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44867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1外周灌注指数最新脓毒症休克指南提出,推荐使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作为复苏指标,使得CRT、花斑评分、外周灌注指数等参数再次回归人们视野川。其中,外周灌注指数(PI)是脉搏血氧仪的衍生参数,表示外周循环搏动部分和非搏动部分的比值,可以作为外周灌注指标2,它测量简单,易于解读,无创连续。PI反映两个主要决定因素:心输出量、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平衡,在危重患者中,交感神经兴奋常占主导,导致PI降低,所以PI能够为临床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可以预测预后、指导循环管理、预测脱机等。2 PI预测预后2.1 Pl与病死率He等4首次探讨了脓毒症患

2、者复苏后PI与ICU病死率之间的关系,发现PI预测ICU病死率的临界值为0.2,其准确性与动脉乳酸水平相似,并显著优于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GAP),可以作为评估整体复苏状态和结果的工具。同样是He团队,联合应用PI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对危重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与ScvO2xGAP、乳酸相比,复苏后8h测量的PI在预测30d病死率时,AUC曲线下面积最大,除此之外,PI0.6与复苏后不良预后相关,是3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当PI联合SCVO2对患者进行评估时,低ScvO2(70%)和PI(0.6)与30d最低存活率相关。所以,将ScvO2评估与PI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确定复

3、苏终点和不良预后5。Rasmy6x刘倩等7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同样是脓毒症,但deMiranda等网侧重于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现72h内,PI1.4对28d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脓毒症的不良预后常与微循环障碍相关,在血管闭塞试验(VoT)后,可用Pl评估微血管储备,进而评估预后。Igor等人在实施血管闭塞试验前后分别测量PI,并且记录PI的峰值及到达峰值的时间9,结果发现,死亡组中PI峰值更高。除此之外,研究人员根据乳酸高低和PI峰值高低将患者分为四组,得出结论,乳酸正常患者中,PI峰值增加不能预测更高的病死率;对于乳酸增高患者,PI峰值提高了预测价值:乳酸虽然高,但Pl峰值低的组,和乳

4、酸正常组相比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乳酸高合并PI峰值高的患者,病死率极高,与其他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酸被认为是病死率的预测因子10,而血管闭塞试验后的PI峰值联合乳酸可以提供更好的预测预后的能力,从而避免对低死亡风险患者进行过度医疗,并可以对高死亡风险患者投入更多的精力9。院外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复苏后的自主神经调节可能与脓毒症相似11。研究12应用Pl对此类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3Od内死亡的患者其自主循环恢复后30min内Pl的平均值(MPI30)明显降低,证实MPI30为30d病死率或神经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低Pl患者的病死率是高PI患者的2倍,这一结论

5、可用高PI值反映更好的灌注来解释,与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有异曲同工之效,但有差异的是,此研究监测的是一段期间内PI的平均值,因为一些患者在监测期间PI值变化很大,这表明需要进行长时间观察,以减少误差。而MichelE则对院外心搏呼吸骤停患者行低温治疗期间及复温后的周围组织灌注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复温完成以及复温后24h的节点,如果PI0.4则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监测外周组织灌注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手段。虽然PI在多项研究中提示和病死率相关口3,但OSkay等14应用PI对急诊患者进行评估时,遗憾地发现,在预测急诊科危重患者入院和病死率方面,PI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工具,不适用于急诊分

6、诊。尽管如此,PI在确定患者的风险方面仍具有潜力,需更多的研究来提供相关证据。2.2 PI与住院时间和病死率一样,住院时间是另一项预后指标,既往PI研究多针对脓毒症患者,Shi等15则对PI在术后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截取入住ICU时、入住ICU6h、入住ICU12h三个时间点。结果发现,入住ICU6h的Pl与ICU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且为延长患者ICU住院时间的独立预测因子,其临界值为1.35,提示临床医生,如果患者在入住ICU6h后,PI值1.35,则该患者在ICU住院时间可能会超过48h,且其预测能力优于乳酸。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如果PI呈下降趋势,医生则需警惕患者可能存在组织灌

7、注不足,且预后不良。2.3 PI与术后并发症多项研究已经表明外周血灌注改变与危重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对于术后患者来说,术后并发症同样影响预后,且增加住院时间,提高医疗成本16o有研究在术后几天内反复评估患者外周灌注,结果发现,外周灌注异常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几乎是正常患者的9倍,且这种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而术后第2天的异常外周灌注具有最好的预测价值17o所以,通过术后立即对外周灌注进行简单的临床评估,临床医生能够鉴别出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及时干预。3 PI指导血流动力学3.1 休克识别PI受心输出量(CO)影响,而CO在诊断休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口8,同时,外周血管收缩是危重患

8、者外周灌注异常的常见表现,PI可以监测外周血管收缩舒张的变化19,所以石远峰等20探讨了Pl在感染性休克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发现在Pk1.4时,诊断感染性休克敏感性高达94.3%,但特异性较低。相对于成人,Sivaprasath则是将Pl应用至J科重症监护室,纳入1月至12岁的100名儿童,结果发现PI能够合理的检测出休克19,根据年龄不同,其临界值存在差异:3岁以下,PI1.4)的患者的预后并不比轻度PI损伤(0.6-1.4)的患者更好,可能因为追求外周灌注完全正常化会导致复苏过度,而轻度PI损伤可能是允许性外周低灌注,不需要立即积极的复苏5,所以治疗期间PI正常化(1.4)可能是停止复苏的一

9、种指标,且在复苏过程中将ScvO2评估与PI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确定复苏终点。反向液体复苏,是液体过负荷时的处理策略,合并肾损伤患者甚至需要血液净化协助脱水,可能导致低血压。Eva尝试应用PI预测连续性血液净化脱水过程中低血容量性低血压36,因为低血压的发生是由于脱水引起的容量和流量减少,同时血管收缩补偿能力不足所致,而PI能反应基础血管收缩舒张能力结果发现Pl基线值0.82时可以预测低血压。而Mostafa等37则发现PI1.8能够预测间歇性血液净化患者的低血压。两个研究的临界值差异稍大,可能是因为Eva研究中的患者多应用升压药,导致了Pl的下降,引起临界值降低。3.3 血管活性药与血压滴定与

10、液体复苏类似,脓毒症休克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维持血压的基本措施之一38,Bai等39指出,脓毒症休克患者,延迟给去甲肾上腺素与28d病死率相关,所以预测血管活性药需求,对于确定升压药治疗开始的最佳时机至关重要。Rasmy等6发现,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早期,Pk0.3可以预测患者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并且,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管反应性充血试验中,第2分钟内的PI峰值与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呈正相关40。相较于维持血压,优化血压同等重要,而精确的血压目标应该基于组织灌注的方法来确定41,脓毒性休克患者,不同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引起不同的PI反应,而这些PI可能在基于外周组织灌注变化的MAP优化中有潜在的

11、应用价值。Wu等42研究发现: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早期,不同MAP水平下获得的最大PI具有广泛的变异性;且应用去甲肾上腺素(NE)滴定MAP时,PI的变化可能与大循环变化无关。可能原因是:应用NE维持较高MAP,会导致血管收缩,损害外周灌注,另一方面,灌注压不足同样导致灌注损害,所以监测Pl可帮助确定最佳灌注压指标,至于Pl最大值来指导MAP目标的设定是否可能改善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4 PI预测脱机危重患者可能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过早拔管与预后不良相关,延迟拔管则增加机械通气的并发症43-44,但目前并没有预测脱机的理想指标。Ahmed评估了自主呼吸试验(SBT)期间PI的变化来判断能否

12、预测脱机,结果发现,成功脱机患者的PI增加41%45o因为停机时胸腔内压的变化导致前负荷增加,儿茶酚胺释放,增加CO,从而增加PIe有研究指出,CO增加可以预测脱机46,而前文已述PI是良好的CO替代指标,所以PI为SBT期间再次插管的独立预测因子处于意料之中45。5总结Pl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生命体征,临床中有许多重要的作用47,但应用过程中还需注意会受到患者年龄、体位、体温、药物、疼痛等多种因素影响19,48-52,只有尽量减少影响因素,才能使其更准确的服务于临床。参看文献王迎鑫,邵腾皓,董文敬,苏丹,于占彪,吴佳骞.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l32(6):829-8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学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