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服务,确保各项任务落实。(二)强化项目带动。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力口强应用场景开发,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引领性项目。强化项目调度,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纳入重点项目统一管理。完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持续推进项目谋划储备、落地建设、竣工投运。(三)加强政策支持。强化人才、能源、数据等要素保障,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平等进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统筹利用地方专项政策性开发性工具、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等政策工具,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将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人才引进纳入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落实人才服务保障相关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