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走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走廊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加快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走廊工作的实施方案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奋力实现“十四五”时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建成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方位对接东北振兴战略,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瞄准“六新产业”发展,以全市“一个中心、四个跨入、五个突破”总体发展思路为统领,以聚力实施“十大行动,百项工程”为抓手,统筹推动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持续强化“333”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加快推进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二、主要目标加快发展我市新材料
2、产业,构建“一廊、三园、多点”的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以环保新材料、矿物功能材料、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为主,先进化工材料、前沿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陶瓷粉体及制品为辅的多元发展格局,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末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创新发展能力大幅增强,高端发展态势逐步显现,新材料产业实现高值化、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产业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建成有核心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保障良好的现代化产业聚集区,达到百亿级规模总量。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55%o三、发展重点“十
3、四五”期间,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为牵引,围绕构建“一廊、三园、多点”的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优化新材料产品结构,形成错位发展、竞争有序、优势互补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一廊”:市新材料产业走廊。串联“辉一柳一通一集”各个区域,充分发挥各地区矿产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围绕环保新材料、矿物功能材料、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等重点领域,组建成市百亿级新材料产业走廊。“三园”:三大产业园区。重点建设市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集安石墨产业园、柳河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区三大产业园区,构造新材料产业走廊创新发展核心板块。“多点”:多个特色产品聚集区。依托新材料产业走廊核心板块,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白炭黑、
4、纳米活性钙、软磁还原粉末、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碳化硅粉末、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石墨烯等特色产品为主导,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优势企业,构建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的区位格局。四、工作任务(一)优化配套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1.完善地方特色产业规划。坚持规划在先,聚焦各地区优势资源,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条为主攻方向,围绕我市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走廊的主要目标和产业发展重点,加快编制石墨等特色产品发展规划,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医药高新区、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2 .着力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加快推动
5、市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集安石墨产业园、柳河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区三大产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金融债券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着力在园区扩规模、强功能、提档次上下功夫,将园区建设成产业集中、功能完备、环境优良、竞争力强、效益显著、能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二道江区、集安市、柳河县政府)3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依托省内科研院所、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大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力度,通过开展联合攻关和实施重大项目培养一批研发人才,通过开展新
6、材料工程实训培育一批产业工人、技术骨干和创新团队。(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医药高新区、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二)整合优势资源,力促项目落地见效。4 .全面加强项目谋划布局。着力谋划建设一批具有支撑性、带动性的重点项目,重点支持高端、高质、高效的新材料产业项目入园,强化园区引领示范作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医药高新区、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5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解决新材料产业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融资需求,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新材料领域的投入,鼓励金融机构研发符合新
7、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财政局,银保监分局)6 .统筹协调加快项目建设。突出精准服务,创新服务举措,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多措并举提升土地供应、审批服务、招工用工等要素保障能力。集中力量攻坚,重点推进石墨选矿厂及尾矿库、石墨烯生产线、高性能电子软磁粉末新材料旋转式隧道窑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争取早日投产达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医药高新区、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三)做强产业集群,拓展延
8、伸产业链条。7 .完善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完善“一廊、三园、多点”的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发展满足我市重点应用领域配套需求的新材料产品,提升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推动玄武岩纤维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开展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先进成型工艺技术攻关,引导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发展环保纳米活性钙,带动传统制造业实现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重点攻关合成纳米白炭黑关键技术,提升化工新材料整体水平。重点开发石墨新材料,探索突破石墨烯制备和应用技术,以石墨精矿等原材料为支撑,大力生产高纯石墨、膨胀石墨、球形石墨、石墨烯粉体、石墨烯导电浆料等产品。重点发展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持续
9、扩大产品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稳增长。重点提升软磁还原粉末的生产规模和质量效益,促进企业降本增效。重点推动县拓展碳化硅粉末产品链,引导企业由原材料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积极开发下游产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医药高新区、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8 .培育壮大优势企业集群。按照集约化、园区化、绿色化发展路径,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支持更多优势企业加快成长为龙头企业。以优势企业为核心,在重点新材料领域推动形成若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规模效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医药高新区、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9 .加大力度增
10、强投资合作。支持本地企业加强与社会各界在技术、资金、产品等方面的对接和合作,助力本地企业开拓市场。围绕新材料产业布局,积极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加快构建功能完备、协同配套的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医药高新区、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10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紧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需求,加快调整我市新材料产品结构。推动新材料生产企业和应用单位联合攻关共性关键技术,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创新成果产业化及应用推广,鼓励建立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开发中心,加快形成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
11、息化局)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依托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按照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体系,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链长牵头、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统筹落实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走廊的相关工作。同时,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组建工作专班,制定推进机制,并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具体推动相关工作。(二)积极做好政策对接。重点关注国家、省关于新材料产业的顶层设计和改革动态,着力做好国家、省重大战略及政策的解读和贯彻执行,全面落实省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激励政策,及时研究制定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的配套政策。(三)加强金融财税支持。加强政、银、企信息互联互通,有效发挥各类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和支持
12、保障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示范作用,助推新材料企业扩大应用市场。(四)优化招商服务。以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实际、创新机制,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规模。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政策的激励作用,新建项目按照市招商引资政策若干规定(试行)落实,吸引更多高端优质项目落户。加强在谈项目的跟踪力度,建立深度对接机制,精准服务,确保优质项目不流失。(五)加强舆论宣传。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介或载体,及时宣传相关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公众咨询,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充分知晓相关政策,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