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灌区改造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中型灌区改造行动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大中型灌区改造行动计划一、水利管理改革取得突破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涉水事务监管得到强化,水利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出台4部、修订16件次省级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水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实现水行政审批事项四级四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建成执法基地38个,水行政执法能力明显增强。批复实施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治涝规划、区域水利治理规划,全面编制一河一策,开展水利空间规划、河湖保护规划编制,完善水利规划管理办法,严格水工程建设规划许可。出台加快水权改革的意见,开展地下水取水权交易。洪泽湖等6个省管湖泊联席会议实质性运作,省管湖泊基本实施网格化管理
2、。划定2159条骨干河道、145个湖泊、940座水库和规模以上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线,保护范围L74万平方千米,徐州国家水流产权确权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完成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改革面积5437万亩。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实施项目代建制和区域集中监理制等,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从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全覆盖稽查重点项目,强化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压实安全生产三个责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强化工程精细化管理,建立工程安全鉴定、除险加固常态化机制,基本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累计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22家、省级水管单位328家、小型水库规范化管理单位534家。创建
3、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6家,打造水韵江苏宣教品牌。水利监督体系基本建立,组建监督组织机构,形成联动监管网络,水利行业强监管态势总体形成。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发布实施33部地方标准。智慧水利框架基本形成,水文监测站网进一步完善,实现水利信息一张图应用。水利人才队伍能力全面提升,全省水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底,十三五规划16项指标全面完成,其中11项指标超额完成。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持续建设,全省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流域防洪安全度还不
4、高,太湖、洪泽湖洪水出路不足,沂沐泗地区防洪风险大,长江部分堤防、局部河势及侵蚀段主海堤不够稳固;区域治理短板仍较明显,淮北地区因洪致涝问题尚未根本缓解,里下河地区中滞与下排能力依然不足,沿江地区引排能力与城镇化进程不相适应,太湖地区存在防洪排涝与水质保护双重保障两难的问题;水资源节约利用尚需强化,水质型缺水问题还未系统解决,用水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河湖生态复苏任务艰巨,已围占河湖水域清退任务繁重,一些河湖入河污染物量仍超过环境容量,河湖生态退化问题还很突出;水利管理服务效能有待提升,防范化解洪涝、干旱和水污染等重大风险能力需要加强,水利创新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5、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大局,以水利现代化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现代水网构建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河湖保护,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路,为江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
6、往,把增进人民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解决新老水问题,精心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保护优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强化河湖管理与保护,提升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服务大局,围绕我省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关系,拓宽水利服务领域,优化水利发展布局,适度超前发展,全面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坚持系统治理,立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
7、体,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流域规划一体化、水系治理一体化、工程运行一体化、河湖管护一体化,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提高水利系统治理效能,促进水利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强化依法治水和规划引领,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深化水利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智慧水利建设,打造水情教育基地,全力构建系统完备的水利治理体系。(三)发展目标1、远景目标2035年前,全省基本建成与省域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水资源节约利用体系、水生态治理保护体系和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展现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永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复苏、
8、水管理智能高效、水文化传承弘扬的水利现代化图景。可靠的水工程,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运行精准、应急有序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防洪、除涝、挡潮、灌溉、供水、降渍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有效控减水旱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高标准、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可续的水资源,建成配置优化、集约安全的水资源节约利用体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成为规划准则,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适度宽裕,水量、水质、水位变化风险可控,有效化解资源环境约束,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高效能、可持续的水资源保障。可享的水环境,建成空间融合、河湖健康的水生态治理保护体系,保持河湖空间完整、功能完好,形成河安湖晏、水清岸绿、
9、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有效彰显江苏水乡魅力,为美丽江苏建设提供高品质、多内涵的水生态保障。可感的水文化,建成依法治水、智能规范的水利管理服务体系,行业管理精细严明,社会管理精准简约,水情信息垂手可得,水情教育深入人心,惜水护河成为风尚,有效弘扬优秀治水文化,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水治理保障。2、2025年目标初步构建标准较高、功能齐全、节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水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生态保护能力和系统治水能力,为江苏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强化水利保障,为美丽江苏建设增添水韵成色。防洪保安更加稳固,流域防洪能力巩固提高,区域治理短板加快补齐,
10、防汛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遇一般洪涝基本不受损失,经过科学组织与调度,能够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洪水,抗御超标准洪水有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确保长江、太湖、洪泽湖等重点堤防的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防洪标准,淮河水系洪泽湖及下游防洪保护区达到100年一遇、并向300年一遇过渡,沂沐泗水系中下游地区主要防洪保护区巩固50年一遇,太湖流域由50年一遇向100年一遇过渡,长江干流由防御1954年型洪水向100年一遇过渡,海堤巩固50年一遇防潮标准;区域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其中太湖、秦淮河地区主要骨干河道达到或接近50年一遇。除
11、涝标准,淮河流域片区域达到510年一遇,长江、太湖流域片达到1020年一遇。各级城市防洪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重要河道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全省江河堤防达标率达到86%以上。供水保障更加可靠,跨流域、跨区域调配水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合理配置、科学调度和严格保护,满足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基本需求,一般干旱年份全省生活、生产用水基本不受影响,特殊干旱年份城乡居民饮用水和重点行业用水有保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有保障。全省生活供水保证率达到97%以上,重点工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基本形成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及长效管理、服务到
12、位的农村水利服务体系,保障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省农业灌溉保证率达80%95%,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田面积、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分别达到耕地面积的95%、90%、70%o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落实,用水效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25.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5o生态保护更加严格,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水生态空间有效保护,水域面积不减少,河湖生态环境加快复苏,河湖功能恢复提升,水土流失有效治理。全省恢复水面IOO平方千米,
13、重点河湖生态水位(流量)保障率达到90%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97.7%,地下水年开采量控制在4.7亿立方米以内。管理服务更加精细,依法治水全面推进,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完善,水情教育成效明显,系统全面、智能规范、服务高效的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省水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四)发展布局服务全省构建跨江融合、南北联动、江海河湖统筹发展格局,坚持全省水利一体化布局、系统性治理、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水利管理服务效能,构建现代水利治理体系,以可靠的水工程、可续的水资源、可享的水环境、可感的水文化服务和保障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14、1、统筹推进三类建设围绕国家水网建设布局,统筹实施重大工程、农村水利、河湖生态复苏三类工程,完善全省水灾害防御、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利用水网,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强流域工程建设,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长江河势控导和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太浦河后续、望虞河拓浚等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规划建设,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大区域治理力度,加快病险工程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与海堤巩固完善,完善城市水利工程体系,扩大区域引排能力。加快农村水利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提升农村居民供水保障水平。加快大中型灌区现代化
15、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引排骨干工程基础。以县域为单元推进农村水系连通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提升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强化水土流失防治,推进水库移民后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水利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实施河湖生态复苏。全力建设幸福河湖,推进长江、大运河保护与太湖、洪泽湖综合治理,加快退坪还湖、岸线腾退、生态复苏,保证河湖空间完整和功能发挥。2、切实强化三项管理构建水资源利用节约集约、河湖保护规范有序、水利工程运行智能安全、水旱灾害防御可靠高效的现代水利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水资源管理,实施
16、国家节水行动,推进精准配水、精细用水、精简排水,探索丰水地区节水之路;严守水资源利用上限,规范取用水管理,严格水资源监管,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水资源涵养,保障河湖生态水位(流量),严格地下水取水总量与水位双控,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强化河湖保护和水利工程管理,划定河湖保护范围,明确水域岸线功能,实行分区管控,严格开发利用监管,深化河湖问题整治,规范河湖采砂行为,保护河湖健康生命;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市场监管、施工安全监督;强化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提升水利工程体系效能。强化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构建决策科学、应急有序、保障有力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加快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加强水利工程优化调度,强化灾害防御技术支撑,落实防汛抢险队伍与物资储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助推平安江苏建设。3、系统提升三个能力坚持依法治水、创新引领、改革推动,着力完善水利治理体系,提升水利治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