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某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努力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XX答卷XX被确定为全国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联系县(市、区)后,我县立足前期试点工作基础,进一步创新思路、深化提升,积极探索低成本、可持续、可推广的建设路径,努力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XX答卷。一、牢牢把握思想铸魂目标定位,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做什么的问题坚持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念好“三个活字经”。一是在教材上“活”起来。邀请知名学者、教授,组织编制和风习语理论宣传书目,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移风易俗等重点内容,精心选取总书记的50条金句
2、,逐条整理金句的来源、内涵和典型事例,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大白话,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形成25万字的宣讲教材,为宣讲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参考。二是在队伍上“活”起来。全面落实理论宣讲工作责任,从各级领导干部到社会组织,都立足自身职责,参与宣讲活动。市级班子成员分头联系镇(街)、企业、村居和社区,书记作为“一号宣讲员”,带头走下去宣讲;各部门、镇街负责人,分别到分管行业领域、分管基层辖区开展宣讲,每两个月至少宣讲1次;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人士结合自身特点,组建百姓名嘴、夕阳红、红领巾等350多支宣讲队伍,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宣讲活动,构建起一把手带头抓、全社会齐参与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三是在阵地上
3、“活”起来。在搭建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22个镇(街)实践所、910个村级实践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群体的特点,把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农村大集、街头巷尾等更贴近群众的地方,开展银杏树下传习语百姓茶馆说变化文化大集扬新风等特色活动,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百米。今年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1万多场次,受益党员干部群众60多万人次,实现了宣讲对象的全面覆盖。二、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主体力量,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谁来做”的问题按照项目化、精准化运作的思路,搭建全县统一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组建党员干部团队、部门专家团队、城区专业团队、镇村志愿团队“四类队伍”,通过平台征集服务需求、发布服务项目,
4、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一是党员干部团队带头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每月10号确定为大众实践日,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村居社区,全部成立党旗红志愿服务队,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每名党员干部每年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100小时,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中坚力量。二是专家团队精准服务。依托党校、司法等部门,培植法润XX等22支专家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法律宣传等活动,建立起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机制。三是城区专业团队下沉服务。重点引导330多支城区专业团队重心下移,开展美丽乡村、扶贫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是镇村团队自我服务。引导各镇村按照“l+4+n模式,成立一支文明实践志愿服
5、务队,下辖党旗红、巾帼美、纾难解困、垃圾分类4支志愿服务分队,同时因村而异成立若干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分队,打造了群众身边永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三、积极构建激励引导长效机制,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做多久”的问题坚持政府投入、社会捐助、政策激励并重,建立文明实践基金体系,激活文明实践的“源头活水”。一是强化政府督导。将文明实践纳入意识形态及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联席会议、观摩评比等机制,市财政每年设立100O万元的文明实践专项资金,以奖代补、以考促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社会捐助。建立“政府设立服务项目、爱心企业冠名赞助、志愿团队具体实施”的工作模式,开展“文明实践公益典礼”“慈心一日捐
6、”等活动,发布活动项目,发动社会参与,已有200多个项目被认领,募集善款3000万yc三是强化政策激励。整合农村普惠福利待遇,每个村设立不少于1万元的文明实践信用基金,总规模达到3000多万元,根据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情况,实行积分制管理、差异化发放,各镇(街)、村居每季度召开一次文明实践表彰大会,对优秀群众登门入户发放奖励。同时,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志愿者考核和信用管理办法,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26项文明实践活动纳入个人信用赋分,开发贷款免担保、免费乘公交等194个激励产品,增强群众对文明实践的荣誉感和获得感。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已经日益成为XX发展的内生精神动力,成为XX群众的思想行为
7、自觉。我们感觉,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必须坚持统揽齐抓,充分发挥县级党委政府协调统筹、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市镇村“三级书记”协同发力,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一盘棋推进格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群众需求导向,将群众需求与各类社会资源、志愿服务有机结合,精心策划活动内容,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必须坚持常态长效,建立务实管用的激励引导机制,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努力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XX答卷XX被确定为全国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联系县(市、区)后,我县立足前期试点工作基础,进一步创
8、新思路、深化提升,积极探索低成本、可持续、可推广的建设路径,努力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XX答卷。一、牢牢把握思想铸魂目标定位,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做什么”的问题坚持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念好“三个活字经”。一是在教材上“活”起来。邀请知名学者、教授,组织编制和风习语理论宣传书目,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移风易俗等重点内容,精心选取总书记的50条金句,逐条整理金句的来源、内涵和典型事例,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大白话,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形成25万字的宣讲教材,为宣讲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参考。二是在队伍上“活”起来。全面落实理论宣讲工
9、作责任,从各级领导干部到社会组织,都立足自身职责,参与宣讲活动。市级班子成员分头联系镇(街)、企业、村居和社区,书记作为“一号宣讲员”,带头走下去宣讲;各部门、镇街负责人,分别到分管行业领域、分管基层辖区开展宣讲,每两个月至少宣讲1次;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人士结合自身特点,组建百姓名嘴、夕阳红、红领巾等350多支宣讲队伍,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宣讲活动,构建起一把手带头抓、全社会齐参与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三是在阵地上“活”起来。在搭建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22个镇(街)实践所、910个村级实践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群体的特点,把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农村大集、街头巷尾等更贴近群众的地方,开展
10、银杏树下传习语百姓茶馆说变化文化大集扬新风等特色活动,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百米。今年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1万多场次,受益党员干部群众60多万人次,实现了宣讲对象的全面覆盖。二、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主体力量,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谁来做”的问题按照项目化、精准化运作的思路,搭建全县统一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组建党员干部团队、部门专家团队、城区专业团队、镇村志愿团队“四类队伍”,通过平台征集服务需求、发布服务项目,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一是党员干部团队带头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每月10号确定为大众实践日,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村居社区,全部成立党旗红志愿服务队,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11、,每名党员干部每年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IoO小时,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中坚力量。二是专家团队精准服务。依托党校、司法等部门,培植法润XX等22支专家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法律宣传等活动,建立起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机制。三是城区专业团队下沉服务。重点引导330多支城区专业团队重心下移,开展美丽乡村、扶贫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是镇村团队自我服务。引导各镇村按照“l+4+n模式,成立一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下辖党旗红、巾帼美、纾难解困、垃圾分类4支志愿服务分队,同时因村而异成立若干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分队,打造了群众身边永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三、积极构建激励引导长效机制,答好新时代文明
12、实践“做多久”的问题坚持政府投入、社会捐助、政策激励并重,建立文明实践基金体系,激活文明实践的“源头活水”。一是强化政府督导。将文明实践纳入意识形态及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联席会议、观摩评比等机制,市财政每年设立100O万元的文明实践专项资金,以奖代补、以考促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社会捐助。建立“政府设立服务项目、爱心企业冠名赞助、志愿团队具体实施”的工作模式,开展“文明实践公益典礼”“慈心一日捐”等活动,发布活动项目,发动社会参与,已有200多个项目被认领,募集善款3000万yc三是强化政策激励。整合农村普惠福利待遇,每个村设立不少于1万元的文明实践信用基金,总规模达到3000多
13、万元,根据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情况,实行积分制管理、差异化发放,各镇(街)、村居每季度召开一次文明实践表彰大会,对优秀群众登门入户发放奖励。同时,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志愿者考核和信用管理办法,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26项文明实践活动纳入个人信用赋分,开发贷款免担保、免费乘公交等194个激励产品,增强群众对文明实践的荣誉感和获得感。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已经日益成为XX发展的内生精神动力,成为XX群众的思想行为自觉。我们感觉,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必须坚持统揽齐抓,充分发挥县级党委政府协调统筹、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市镇村三级书记协同发力,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一盘棋推进格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群众需求导向,将群众需求与各类社会资源、志愿服务有机结合,精心策划活动内容,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必须坚持常态长效,建立务实管用的激励引导机制,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