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46027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印加孔雀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ICS65.020.40CCSB64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XXXX-2022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印加孔雀草CodeofpracticeforpositioningmonitoringinvasivealienpIantIITagetesminuta(送审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2023 -XX-XX 发布2022-XX-XX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础信息调查25监测26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37标本采集、制作与处理38监测报告3附录A(资料性)印加孔雀草生物学特性5附录B(

2、资料性)记录表6附录C(资料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8附录D(规范性)综合评价值(R值)10附录E(规范性)印加孔雀草入侵风险性评估标准11附录F(规范性)监测报告格式12,1z.*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21/T#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的第3部分。DB21/T#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印加孔雀草;第2部分:印加孔雀草;第3部分:假苍耳; 第4部分:刺苍耳; 第5部分:毒离苣; 第6部分:垂序商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

3、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础信息调查、监测、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标本采集、制作与处理、监测报告和附录9个部分。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玉凤、关萍、邵美妮、曲波、苗青、翟强、陈旭辉、阚国仕、刘明超、王维斌、刘志翔。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或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8867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联系电话:

4、024-88487163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印加孔雀草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外来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调查、监测、评估、标本制作和数据上报的技术内容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对辽宁省外来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开展调查和监测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569-1995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GB15569-200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GB/T20879-2007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NY/T185

5、1-2010外来草本植物引入风险评估技术规范NY/T1861-2010外来草本植物普查技术规程1.Y/T1829-2009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1.Y/T1960-2011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技术规程HJ624-2011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SN/T1848-2006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规范SN/T2122-2008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SN/T2682-2010植物有害生物信息采集要求SN/T2968-2011植物有害生物远程鉴定技术规范SN/T2961-2011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技术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1外来植物alienplant出现在其过去或

6、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潜在扩散范围以外的植物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位。外来入侵植物invasivealienplant在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存繁衍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产或生活造成明显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外来植物。E力口孑L雀草Tagetesminuta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2m以上,与其他植物竞争生存空间、光照、养分,优势明显;具有较强化感作用,对其他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影响当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潜在入侵区potentiaIrange有可能分布的区域。4基础信息调查41监测区域现状监测区域包括入侵区域和潜在入侵区域(潜在适生区域)。调查监测区域内

7、植物、植被和生态环境现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珍稀濒危物种、重要经济物种的种类、分布和资源量。A0印加孔雀草的引入途径分析引种、粮食调运、交通运输、旅游、水利工程和洪水等自然、经济、社会活动中所有可能引进印加孔雀草的途径。41印加孔雀草的基本信息分析通过4.2的各种途径可能引进的印加孔雀草种群,收集其生物学特征、经济和生态方面的危害及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生长繁殖特性、病虫害、天敌、原产地、生境、现有和潜在分布图版以及对生态、经济、人畜健康的危害、现有的防控措施、防控成本等。4A印加孔雀草监测和入侵风险评估情况搜集4.3中的印加孔雀草已有监测和入侵风险评估报告,分析其评估结论、防控建议等信息。5

8、监测51入侵区域5.1.1 监测点的确定根据NY/T1861-2010要求设置监测点,在印加孔雀草新发生地可增加监测点位。监测点位一经确定,不得更改。5.1.2 监测周期一般为35年一次。针对危害较重地区,可1年一次。5.1.3 监测时间在监测周期内苗期和花果期开展不低于两次的监测。5.1.4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入侵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印加孔雀草的种群大小、种群和群落结构、生长状态、生境需求、危害、防治措施等。5.1.5 1.5监测方法按NY/T1861-20IO要求开展监测,监测结果按附录B表B.1、表B.2和表B.3的格式记录。片9潜在入侵区域5.2.1监测点的确定对潜在入侵

9、区域周边居民、种(养殖)植户、粮食储运单位、农业和林业技术人员等进行走访和踏查,确定印加孔雀草发生率,调查结果按附录B表B.4格式记录。当潜在入侵区域有较大概率出现印加孔雀草时,监测点设置按5.1.1执行。5.2.2监测周期按5.1.2执行。5.2.3监测时间根据入侵区域较近的印加孔雀草特征相似,结合文献资料记载,选危害期进行。5.2.4监测内容监测印加孔雀草是否发生。潜在入侵区域监测到印加孔雀草后,应立即调查其发生情况,并按5.1.4规定的内容进行监测。6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6.1 从入侵与建立自然种群的可能性、传播与扩散的可能性、影响与危害评估和预防控制难度多个方面构建印加孔雀草入侵风险评估

10、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指标内容见附录C表C.1。6.2 对不同级别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将层内权重和层次间权重进行组合运算,得出入侵风险评估总分,分值越高风险越大。依据总分值大小划分印加孔雀草入侵风险级别,可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和特高风险四级,见附录D和附录E表E.1。7标本采集、制作与处理7.1 印加孔雀草应制作成标本,妥善保存,以备复核。标本采集与制作方法应符合SN/T1848-2006的规定。7.2 监测中,发现的印加孔雀草种群经鉴定、测量、取样和统计后进行无害化处理。8监测报告8.1 监测活动结束后形成完整的印加孔雀草监测报告。根据入侵风险评估结果,判定监

11、测区域印加孔雀草的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报告提纲见附录F。8.2 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照片和视频等均应整理后妥善保存。工作照片应有拍摄时间、地点、经纬度等水印信息。拍摄印加孔雀草标本照片应包括幼苗期全株、营养生长期全株、花果期全株、果实(种子),且有标尺和色卡参照的株高和植株色彩信息,照片像素不低于IOoO万。附录A(资料性)印加孔雀草生物学特性菊科(Asteraceae)一年生草本。叶多数对生,通常在上半部分互生,喑绿色,羽状复叶,叶轴具狭翅,有917个小叶,小叶线状披针形,长可达24cm,边缘具细锯齿,且具有橙色腺体。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排列呈伞房状;总苞812mm,狭圆柱状;有

12、3或4个叶状苞,黄绿色,混合状,光滑,并伴有棕色或橙色线性腺体;每个头状花序具23个舌状花,淡黄色至奶油色,长23.5mm;有47个管状花,黄色至深黄色,长45mm(见图1)。印加孔雀草瘦果(种子)黑色,小,线形,长仅6-7mm,粗不及1mm,百粒重仅009470.0004g,极易混在其他植物种子中,很难被发现;瘦果密被向上硬伏毛,冠毛上具向上刚毛,易裹挟在其他物品中,与孔雀草瘦果相比,传播力较强由此或见,印加孔雀草种子能通过风力、水流、交通工具、动物及人类活动进行传播。印加孔雀草单株种子产量大,一般可达5000多粒,植株高大者,种子产量可以达3万粒。瘦果与其他近缘种瘦果相近,不易区分(图1、

13、图2)。A总苞与瘦果外观B总苞上斑点C瘦果中部向上的伏毛D捶果冠毛向上的刚毛1印加孔雀草的总苞与瘦果A总苞与瘦果外观B总苞上斑点C瘦果中部向上的伏毛D瘦果冠毛向上的刚毛图2孔雀草的总苞与瘦果附录B(资料性)记录表8.1 植物群落环境数据记录表内容见表B.1表B.1植物群落环境数据记录表FM日期:一池面枳:群落类型:群落名称:地理位置:省市(县)乡镇(街道)经度:纬度:海拔:相对高度:坡向:坡度:土壤、岩石、地下水位:水域情况周闱情况:动物活动情况经济特点及利用情况:8.2 印加孔雀草群落统计记录内容见表B.2表B.2印加孔雀草群落统计表调查者:_总盖度:_调查日期:分层盖度度:I一点位编号:样

14、地面积:_IIIII机物名称层次株(丛)数覆盖度/%聚生度/%高度/m物候期生活力备注8.3 印加孔雀草表型数据记录内容见表B。3表B.3印加孔雀草表型数据记录表调查者:一调查日期:_点位编号:_一样地面积:一序号根深(Cm)高度(Cm)基径粗(cm)茎颜色叶数总叶面积(Cm2)雄花数雌花数果实数物候期生活力病害虫害备注B.4潜在入侵区域踏查记录内容见表B。4表B.4潜在入侵区域踏查记录表调查者:调查日期:点位编号:经纬度:序号踏查生境类型访问人类型踏查结果出现次数最早出现时间危害利用情况备注注:访问人类型分为周边居民、种(养殖)植户、粮食储运单位、农业和林业管理人员附录C(资料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C.1印加孔雀草入侵指标体系内容见表C.1表C.1印加孔雀草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二级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