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储藏 低温储粮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储藏 低温储粮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粮食储藏低温储粮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温储粮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配置要求、应用条件、出入库操作、库存期间技术管理,以及对操作人员的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区域范围内,主要采取机械制冷方式,具备机械通风系统、满足本标准隔热性能的房式仓储存稻谷、小麦、玉米等原粮的低温储存。储存包装成品粮及其它粮食品种的,以及其它仓型储粮的,具备相应条件的可参考本规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22508
2、原粮储运卫生规范GB50320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T18835谷物冷却机GB/T20569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20570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20571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25229平房仓气密性要求GB/T26879平房仓隔热技术规程GB/T26882粮情测控系统GB/T29374粮油储藏谷物冷却机应用技术规程GB/T29890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31785大豆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3434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定方法1.S/T12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1.S/T1204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低温储粮技术主要利
3、用机械制冷方式,对房式仓内的粮食进行降温通风,降低粮食储存温度,确保粮堆的平均温度不超过15、局部最高温度不超过20C,有效抑制储粮品质劣变的储粮技术。制冷方式主要有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制冷方式。3.2 循环式梯度降温(通风):粮食在循环降温通风过程中,当粮温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时,为了避免通风过程中水分发生物态变化,采取分阶段逐步降温的通风方法。3.3 整仓降温设备:主要用于对整仓进行降温,重点对粮堆进行控温并能维持低温状态。用于降低粮堆及空间温度的、长时间保持粮食低温储藏、适应储粮环境工作的设备。3.4 粮面控温设备:主要用于对整仓降温机组进行辅助降温井能维持低温状态,重点对粮面以上进行控温
4、。用于粮食低温储藏、排出仓间热空气并且满足粮仓磷化氢熏蒸要求的空调设备,尽可能长时间维持该温度减少冷损失。分一体机和分体机两种。4四川地区生态区域特点和主要储粮措施4. 1根据GB29890,参照四川地区气候环境条件,储粮区域分属三个储粮生态区域。主要储粮区属于第五区。4.2.1 第一区:高寒干燥储粮区。甘孜州和阿坝州全部,绵阳市、雅安市和广元市部分地区属于该储粮区;第六区:中温低湿储粮区。攀枝花市全部、凉山州部分地区属于该储粮区;第五区:中温高湿储粮区。除上述一、六区外的四川其它地区属于该储粮区。4.2.2 处于两区或者三区分界线上的地区,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分区对照执行。4. 2
5、主要储粮措施在第一区和第六区,应重点防止粮食过度失水造成数量损失并影响储粮加工品质;在第五区,应重点防止储粮品质下降和有害生物的危害。具体可以采取:新粮入仓均粮温,秋冬通风蓄冷源,春季隔热防升温,夏季补冷控虫霉等方法措施。5仓储设施设备要求5. 1粮仓基本要求粮食仓房屋盖、墙体、地面等建筑构造应满足GB50320规定。所用材料应符合环保、防火要求。仓房应有效防止储粮有害生物危害等要求,减少不利环境条件特别是高温、高湿对储粮的影响,保障粮油储藏安全。5. 1.1粮仓墙体、仓盖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其传热系数应满足GB29890规定。当传热系数达不到要求时,也可采用动态隔热与静态隔热相结合的技术提高隔
6、热性能。5. 1.2仓房气密性满足GB/T25229中熏蒸仓三级标准要求。仓房气密性达不到标准时,宜采用薄膜加强门窗的密闭或者结合隔热性能改造提高气密性。6. 1.3仓房机械通风口应具有良好气密性和隔热性。在通风时,能与谷物冷却机等机械制冷机组、通风机等设备快速可靠连接。停止通风后,宜采用填充方便的海绵包、气囊等保温性能良好的隔热材料进行封堵,加强隔热性能。7. 1.4仓房的门、窗及外环流熏蒸管要重点进行密闭、隔热保温处理,可以填充保温材料或制作双层保温门窗等形式,增加密闭保温性能,减少低温储藏过程中的冷量流失。5. 1.5具备符合相关标准的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粮情检测系统。5. 2粮面控温设
7、备6. 2.1单位冷量配置:粮面以上空间(15-18)wm3.宜选用制冷量适合且在熏蒸作业时能正常运行的仓外一体机。熏蒸及出入仓时应做好管道的粉尘防护工作。5.2.2 应根据仓房实际情况布置冷风出风口及回风口的位置,实现仓温相对均匀,使储粮区降温均衡。初次使用应对降温的均匀性进行测定。避免冷风径直吹向粮面。5.2.3 整仓降温设备5.2.4 满足GB/TI8835的要求。单位配置冷量(以感间计):(40-50)wt,风量满足每小时交换至少一次。5.2.5 应根据冷却通风量(热负荷)、作业完成时间,选择具有变频调速离心风机、能利用冷凝器预热(热气旁通)对出风口温湿度进行调控的整仓降温设施设备。5
8、.2.6 对于需要在仓房外墙上铺设回风管道的整仓降温设备,应注意做好管道的保温隔热,减少冷量损耗。5.2.7 应根据仓房实际情况,宜选用循环式梯度降温通风的工艺,使整个粮堆温度相对均衡,避免降温死角。5.3粮情电子测控系统5.3.1 仓房应配有性能良好的粮情电子测控系统,粮情电子测控系统的配置与安装应符合GB/T26882.1粮情测控系统第1部分:通则的有关要求。所有仓内设备设施的材质应具备防磷化氢腐蚀性能。5.3.2 经熏蒸处理的粮食,在进仓检查前,要检测仓内熏蒸剂及氧气的浓度,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6出入仓要求6.1入仓粮食质量1. 1.1入仓粮食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
9、下,可结合当地实际适当提高入库水分,但最高不宜超过原标准值两个水分值单位;入库粮食杂质含量宜低于0.5%。6. 1.2粮食卫生要求应符合GB27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和GB22508原粮储运卫生规范的规定。储备粮还应符合GB/T20569、GBT20570.GBT2057LGB/T31785及相关规定的宜存标准。7. 2入仓方式、时机及出仓要求8. 2.1应选用合理的粮食入仓方式,避免粮堆产生严重的自动分级。6.2.2应把握粮食入仓时机,避免入库粮温过高,以减少能耗。6. 2.3出仓前粮温低于气温8。C以上时,应进行缓苏升温,防止出仓低温粮遇外界高温空气结露。7配套技术7. 1机械通风9.
10、1.1在使用机械通风作业前,要全面检查通风系统是否完好,通风道内不得有积水和异物;地上笼通风道的衔接部位要牢固合缝,装粮后风网内不得漏入粮食。10. 1.2在低温季节,气温低于粮温时,利用自然低温条件进行机械通风降温。秋冬季节宜采用循环式梯度降温,每阶段降温36,将粮温降至12。C以内;第一区和第六区可采用缓速降温通风或自然通风减少水分减量。7.1.3 上层粮温低于整仓平均粮温宜采用下行吸出式降温通风,反之宜采用上行吸出式降温通风。7.1.4 1.4通风过程中应对门窗的打开和关闭、通风机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停机处理。7.1.5 通风开始前、通风进行时和通风结束后的粮情检测项目、测点
11、和取样点的布置均按GB/T29890的有关规定执行。通风管理参照LS/T1202的有关规定。7.2 机械制冷7.2.1 2.1高温季入仓高温粮宜适时采用整仓机械制冷将粮温降到15。C以内。7.2.2 当粮温与目标温差大于8,宜采用循环式梯度降温通风,减少水分损失。7.2.3 合理控制进风湿度,防止进风风道附近粮堆吸湿超过安全水分。7.2.4 2.4谷物冷却机等制冷机组的操作与管理要求参照LS/T120407.2.5 整仓冷却后采用粮面机组控制仓内空间温度不高于20。7.2.6 冷却通风结束后,立即拆除风管,关闭仓房进风口、窗门、排气口,并及时做好防潮、隔热和密闭处理。7.3 内环流技术有条件的
12、地方,可以实时采用内环流技术,充分利用粮堆冷心储备的冷源,控制粮温。7.4 异常粮情处理7.5 4.1储粮害虫7.4.1.1 基本无虫粮可通过低温控制害虫种群密度。一般虫粮及严重虫粮应按相关规范在入仓完成后进行一次彻底熏蒸杀虫处理,以减少低温储粮过程中出现虫害大量繁殖引起发热的可能。7.4.1.2 进行熏蒸作业,应制订熏蒸方案,全仓有虫,全仓处理,局部有虫,局部处理。7.4.1.3 4.2粮堆发热7.4.2.1 粮食水分、储粮害虫及储藏微生物是导致粮堆发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储藏微生物。7.4.2.2 在低温储藏过程中,当个别点出现局部发热时,应及时杆样找出原因,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对于水分偏高、
13、杂质聚集引起的发热,及时进行单管通风或局部挖掘,消除发热点。对于储粮害虫引起的发热,要及时进行局部熏蒸,杀灭害虫。当出现多点局部发热,无法进行局部处理时,要及时进行整仓熏蒸,熏蒸过程中应保持前期的低温储粮成果。7.4.2.3 高水分粮食宜将水分降到规定的水分后,再进行低温储藏。7. 4.3粮堆结露在低温储藏过程中,温差过大,在冷热交界面、点上容易产生结露,导致局部水分增加,应选择好降温工艺及工况条件,消除降温不良效果,对产生的结露,分清成因,做针对性处理。8储粮管理8. 1粮情检查按GB/T29890规定执行。安全水分粮,高温季节尽量减少进仓检查次数,必须进仓时应选择低温时机,并从小门进出,随
14、手关门,快进快出。8.2 入仓后均温低温储藏的粮食,宜选在冬季入仓,入仓后及时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均衡粮温。当不能在冬季入仓时,入仓后要及时用整仓降温机组降温均温,减小粮堆各层温差,将粮堆平均温度控制在15C以下,粮面平均温度控制在20以下。当房式仓粮堆温差lCm时,即视为粮温均匀。8.3 控温机组启用8.3.1 当表层温度高于20C时,应适时启动粮面自动控温机组,降低粮面温度。8.3.2 当整仓粮食平均温度高于15时,应适时启动整仓降温机组,降低整仓粮温。8.3.3 3.3在启用整仓降温机组时,应将表面控温机组关停。8.4 减少粮食水分损失8. 4.1当低温仓的隔热保温密闭处理较好,进行整仓补
15、冷后,较长时间可以维持在较低的粮温、春季即将出库等情形下,在冬季可以不进行机械通风,以免通风降温引起不必要的水分丢失。9. 4.2在进行机械通风降温时宜选择适宜的单位通风量,采用低功率轴流风机进行吸出式通风降温,在较低温差(4-6)和与粮堆平衡水分相当的大气湿度条件下进行循环式梯度降温通风,减少储粮水分散失。10. 4.3高温季入仓高温粮,宜采用循环式梯度降温通风,每个阶段降温3-6C。8.5 记录和文件管理8. 5.1应建立相应的记录、文件管理制度,对低温储粮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9. 5.2各项记录均应由执行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复核签名或签章,记录内容如有修改,应由修改人在修改文字附近签名或签章,避免将原文涂掉以致无法辨认。10. 5.3有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个储藏周期。11. 5.4宜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记录和文件管理.9人员要求9.1 操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具有低温储粮专业知识、机械制冷知识和机电设备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技能,并经过培训考核合格。9.2 在设备使用前,应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工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操作方法,能处理设备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一般问题。能够按照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要求进行各项作业。10储粮效果评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