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案(示范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螳螂捕蝉》教案(示范文本).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螳螂捕蝉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课前准备螳螂、蝉、黄雀的图片。课前预习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新课。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谜语,让学生猜。肚子大尾巴翘,眼睛明脑袋小,双手举着大砍刀,捕捉害虫本领高。(螳螂)饮露身何洁,饮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蝉)2、板书课题并介绍寓言故事。二、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
2、逐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2、认读生字生词螳螂诸侯禀报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毫不介意恍然大悟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交流:你通过读,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2、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四、再读课文,理清故事中各角色之间的关系。1、少年所讲的故事中各角色之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关系。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2、课文中还有哪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五、默读课文,理解词句。1、蝉、螳螂、黄雀是在什么情况下捕捉或者攻打自己的目标的呢?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3、。3、集体交流。在交流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抓住各个角色的动作,品读描写它们动作的语句,通过扎实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1)蝉悠闲自由自在(2)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4、想想吴王攻打楚国,和蝉、螳螂、黄雀有什么相似之处?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是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从而很自然的让学生明白故事与现实之间的共同之处。在读当中,学生抓住了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在这一遍品读当中,就引导学生循着这些线索,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的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紧扣重点词语评析文章的能力。六、揭示寓意1、少年为何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2、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形式?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少年劝吴王的巧妙之处。(语言妙:不直接劝,而是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吴王自己明白攻打楚国就像螳螂捕蝉一样,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不明智之举。)(方法妙:变被动劝说为主动追问。)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做事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如果你遇到像“螳螂捕蝉”这样的事,该怎样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说收获。七、课外拓展1、展开想象,复述故事。2、课外读一读中外寓言故事,进一步体会这种体裁的教育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