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名言警句解读释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名言警句解读释义.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名言警句解读释义第一单元青春时光1.“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P1教材原文】导语部分: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朗费罗说:“青春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解读】出自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意思是:一个人的青年时期,是整个人生阶段的王者时期,就像人生四季的最美好的春天,实属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年华。2 .“学贵有疑”【P10教材原文】在我们的成长中,与独立思考相伴随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
2、战。“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解读】语出明人陈献章,意思是学习贵在善于思考,心存怀疑,敢于质疑。3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P24教材原文】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解读】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意思是: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4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P27教材原文】“相关链接”中的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解读】出自苏轼晁错论,意思是: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
3、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5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P27教材原文】“运用你的经验”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解读】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6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P27教材原文】“运用你的经验”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解读】出自礼记缁衣,意思是:说话要有实质内容,行动要讲品格、原则。7 .“行己有耻。”【P28教材原文】行己有耻。【解读】出自论语子路,意思
4、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8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p28教材原文】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解读】出自朱熹朱子语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9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P28教材原文】“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解读】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人有羞耻心,这是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开端。1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P29教材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5、,在亲民,在止于善。”大学中的这句话是说,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解读】出自大学,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11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P29教材原文】“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解读】出自司马迁孔子世家赞,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1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P29教材原文】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
6、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解读】出自三国志蜀志传,意思是: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1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30教材原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解读】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见到贤德的人就要作为自己的榜样,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以他为戒)反省自身。14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p31教材原文】“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
7、行为,“止于至善”。【解读】出自朱熹论语集注,意思是:每天都要做自我反省,有错误就改正,没错误就当自我勉励。15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P32教材原文】“相关链接”中引用大学中原话。【解读】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身心;身心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天下太平。上自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身养性为根本。1
8、6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P32教材原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解读】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意思是:少年聪明我们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们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们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们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们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们国家就进步。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P43教材原文
9、】“探究与分享”栏目。【解读】出自屈原离骚,意思是:我常常仰天长叹痛哭流涕,哀叹百姓生活的艰难辛苦。表达了屈原关注百姓生活,悲悯百姓艰辛的忧国爱民情怀。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43教材原文】“探究与分享”栏目。【解读】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后指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P43教材原文】“探究与分享”栏目。【解读】出自王昌龄从军行,意思是: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10、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表现将士捍卫祖国、誓灭强敌的英雄气概。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43教材原文】“探究与分享”栏目。【解读】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达了诗人高尚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P43教材原文】“探究与分享”栏目。【解读】出自秦观鹊桥仙,意思是: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1.“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p51教
11、材原文】导语部分:“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我”与“我们”休戚相关,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解读】语出梁启超,意思是: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必须先融入群体才能独立。这说明集体对个人的重要作用,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成长。2.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P55教材原文】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解读】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意思是:千人同心,就能发挥千
12、人的力量;万人异心,则抵不上一个人的作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3.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P71教材原文】“相关链接”部分: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这些准则都承认个体的可贵精神,尊重差异,怀揣和善之心、生发和睦之情、维持和谐交往、促进和美之态。所以,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解读】出自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争取最大的团结,又允许不同的意见存在,能听进不同的意见;君子善于团结自己周围的人,但不拉帮结派。4.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P71教材原文】“相关链接”部分: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这些准则都承认个体的可贵精神,
13、尊重差异,怀揣和善之心、生发和睦之情、维持和谐交往、促进和美之态。所以,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解读】语出费孝通,意思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5,“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P81教材原文】“探究与分享”栏目中,梁启超说:“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解读】出自梁启超呵旁观者文,意思是:自己放弃自己的责任,其实就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资格。一个人要真正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践行自己肩负的责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1 .
1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P88教材原文】“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解读】出自韩非子有度,意思是:执行法制坚决,国家可由弱变强;执行法制不坚决,国家会由强变弱。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P90教材原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解读】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形容没有规矩,就不会
15、有规整的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3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P93教材原文】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解读】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木料打上墨线就能取直,人学习了解法律做事会更加谨慎小心。4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IplOl教材原文】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解读】意思是:不依法办事,国家就不可能安定团结;不遵纪守法,人民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