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美好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设“美好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建设“美好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及省市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努力打造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相契合的“美好教育”新高地,不断提升世界名城一流核心城区教育的品质与内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现就建设“美好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教育为人民服务理念,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发展方向,着力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大力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全
2、力实施更包容、更开放、更精彩的“美好教育“,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建共享高品质教育的需求,为纵深推进全域中央商务区建设,奋力打造世界名城一流核心城区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学校党的领导和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在公共资源配
3、置上优先满足教育需要。(S)坚持人民中心导向着眼促进教育公平,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破解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优质教育的供给,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四)坚持全面立德育人坚持育人为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握教育质量的正确定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持续发展。(五)坚持开放合作共享持续深化教育对外交流,积极拓展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合作,主动对接名院名所,丰富教育资源的创造性再生,实现要素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综合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三、总体目标到2
4、022年,基本构建优质均衡、公平普惠、规范有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九年义务段教育高水平均衡和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率先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打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充满活力的15分钟市民学习圈。教育关键领域改革有创新、有突破,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度、有成效,教育的形象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四、主要任务(一)实施党建引领工程L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有力监督、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完善区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及时帮助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
5、的重大问题。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党建责任制,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的职责清单体系。实现民办中小学、民办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等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2.扎实推进基层校园党建。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关键点,切实履行好党组织把关定向的主体责任,着力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立德树人的坚强战斗堡垒。积极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突出党组织在把大局、议大事、做决策等方面的核心
6、作用。坚决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3,坚决履行从严治党责任。有效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其他领导人员“一岗双责”。认真组织落实各项主题教育,加强对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督查力度,防患于未然。全面实施“清廉学校”建设,通过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工程,把清廉的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教育、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二)实施德育铸魂工程L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着力在坚定
7、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等方面下功夫,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使中小学校成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研学旅行、劳动实践等,以“追梦之旅”实践知行合一。2 .创新拓展德育实施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时期中小学集体教育样板,统筹区域内社会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共育模式。在区域范围内建成机制健全、内容丰富、学段衔接、特色鲜明的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区域德育品牌,培养具有参与
8、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尊重意识、规则意识、自律意识等优秀公共品质的人,形成和谐共处、包容协商、共同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S)实施发展前行工程L全域优质强发展。以发展普惠性、高品质学前教育为重点,科学规划配置全区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园办园质量管理,构建全覆盖的幼儿园质量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分步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分层培育特色项目学校和特色培育项目,有效衔接校内外教育,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整合区域社区教育优质资源,通过市民学习“片组集群化”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下城市民学习空间,建成遍布全区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支撑服务体系。3 .对外开放助发
9、展。大力实施教育国际化行动,适时建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规范与加强全职外籍教师的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城市国际化能力。拓展海外研修基地,引进国际培训项目,深化师生国际互访,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扩大教育双向开放与合作。深化教育国际化示范校的内涵,在条件成熟的友好学校间探索开展交换生项目,并以空中课堂、行走世界、模联峰会为载体,打造国际理解教育品牌项目,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公民。4 .督导评估促发展。切实落实省、市教育工作督查、考核责任,有效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保障教育事业优先优质发展。依法加强对学校规范办学的督导,全面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优化挂牌督导工作机制,实现学校督导常态化。进一步完善
10、优质学校督导评估体系,以学校发展性评价为主导,积极开展省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加大督导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参与渠道,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主动向社会公布督导结果,增强督导工作的针对性与透明度。(四)实施改革领跑工程L深化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以新校园建成使用为契机,全面实施新名校集群发展行动,通过名校引领、协同办学、跨域联建等途径,加大名校(园)建设力度,加快建设名校(园)集群。深化城乡互助共同体建设和教育对口支援帮扶,推动集团化办学跨区域发展。到2022年,在全区范围内新增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科学、办学特色鲜明、学生发展全面的名校、名园,形成在省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11、的名校(园)集群。2.加快推进课程评价改革。丰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实施,探索形成拓展性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培育拓展性精品课程群落,建设拓展性课程研究工作室。创新与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推广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形成多形式、人本化的发展评价机制。严查违规补课、违规招生考试等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优化小学生学后托管服务,探索“1+X”学后托管服务模式。3,稳步推进公民办教育协同发展。实施公民办教育协同发展的“双擎”提升,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推进公办学校的转型升级,提升公办学校办学质量,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覆
12、盖面。深化民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支持注重社会效益、公益属性的民办学校发展,同时有序有力推进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在民办学校任职任教清理规范工作。建立完善教育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增强基层教育执法力量,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常态化监管,指导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办学,共同维护健康的教育生态。(五)实施人才引育工程L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出台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2),提高引进人才支持保障力度。对符合教育卓越人才发展计划引进条件的国家级高层次学科拔尖人才和省级学科拔尖人才加大资助力度,积极在落户、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方面提供保障。2 .优化教师培养培育。推进新锐名师培养工程,优化新锐系列
13、培养培训,做好高端人才筹备。深化“名师智慧空间站”建设,培养200名以上学科骨干教师。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重点培养100名35周岁以下学科拔尖青年教师。每年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者赴海外研修。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到2022年,培育30名以上青年校园长后备骨干。3 .对标先进强化激励。积极打造教育领军梯队,发挥先进教师的榜样力量。设立新时代教育终身成就奖,表彰奖励致力于下城教育改革发展,为新时代下城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加强过程性考核并逐步提高梯级教师奖励。构建校(园)长专业成长序列,优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设立责任业绩奖、办学先锋奖、红烛奖、卓越奖等专项奖励。(六)实施保
14、障优先工程1 .着力加快校园规划建设。按照杭州市大城北建设计划和城中村公建配套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教育规划布局动态调整和优化,并着力加快推进规划校园建设,合理超前、适度提高校园建设标准,保证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加大现有基础教育设施改造提升力度,实施南部老校(园)提升改造计划,有效改善办学条件,使老校焕发新的活力。持续推进全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覆盖。2 .着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制定实施推进新智能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2019-2022),全面推进数字教育,到2022年,实现新智能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基本建成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情境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智慧教育环境,建设10所
15、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示范校,培育100名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学科骨干教师,实施下城学子“人人会编程”推广项目,全区教育信息化程度达到省内领先水平。3,着力增强校园安全防范。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高标准推进“三防”建设,健全完善安防工作机制,探索推进校园“智慧安防”。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重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卫生安全、交通秩序、文化环境、社会治安等,建立起网片联动、响应及时、预防与整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加强校园内外安全隐患排查,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维护教育的和谐稳定。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成立区委
16、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用好“常委议教”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政府要切实发挥主动作用,履行优先发展教育职责,抓好教育发展和改革任务的推进和落实。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将支持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情况、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指标内容等纳入区相关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并由区考评、督查部门进行日常督查,确保任务落地、责任落实。(二)加大投入保障优先落实教育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增设师均公用经费,制定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制度,两年内实现教师工资收入平均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按标准核定干部职数、教师编制数和用人指标数,确保教师招聘指标按需净增。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