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3-2024年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2023-2024年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XX学校2023-2024年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整体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五育”并举,围绕区教研工作部署和XXXX学校2023年工作要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华盛教育办学理念,按照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助推学校教育内涵优质发展。一、工作目标(一)强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积极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策略,构建“五育融合”下的华盛教育整体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和谐发展。(二)深化学校课堂建设
2、。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扎实推进“三式六段”互动生成课堂建设工作,围绕“新课标-新课堂”,开展特色鲜明的学段课堂内涵、范式和达标研究。(三)强化教学精致管理。扎实落实省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精致化管理方案,深入细致的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精细化的精致管理体系。(四)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强化“教学基本功”提升工程,夯实教师专业根基;创新培训方式,加强层级培训,探索名师工作室、共同体等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整体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五)继续保持教学质量高位优势。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夯实习惯养成和学习兴趣基础,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二
3、、工作任务及措施(一)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本学年我们以新课程育人目标为统领,依据学校提出的“追梦初中、阳光小学、多彩幼教”学段办学特色定位,依托华盛教育特色品牌,完善“华盛教育”课程体系。1.明晰“华盛教育”育人哲学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需求发生了改变,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新的课程方案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义教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学校立足三个学段,12年一贯制的办学实际,提出了为“中华强盛育英才”的办学理念,并以培养“有格局、能担当、勇创新”的华盛少年为培养目标。基于国家和学校育人理念的理解,每个学段要提出教育追寻;提炼学生特质。2 .梳理“华盛教育”课程
4、结构基于课程追求和课程目标,进一步深化三级课程建设,按照“横向分类、纵向分层”的原则,突出“五育融合”,构建了厚德、明智、健体、向美、乐劳课程体系,每个体系下的课程,再划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个性课程三个层级;并基于五育并举的课程方案,构建课程评价体系。3 ,丰富完善课程内容基础类课程:深化“基于标准的教学”课程改革项目,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研究,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的理性思考,切实解决课标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地问题。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探索“单元整体教学领域下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拓展课程: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深化学校课程群建设,特别是小学要继续提炼绚丽语文、智趣数学、HSE英语和艺体技能进课
5、堂,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一步开放课程;中学段要积极探索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开展单元化主题课程、问题探究式课程等。个性课程:启动学科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优化体艺“2+1”工程实施策略,依托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项目推动提升学生艺体素养;读写素养,建立以学科教学为主、活动课程为辅的学生文学、艺术、科学等相关素养的培养机制。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加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根据新课程方案的要求,每个学期不低于一周的时间实施跨学科学习项目。我们计划19年级每个学期,确定开展一个主题跨学科实施项目。(二)深化“三式六段,互动生成”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强化业务教干引领课
6、堂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干研教务教意识,深入落实教干包靠制度和推门听课制度,业务教干听课每周不少于4节。教干要履行包靠职责,经常性参与教研活动,指导引领课堂教学改革。2 .深化学段课堂建设特色内涵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积极探索学段课堂建设的内涵和具体操作模式,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人本、优质、创新等时代特征为标志的智慧课堂。3 .深入开展教学科研节活动。将课例展示与研究培训密切结合,依托教学科研节活动,按照全面发动,全员参与组织的形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研究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育人模式;同时发现典型,积极辐射推介。4 .聚焦新课标-新课堂”开展专题系列研究。学部教研中心、学科
7、中心组和教研组要聚焦“新课标-新课堂”,提炼教学问题,扎实推动教师开展小课题、问题式研究,以“磨课”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主题鲜明的理论学习、研讨反思等特色校本教研活动,打造教研日“华盛概念”。(三)强化教学精致管理,提高教学精致管理水平1.优化教学精致化管理策略。严格落实临沂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精致化管理方案,进一步优化教学精致化管理策略。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的备、教、辅、改、评、研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严抓教学监控管理的落实,通过制度制约、机制激励、量化管理、全程跟踪考核,实现过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加强个人备课管理,精心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用书及教材,提高常态课效益,加强团队备课
8、,形成备课的教学创造合力;强化课堂管理,落实推门听课常态化,优化教学过程,当堂完成教学任务;细化承包培优帮困、反馈考试、特色校本教研管理,把“严、细、实、精”贯彻教学全过程。每学期,计划开展一次教学精致化管理现场活动。2,继续推进作业教学改革。本学期计划启动符合学校实际的个性化作业改革方案,通过作业改革,撬动最后一公里的教学评价。首先,学部制定作业管理办法,落实“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一小时”的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其次,优化精炼作业的管理,作业布置与批改要做到“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充分体现训
9、练为主线,能力为根本,提高学习效率。再就是开展作业评价项目,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作业单元化设计、课时化实施、反馈式评价,最终保障单元目标体系的落地。(四)以项目推进为载体,培育教师专业根基围绕提升“教学三力”培养目标,以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工作室建设为抓手,两室并进,功坚教改项目;开展课例研修、读书论坛等行动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打造更多的各级名师、能手、新秀等,培育更多的种子教师;依托读书工程、素质提升工程、青蓝工程,梯队培养,稳步提升全体教师的综合素养。1 .出台教师分类培养制度,探索教师层级发展体系。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标准和小
10、学教师专业标准,积极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活动,坚持以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分层次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活动,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教师发展需求,出台教师分类培养制度,完善相关考核办法,坚持分类管理-梯队培养-全面提高的策略,健全名师、骨干培养制度,青年教师成长制度。坚持青年教师培养与汇报制度。2 .建设工作室,培养研究型教师。以学校的名师工程和特色课程建设为活动对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入推进教科研资源创新管理和应用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评一致性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三个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读书论坛、课例研修、专家引领、撰写反思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11、培育教师的专业自觉、做好成果的提炼、助推学校内涵发展。3 .开展四项工程,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读书工程:以读书节系列活动为载体,让书籍润泽心灵,启迪智慧。根据区读书节方案制定学部读书节方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写作,坚持一月一主题,每月一活动,年终一评选的形式,让广大教干教师热爱读书,把读书与写作作为提高自身的重要方式。青蓝工程:完善教师结对帮扶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完善骨干教师“捆绑式”评价考核机制。通过检查帮扶过程材料、调查问卷、课堂听课、业务检评等形式,考核指导教师作用的发挥,被指导教师的成长情况。研训工程: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主要以问题为带动,根据学科学段成立主题教
12、研项目组,按照问题一一任务一一学习一一研究一一反思一一提升的流程开展序列课例研究活动,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引领项目组全体教师走向专业化,做研究型教师。每学期,组织各项目组进行活动晾晒、评选活动。例如精品课例展示,课例反思评选,项目研究团队成果展示等。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提升教师的基础素养水平。(五)聚焦核心素养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课程建设的实施为手段,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全员育人,努力提升学部教学质量。1.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认真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管理规范(试行)罗庄区中小学生学习常规,大力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改
13、革研究。一是加强科学课程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深化科普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积极探索数学、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深入开展学生素养展示活动。三是注重读写能力的提升,积极推进语文主题教学改革及文学社团建设,加强书法教育,促进学生深度阅读、规范书写,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围绕国学经典,开展深度阅读实践活动。四是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通过教学调研、现场抽测等形式加强对习惯培养力度的监控,积极探索其他年级习惯培养评价制度。学部将组织低年级习惯考核,发掘有亮点的班级,推过推介活动以点带面,推动习惯养成活动全面展开。2,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落实分层教学策略。从教学目标的低重心、教学过程的分层
14、式、课后跟进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几个维度,反思、重构教学全过程。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排查“学困生”现状,建立学困生帮扶档案,每位教师帮扶3名学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期帮扶计划,每周至少一次帮扶,具体为心理疏导,课程辅导等,学生填写辅导收获,期末撰写帮扶小结。对学生的成长情况(习惯和成绩),通过竖轴曲线形式,展示学生的成长收获。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各班级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对其在家庭、社会、学部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鼓励与引导,扬长避短,防微杜渐。(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教研服务职能1.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课堂调查研究,探索教研方式变革,强化为师生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意识,凝聚教研战斗力。2.充分履行教研中心的服务职责。大力推进“团队化教科研攻关”,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不断加大典型培育力度,做好学校教改成果的总结提升,积极推介典型学校、典型学科及典型教师,进一步扩大学校教改工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