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2年—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2年—2025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2年一2025年)第一部分学校发展背景和基础分析一学校简介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1997年创建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06年搬迁新校,规划占地125亩,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整个校园分为教学区、体育活动区和生活区三部分。一期工程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办公楼、教学楼和实验楼,建筑面积14500平方米,占地95亩,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建有400米标准塑胶操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及健身场地。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和谐校园先进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实验单位、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全国信息化领导力先进
2、单位、省教学示范校、省艺术教育示范校、省甲骨文特色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市首批信息化校园、市中小学书香校园、市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市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市中学共青团规范化建设示范学校、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市艺术特色学校、市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市文明交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学校办学现状(一)学校师生现状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小学10个班430人,中学16个班684人,共计1114人。有107名在职教师,男教师39人,女教师68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高级教师40人,一级教师68人;30岁以下7人,31-35岁17人,36-40岁23人,4
3、1-45岁25人,46-50岁21人,51-55岁10人,56-60岁4人;研究生1人,大学105人,大专1人;党员30人。市教学能手2人,市骨干教师11人,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3人,区级及以上各类骨干教师63人,在全区所占比例较高。(二)发展形势分析经过三年的发展,学校教学区和运动区布局合理,学科专用教室、功能室设施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科学,校园环境优美,育人文化鲜明,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L社会声誉持续攀升。近年来,学校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和教育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务“立德树人”之本,立“教书育人”之道,以优秀传统文化养根育魂、以教育信息化提质增效,潜
4、心教书育人,精细规范管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教学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获得周村区教学优胜单位,社会声誉持续攀升。连续多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学校办学水平稳步上升,赢得学区内外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2 .办学条件趋于一流。学校不断优化学生受教育环境,先后完成了总投资807万元的塑胶操场工程,封闭了连廊,进行校舍内外墙翻新,修建车棚、停车场,改造餐厅,连续实施校园绿化工程、美化工程,环境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提升内部配套设施水平,投资46万元完成了3个微机室改造、装配了175台新微机;投资近20万元添置45台教师用机、更换维修了部分投影仪;投资20万元升级改造录播教室,安装70个高清摄像头,
5、实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投资11万余元实施课桌椅更新工程,更大程度上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全面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为全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教师队伍建设持续用力成效显著。学校充分发挥挂牌名师的带动辐射作用;抓实“青蓝工程”建设,通过教师结对子“传、帮、带”,进一步培养骨干教师。广大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责任心强,初步形成了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教师队伍梯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22年9月,学校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19人(共35人)、中学44人(工72人),分别占比54.29%和61.11%。4 .九年一贯
6、制运作优势凸显。九年一贯制有助于实施一以贯之的教育教学系列活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有利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有效衔接,有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学生特长的培养,有利于打造“大教研组”的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 .学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积极开展学校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及校本课程研究,初步形成了学校自己的特色。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过程化、具体化,校本研究走向正规化,教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质量稳步上升。6 .学校信息化发展创建区域标杆。以淄博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市教育资源库和中小学信息化
7、环境设施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校园环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将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与学的转变、加强课程整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创建新型的现代化学校。(S)制约因素分析L生源基础:学生来自路辖区内16个自然村,北郊镇13个自然村和周村经济开发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文化程度普遍比城区低,家庭教育水平偏低,家庭教育环境参差不齐。离异或单亲家庭,问题学生较多,家庭教育跟不上,家校配合较差,严重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2 .
8、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上下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切实实现“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人”育人目标。3 .学校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文化体系需要进一步构建,制度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的文化特色还不够鲜明,内涵提升任务艰巨。4 .办学规模:由于学校学区内新楼盘众多,随着学校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学区内生源迅速增加。如何根据标准化学校的要求,科学地控制学校的合理规模,使学校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5 .德育工作:德育工作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模式,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6 .学校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强化。学
9、校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通过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发展的特点和需要。7 ,校园文化建设需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要进一步设计校内陈设与布置,绿化美化工作等,使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共同价值观通过校园环境文化这种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文化的魅力来影响师生,促进师生的自主发展。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以“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
10、量为目标,努力创办现代化品牌学校。二、规划目标L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享受最适合的优质教育办学目标:打造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人校训:崇真尚美敢为人先校风:尚德明理乐学善思2 .总体目标坚持“让每个孩子享受最适合的优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打造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目标,创造“精细规范管理、潜心教书育人”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形成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指导下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开创“打造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的新境界,保持教育教学走在全区前列,争当全区教育科学发展、
11、内涵发展的排头兵。3 .分项目标2022-2023学年度:深化养成教育文化主题,全面完成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凝聚人心,提高整体素质,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名师化。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大力实施信息化课堂改革,积极开展全员跳绳运动。2023-2024学年度: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学校文化管理氛围初步形成,师生幸福感提升,办学的社会声誉得到提高。力争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区域标杆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推行跳绳运动“阳光大课间”常态化、实施“段位制”选拔机制。2024-2025学年度:形成学校德育文化体系,“五点五位”德育特色凸显,充分激发“生师校家社”五大主体活
12、力,着力盘活“人财物时空”五大条件潜力,实行课堂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生得到全面充分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教学在省市形成一定影响力,跳绳运动力争塑造“省级”特色品牌。三、具体措施、任务L追求现代管理(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创造愉快的研究环境和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2)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
13、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3)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共享共赢、和谐发展的工作氛围。4 .深化教育教学(1)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积极探索实践“15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积极探索“精准化教、个性化学”的智慧教学,让教育技术成为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的新动能,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成长,致力打造课堂教学模式区域标杆。(2)加强学科流程管理工作。备课注重“二次备课”,强调课堂随笔;课堂教学以学为本,教学相长,作业布置,在
14、强调规范的同时,重在“拓展”、重在“适量”、重在“习惯”;课后辅导,重在实效,体现分层,面向全体;评价反馈,讲求及时,重在有效,帮助提高。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基本功训练。学科分管领导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进行具体指导,帮助解决疑难。每学期以教学交流会的形式进行发扬,以激励教师。(3)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开齐开全开好国家课程,这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和主干。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人防教育传统文化等地方课程分别融入国家课程相关章节,用地方课程课时进行拓展、深化、具体化,达成教育目标。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为框架,以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四书”和周
15、易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弟子规四字经孝经等为主要内容,与各年级语文、品德、历史等国家课程相衔接、相融合,开发通俗易懂的校本课程,在九个年级梯次推进,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着眼于“现代人”的育人目标,巩固情商管理智慧之门成语儿歌IOO首俗语儿歌100首、有氧健身操等校本课程开设,开发3D打印、数字美术、SCratCh编程、创意陶泥等校本课程,不断完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和学校育人目标支持下的以国家课程为主干、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枝叶的学校课程体系。(4)积极打造学校艺术特色品牌。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艺术“2+1”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生近视率、肥胖率、隅齿率呈递减态势,积极打造学校体育特色
16、品牌,争创体育特色学校;结合乡村少年宫建设,开展特色社团活动,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开展好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四大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增长才干、幸福成长。(5)推进学校信息化延伸工程,助力幸福成长。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在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实现校园无线覆盖;进一步开放学校公共网络教室,发挥现有公共网络教室信息化工具和资源优势,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推进乐教乐学、FOrClaSS教学平台的应用,探索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和学过程的优化,以教育信息化转变教育质量增长方式。探索SCratCh编程、数字美术、3D打印等创客教育活动,将可视化程序设计、传感器技术、移动技术等结合起来,促进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用创客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