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4665.2-2023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叶锈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T-4665.2-2023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叶锈病.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05B37方标准DB37/T4665.22023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第2部分:叶锈病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integratedpreventionandcontrolofwheatpestanddiseasesPart2:Wheatleafrust2023 - 11 - 17 实施2023-10-17发布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7/T4665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的第2部分。DB37/T466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2、第1部分:赤霉病;第2部分:叶锈病。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植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目次前言I引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 防控原则15 农业防控251选用抗病性品种2K”合理整地2KR适期播种2R合理轮作24合理水肥26化学防控2Kl种子处理2fi.2防控适期2fi.A防控药剂2KY施药方法3fin农药使用原则37生产档案3目前,生产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还是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忽略了综合防控理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麦生产和农民增收。小麦产业的发
3、展,迫切需要规范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建立与山东省产地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用以指导小麦的生产。DB37/T4665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指导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标准,DB37/T4665旨在规范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程序和方法,拟由下列几部分构成。第1部分:赤霉病。目的在于确立了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程序,规定了防控原则、农业防控、化学防控、防效评价和生产档案等阶段的操作指示。第2部分:叶锈病。目的在于确立了小麦叶锈病综合防控程序,规定了防控原则、农业防控、化学防控和生产档案等阶段的操作指示。制定实施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有利于各地按技术要求进行操作,规范小麦生产中病虫害综合防控环
4、节,保证小麦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持。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第2部分:叶锈病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小麦叶锈病综合防控程序,规定了防控原则、农业防控、化学防控和生产档案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叶锈病的综合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4
5、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443.2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第2部分:小麦抗叶锈病评价技术规范NY/T2954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叶锈病leafrust小麦锈病的一种,和小麦秆锈病、小麦条锈病一起统称为小麦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叶鞘及茎秆。注:在我国小麦产区普遍发生,其主要发病区为河南、陕西、四川、湖北、山西、贵州、云南、山东等地。综合防控integratedpreventionandcontrol通过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抗病品种布局、科学合理用药等综合防控技术,达到保护生物
6、多样性、降低有害生物爆发几率、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防控措施。3.3抗病性diseaseresistance小麦抵抗叶锈病菌侵染和危害的遗传性状。注:抗病性划分为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五种类型。以确保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工作方针,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综合防控的原则,综合运用农业防控、化学防控等防控措施。5农业防控51选用抗病性品种根据NY/T2954的鉴定结果,因地制宜地选用已审定叶锈病鉴定中抗及以上的品种。优化种植结构,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T4404.1的要求,种子抗性应符合NY/T1443.2的要
7、求。52合理整地5.2.1在上一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5.2.2连续耕作23年应深翻一次,深度25cm40c11b桔秆还田应切细粉碎、深耕掩埋。53适期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小麦品种特性,十月中旬左右播种,合理密植。54合理轮作宜与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合理轮作,提高小麦抗病性。55合理水肥合理灌溉排涝,降低田间湿度。根据土壤条件施肥,适当补充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6化学防控61种子处理宜选择包衣种子,也可使用拌种剂拌种后播种。包衣种子质量应符合GB/T15671的规定。62防控适期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及抽穗扬花至灌浆期喷药。63防控药剂在抽
8、穗扬花期,可使用药剂进行喷雾防控,具体药剂及用量按照表1。可间隔7d10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次3次。表1每667al?喷雾用药剂及用量药剂名称药剂用量19%咤氧丙环理悬浮剂53mL70mL30%苯甲丙环理乳油15g20g25%毗噪醛菌酯悬浮剂27mL40mL20%萎锈三喋酮可湿性粉剂60g80g表1每667r喷雾用药剂及用量(续)药剂名称药剂用量40%锦锌三理酮可湿性粉剂100g120g药剂名称药剂用量30%喋酸戊喋醇悬浮剂20mL25DiL40%丙硫菌嗖戊嗖醉悬浮剂30mL50mL64施药方法6.4.1 可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施药机械。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使用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作业时,应添加沉降剂。6.4.2 机动喷雾器施药液量不少于15L66711无人机施药液量1.5L/667而2L/66711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6.4.3施药后3h内遇雨要及时补喷。A4农药使用原则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宜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把握施药浓度、频次、方法及安全间隔期;不应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人员的防护和安全操作应按照NY/T1276的要求执行。7生产档案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对病害防控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并保存生产技术档案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