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幼互动论文】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师幼互动论文】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不仅是基本的教育观念问题,也是时时刻刻表现在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基本是强调教师的教。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更多研究的是教师怎样教,较少研究学生怎样学。在师生关系上,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许多人冲破了传统的单一的观念和工作模式,在探讨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的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对现实中师生关系的认识与对待,有不少人还坚持认为师生关系就是从属关系,教育应当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大一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并未真正认识到应试教育的种种危害,或虽已认识却漠然处之
2、。我们从教育功能观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下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可以发现应试教育有以下表现:1 .以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淘汰取代了教育自身的育人功能。2 .以追求升学率为惟目标的急功近利行为,磨灭了教育为人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长期效能。3 .使面向一切人的现代大众教育,退化到了面向少数人的落后的小群体教育。4 .无视人的主体价值,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甚至是学校用以张扬自己成绩的工具。5 .强化了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封建腐朽教育观念,造就了大批轻视和远离劳动生活的无所事事者。6 .在师生之间产生了无形的尊卑界限,拉开了相互间的距离,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教育
3、观念。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种种危害,重新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为此,我认为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加以实施和落实。在幼儿教育中,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使他们在学习中充分显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
4、性。心理实验证明,适宜的新刺激能激发幼儿更强的求知欲和引起他们积极的思维。作为教师,应提供适宜的活动内容,积极创造最近发展区“,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让幼儿努力去探索新知识。只有这样,儿童在活动中的重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各种潜能才能得到更充分的表现和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例如:在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决定,幼儿的想象能力很丰富,其动作的有效性也较高,同时还需要得到教师的启发、引导,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如在教美术到处旅行的蜗牛一课时,我事先准备了有关蜗牛的光碟让幼儿看录像,观察、欣赏蜗牛,然后再让幼儿想象画出蜗牛到处旅行的作品。幼儿的作品中有的小蜗牛坐在树叶上在大海里飘行;有的小
5、蜗牛长了翅膀在空中飞;还有的小蜗牛爬在K机上在空中飞我让几位想象力丰富的幼儿讲解其内容。教师:”小朋友,你的蜗牛要到什么地方去旅行?幼儿:我的蜗牛想到北京去旅行。教师:那蜗牛要到北京去,它会怎样去呢?幼儿:小蜗牛说它想让大鲸鱼带它去北京,所以我就画了很多大鲸鱼让小蜗牛爬在它身上。”等。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想象丰富的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和启发了一些思维、想象有所局限的幼儿,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所想象的作品。幼儿们的这些想象是超现实的,是成人所不能想象和达到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幼儿的主体地位从而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
6、将不能发挥传授知识、指导学习的作用,学生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与学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项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是对传统教学的重大突破。传统教学,关注教师如何教,是一种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现代教学观念认为,多向交流能很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
7、的参与度。例如:我在收拾材料柜时,发现每种纸(包括彩纸、油光纸、牛皮纸、白纸等)的数量都不多了,于是决定让幼儿下午用这些纸折小船玩儿。我告诉幼儿,谁先吃完点心,谁就可以先去取一张纸折小船。结果是,鲜艳漂亮的纸被先来的幼儿拿完了,后来的幼儿只好拿剩下的难看的牛皮纸。小船折好了,幼儿要求到水池那边去放小船玩儿,我同意了。各种各样的小船放到了水里,这时幼儿惊奇地发现,漂亮的小船一一沉下水里去了,唯有最难看的牛皮纸的小船还浮在水面上。老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幼儿开始研究各种纸的质地以及不同质地的纸的耐水性强弱的原因。新的、不是教师预先计划的课程就这样在游戏中自然生成了。这堂课不
8、仅培养了幼儿折纸船儿的技能,还开发了幼儿探索未知的能力。三、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建立,能使幼儿的活动能力得到增强,活动范围得到扩大。这时的他们会更自信、更活泼,在认识周围环境中、在与人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赞可夫曾经说过:如果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具有的那些不相同的智力、情感、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就会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很大的成效。教师在观察了解和把握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及其差异之后,就可以利用他们的长处,根据他们的不同水平,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使幼儿在不受压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活动。例如:在同是观察认识兔子州
9、寸,对概括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横向的比较中得出不同颜色的兔子的共同特征。观察比较细致的幼儿还可以让他们发现每只兔子的不同点。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适时调整活动难易程度,给他们量力而行的机会,不至于使他们感到太难而退却,太简单而失去兴趣,既注重集体,又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又如: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从事的活动;帮助幼儿,而不是代替幼儿做事或完成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相信幼儿能获得成功,同时满腔热情地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取得成功的人。因为,当幼儿失去信心时,不可能学得好:当幼儿在情感上被疏远和冷落时,不会对成功
10、抱有希望。只有体验到成功,幼儿才能真正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幼儿才能不断获得经验,不断得到发展。四、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工作能力不仅取决于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水平,还取决于教师时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对学生真挚热爱,学生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珍重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感和信任感。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
11、的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民主,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心情愉快,自信心强;如果教师专横粗暴,学生的心情往往会受到压抑:如果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就会感到愤懑和怨恨。因此,教师要有民主的思想和作风,切不可独断专行、随意指挥幼儿。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作为幼儿园教师,特别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不能像对待成人那样时待他们,动辄批评、指贲,也不能采取讽刺和轻蔑的态度,而是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以正面教育为主,这样才能使幼儿心情舒畅。幼儿也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和需要,教师可以
12、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地参与表现,以获得成功感。只有幼儿感到心情愉快,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自出生之时起,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会把自己对父母的依恋,对父母的期望和要求自发地转移到教师的身上。因此,教师要在感情上对幼儿表现出种亲近感,时时处处流露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建立起情感基础。当然,在教师爱幼儿的情感当中又应包含理智的要素。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家庭氛围影响,先天的遗传素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幼儿的性格、兴趣和需要也有所不同,教师要理智地爱每一个幼儿、并把这种爱渗透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去,让每个孩子对教师产生认同和依恋。同时,教师爱幼儿,还可以
13、缩短彼此心理上的距离。当教师微笑着面对幼儿,用和善的目光鼓励幼儿,或拥抱幼儿、抚摸幼儿时,幼儿会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产生安全、温暖的感受。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幼儿会更有信心接近教师,并且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综上所述,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须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和教育的整体架构中,正确而清醒地把握幼教的实践方向。教师也应以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地建构自己的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