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思维名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思维名词.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蒙台梭利思维名词1 .吸收性心智一一儿童从出生至大约六岁,儿童敏感的大脑具有超凡的能力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在这个时期非常,他们不需要有意识的计划和专门的教学,就能掌握复杂的技能。蒙台梭利教育哲学认为,“吸收性心智”现像是儿童获取知识的特质过程,即儿童对环境的认识并建立各种知识,是从零开始的。当有生命的那一刻开始,就象海绵、照相机一样吸收外界印象和咨讯,这个过程是由“吸收性心智”来完成的。也就是无意识吸收周围环境进而组合成自己的知识。这种“吸收”的创造过程会扩展到精神或道德上的性格,包括爱国心、宗教信仰、行为习惯、技术倾向等等,实际上可包括人性的各种内涵。简言之,“吸收性心智”是儿童自备的
2、一种能力。2 .自我教育一一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适当的条件下:一个有准备的学习环境;一个充分的学习时间;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一个耐心且适时能给予指导的成人。那么,儿童在会极大程度地进行自我教育。3 .儿童为师一一蒙台梭利这一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们成人要向儿童学习,向儿童学习就是了解儿童,儿童是我们成人的老师;二是儿童之间互相学习,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不同年龄儿童在自我教育的同时,也经常会互相教对方。儿童喜欢重复一一当儿童终于完成某项活动后,他可能会不自觉地重复它。成人会觉得儿童在不必要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其实,这是儿童成长的需要,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经验和能力的挣扎过程。4 .专注力一一如果我
3、们给儿童准备有条理的环境,并且他能够自由地运用,儿童会表现出惊人的专注力。注意力具体表现有六点,即专注在一项工作上;活动固定在一些动作上;突出用手的功能;喜欢重复工作;注意细节;情绪喜悦、快乐。蒙台梭利把儿童这种天生的本能称之为“儿童之秘J5 .合作/竞争一一在蒙台梭利学校里,当儿童单独或在小组中进行各种学习工作时,他们可以相互轻声讲话或与老师沟通。一个儿童可以邀请另外一个儿童一起进行同一项活动。通常,当某个掌握了某项活动的技巧时,他会去“教”其他儿童。蒙台梭利称这种现象是合作而不是竞争。蒙台梭利的竞争理念是鼓励孩子纵向竞争而不是横向竞争,也就是自己和自己竞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创新自我
4、。6 .个性化教育一一蒙台梭利环境教育的优点之一,就是使得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每个儿童都可以在特定的时间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阶段和兴趣的“工作:由于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单独学习或小组活动,因此教师就不必站在教室前面通过“教”来进行控制课堂。相反,教师要在教室中观察儿童,并对有需要的儿童给予适时指导。7 .新教师一一蒙台梭利相信,未来教育的特征,是学习者在一个准备好的环境中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是一种本色教育。“新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间接的帮助。蒙台梭利告诫,教师不应当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儿童自己对学习的乐趣比什么都重要。8 .有准备的环境一一蒙台梭利教育原则要求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好环
5、境准备好的环境应该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广泛的刺激物适应儿童内在的吸收;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活动设备;有适合儿童独立活动,自然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有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生活物品;满足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需要;促进儿童智能和体能的“正常化”发展,总之应该像一个儿童可以依赖的、有安全感的、温馨的家。9 .秩序一一“准备好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建立在其中的秩序。蒙台梭利相信,当环境中存在合理的秩序时,儿童会学习得更好。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每一件学习用具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儿童每次用完后都要物归原处,而所有的学习材料都保持完好的可工作状态。“秩序”一词不仅是指物品放在适当的位置,还包括遵守生
6、活的规律,理解事物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等等。10 .儿童之家一一蒙台梭利创办的“公寓中的学校”,由37岁儿童组成,具有“家庭的内涵”,其环境中的一切设备和物品都符合儿童成长的需要。生活在其中的儿童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帮助、学会合作、学会接纳、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探索以及学会创设等等。IL混龄班一一混龄编班是蒙台梭利幼儿园的特点,也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编班方式。蒙台梭利教育有大混龄班和小混龄班两种编班形式。大混龄班是一个班里的儿童有三个年龄跨度,小混龄班则由两个年龄段组成。在这样的班级里,不同年龄儿童可以互相学
7、习、互相帮助、互相欣赏、互相包容。混龄班是一个自然的雏形小社会,有利于儿童知识学习和交往、合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儿童之间互相学习比向成人学习更自然,更容易而有效,而且不觉得有压抑。蒙台梭利相信儿童最好的教师实际上是其他儿童。12 .敏感期一一儿童在发展中对某个学习领域感受特别敏锐的一段时间。这种感受能力会促使他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物上,并表现出极大的耐性和兴趣,“就象手电筒照在那里一样”,而对其他事物则漠不关心。当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消失了,另一种心理活动又会出现。13 .儿童的“工作”一一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里发现,儿童竟然喜欢“工作”胜于游戏,即儿童不愿意选择玩具而喜欢操作教具和类似于成人
8、做的事情,并从中得到满足与快乐。这种工作的渴望,显现着“生命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二因而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学习不是上课而是“工作”,透过自己动手操作,训练手眼协调,思维敏捷,意志力的增强,独立性的养成,多种能力的培养也需通过工作来呈现。14 .导师一一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以儿童为中心,教师不是向儿童灌输知识,发号施令的权威角色,而是“协助儿童生命成长。”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儿童所从事的各种合理的活动,观察、了解、适时适量的给予示范、指导、协助。这是蒙台梭利所称为教师为“导师”的最重要的特征。15 .奖惩无用一一为了避免干扰儿童的选择自由,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不提倡人为引诱性的各种比赛、物质奖赏或惩罚。蒙台梭利认为,奖赏与惩罚在精神上是“奴役”人的工具,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会妨碍孩子们的自然发展。教育不应该使人屈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