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年).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年)安全发展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保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及省委和省政府关于支持深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若干措施精神,按照深圳市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有关 部署,在安全发展上先行示范,促进我市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科 学发展,现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 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
2、广东、 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 持守土有责、依法管理、源头防范、精准治理、社会共治;推进应急管 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和信息化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 能化、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构建统一指 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为深圳全面建成 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 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二、行动目标到2021年,成功获评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到2023年z 重大灾害事故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重特大灾害事故基本杜绝,较大及一 般灾害事故总量明显减少。到2025年,应急管理科学化
3、、专业化、智 能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安全发展核心指 标达到国际一流或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十万人口火灾死亡率、道路交 通十万人口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保持国际一流水平;亿 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 产总值比重、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等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工 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十万建筑从业人员事故死 亡率等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主要任务(-)完善应急管理组织领导架构和责任体系。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制,在安全管理委员 会架构下,健全消防、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建设施工、旅游、危
4、险化 学品等专业安全委员会运行机制,完善风险会商、防控协同等制度;在 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框架下,规范应急状态下的专项指挥部设置,完善 应急指挥、应急响应等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理J项基层应急管理体制,建 立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 运作机制。严格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明确 自然灾害防治职责,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安全监管职责 动态调整机制,消除监管盲区漏洞,确保每一个行业领域均有明确的监 管主体。构建与先行示范区相适应的安全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差异化的 灾害事故控制
5、、重点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健全应急管理尽职照单免责、 失职照单追责责任追究机制。(二)构建城市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建立健全适应先行示范区的应急管理法规规 章体系。围绕城市安全发展的各个环节,立法规范基础性、原则性问题; 完善安全法定责任制度,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监 管措施;探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全面责任制度,督促企业采取一切合理 可行措施确保加强自身安全管理;突破国家现行的自然灾害单灾种 立法模式,构建覆盖全环节、多灾种的自然灾害防治法规体系;推进修 订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深化消防执法领域简政放权,全面加强 消防执法能力建设才深索开展应急救援领域立法 提高应急
6、救援规范化、 科学化水平。定期梳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及时出台安 全管理法规规章。营造安全标准创新环境,打造深圳安全标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信用监管机制,实现安全生产信用监管数据可对比、 过程可追溯、问题可监测,强化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 健全正向激励与联合惩戒相结合的安全生产信用监管体系,推行企业 自我声明+信用管理模式。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监管规则,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分级 分类标准,实施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整合执法 资源,加强执法装备配置和执法技术支撑,不断提升执法监管工作的规 范性、科学性、专业性。健全灾害事故调查评估处理和责任追
7、究机制, 依法追究安全生产刑事责任;坚持灾害事故调查评估问责与整改并重, 进一步发挥调查评估结论对工作的促进作用。(三)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强化城市规划准入等源头环节的安全风险防控,建立城市规划的安 全风险前期评估论证机制;严控高风险项目规划设计及建设运营,引导 推动高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严格实施房屋、轨道交通等各类建设项目 安全评价评估,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制度。优化安全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布局,加大城市安全配 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消防站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地下综合管 廊、水上应急设施等各类安全基础设施。推进安全韧
8、性城市建设,适度 提高各类城市基础设施设计标准,提升设施应对灾害事故能力。围绕灾 害防治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有效提 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维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强化先进技术应 用,通过智能化、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 期综合风险管控。(四)构建城市安全风险动态评估管控体系。完善城市安全风险主动辨识、精准分析、及时管控机制,定期开展 城市安全风险动态辨识评估,分类分级制定风险管控及应急处置措施。 健全各行业领域风险分析会商、重大风险联防联控制度,实现风险超前 防范、隐患即时治理。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事故防控挂牌整治机制,针
9、对事故多发频 发的辖区、街道、行业、企业,或重点问题、重大隐患,精准实施挂牌 整治。以严防群死群伤为目标,严控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安全 风险。建立特殊场所人员密度科学调控和大型群众性活动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对渣土受纳场堆积体、建筑施工及大型起重设备使用现场、餐饮场 所燃气使用部位、两客一危车辆、地质灾害隐患点、重大危险源、 高风险作业场所、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环 节的监测预警和风险管控。(五)构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构建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一库三中心(应急管理大数据 库,监测预警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宣传教育中心),加强突发事件预 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加大重
10、点行业领域智慧+信息化技术应用力 度,建设城市生命线和地下空间监测预警网络,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风 险管控动态化、监测预警智能化、应急指挥扁平化、决策辅助可视化、 宣传教育分众化、政务管理人性化。培育应急管理科研创新载体,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学科带 头人、工不毁术人才,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加强现代化应急装 备的研发、推广、应用,加大高新技术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力度。加速传 统高危行业技术革新,加快淘汰安全性能低下的落后产能,积极推广可 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的新工艺、新设备。培育安全应急产业,提升应急产品供给水平,推动产业发展。推动应急预案编制数字化、应用智能化,提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 实用性
11、,实现指挥决策科学化、精准化。建设市+区+街道+前端末梢 联通的智慧化应急指挥体系,实现突发事件预防应对一体化、扁平化。(六)构建城市安全群防群治格局。健全应急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机制,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社 会监督制度,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参与渠道。建立吹哨人、 内部举报人等制度,完善事故隐患有奖举报和举报人保护机制。鼓励公 众参与韧性社区建设,健全完善综合减灾社区创建管理、动态评估体系, 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全国一流的综合减灾社区。加大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技术机构、志愿者团体等社会主体的培 育扶持力度,明确协同责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进一步 发挥应急管理协同作用。进一步
12、发挥保险的事故预防和巨灾风险分担作 用,持续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完善工伤保险费率浮动机制,构 建财政支持引导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担机制。(七)完善灾害事故一体化应对体系。完善四个一应急响应处置机制,健全重特大或综合性突发事件 应急指挥处置机制,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 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合作,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应 急联动区域合作机制,健全协同预警、共同会商、联勤联守、联合演练、 响应处置等制度。强化部门之间、军地之间应急联动,推动基层应急能 力标准化建设,完善横纵向一体化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城市快速搜救力量、社会应急力量等各 类应
13、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提升重特大、综 合性突发事件协同应对水平。力口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完善战略物资储 备计划定期更新和快速调拨机制。(八)构建安全文化引领体系。制定实施全民公益安全教育计划,开展市民普惠性安全教育,构建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将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紧急避险、应急自救能力。加强安全培训机构管理, 完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体系,探索实施安全应急职业教育双元制, 通过产教融合提升产业工人安全素质。实施政府安全监管人员和行政执 法人员全员轮训计划,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打造公共安全宣传培训教育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线上依托学习 强
14、安应用软件,线下建设市、区、街道m1+11Nm安全教育基地,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健全完善安全培训、知识普及、展览展示、技能训 练等多种功能。拓展安全应急文化交流合作,积极搭建文化展示和交流研讨平台;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国际知名机构、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开发 安全宣传和培训课程。四、保障措施(-)加强组织协调。市安委会负责统筹协调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 各区(含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 要亲自部署、亲自研究、亲自推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确保行动方案 提出的各项任务有序推进、目标如期完成。(二)加强任务落实。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对照行动方案 的任务分工,细化实施步骤、进度安排、具体措施。部分任务由多家责 任单位共同完成的,原则上首位的为牵头单位。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牵 头协调作用,加强与相关责任单位的衔接沟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要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反馈情况、沟通信息。市安委办要将任务落实情 况纳入年度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加强 督查督办,定期总结提炼、推广示范先进经验。(三)加强经费保障。全市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将重点保障行动方案 相关工作任务。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也要优先保障落实推进落实各项 工作任务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