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古诗三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2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上古诗三首【教材解读】统编五上第四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选编课文。指向阅读的单元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古诗三首是一组爱国诗,选编的是南宋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和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社会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空前繁荣,可是综合国力却并不强,尤其是军队战力更加薄弱。这与宋代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密切相关。陆游目睹了北宋的灭亡,一生忧国忧民,主张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但始终未能得偿所愿,于是只能在无限的怅望中走完了86岁的人生,也因此留下了无数耳熟能详的著名爱国诗篇。示儿是陆游的临终绝笔诗,表达了他至死
2、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晚清,又重蹈了宋朝灭亡的历史,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共315首。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48岁。他厌倦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此期间,他写下这组己亥杂诗,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课文所选这首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三首古诗,一颗爱国心,别样爱国情。【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2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更好地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3 .通过比较阅读与拓展阅读,体会诗人抒发爱国情的
3、不同方式。【学习重点】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4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更好地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5 .通过比较阅读与拓展阅读,体会诗人抒发爱国情的不同方式。【学习难点】1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2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更好地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3 .通过比较阅读与拓展阅读,体会诗人抒发爱国情的不同方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揭示主题1.出示阅读单元篇章页,读一读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你从这
4、两句诗里,体会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爱国之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也是这个单元的主题。自古以来,涌现了无数的爱国仁人志士,其中的爱国诗人,你知道哪些呢?如:战国时期的屈原,唐代的杜甫,宋代的陆游、辛弃疾,清代的龚自珍,等等。5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组以抒发爱国之情的古诗。二、通读古诗,整体感知1.课件呈现三首古诗。读一读三首诗的诗题和作者。从三个诗题中,你分别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可以结合你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说一说:示儿:意思是写给儿子看。这是陆游临终之际,写给儿子的一首诗,相当于陆游的临终遗言,也是陆游的临终绝笔。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题临安邸:意思是题写在临安的旅店里。古人有题诗
5、的习惯,比如我们学过苏轼的题西林壁,是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林升这首诗则是题写在临安的旅店里。林升也是南宋诗人。己亥杂诗:己亥,是中国古代的纪年,这里的己亥年,是清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龚自珍在这一年,写下了一组诗,共计315首,统称己亥杂诗。课文选的这一首,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2.指名朗读三首古诗,相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乃邸熏汴恃喑擞3,再次齐读三首诗,注意读好诗的节奏停顿。三、学习示儿,体会陆游的爱国情1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先学生自己对照注释说一说。再指名逐句说一说,相机理解“元”“但”“九州同”“乃翁”等文言词的意思。2 .陆游为什么写下这首诗?交流搜集到的背景资
6、料。先指名交流,之后呈读教师整理的资料。3 .人之常情,一位老人,临终可能最牵挂什么?会向子女交代什么?一般来说,会牵挂家人今后的生活,会牵挂子女今后的事业、前途,可能会交代家人子女,如何料理后事,办理丧事,等等。4 .然而陆游临终之际,最牵挂的是什么,交代子女的又是什么呢?根据诗意,发挥合理想象,写一写:陆游:“儿啊,为父就要走啦。其他的,我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因为我知道,人死了就万事皆空啦。只是呀,写后交流分享。5 .小结:陆游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离开人世的?无限的遗憾!遗憾什么?深切的期盼!期盼什么?6 .过渡:陆游的遗愿能实现吗?答案藏在另一首诗里。四、学习题临安邸,体会林升的爱国情1 .
7、借助搜集的资料,说说林升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学生交流后,呈读教师整理的资料。2 .结合注释,展开想象,理解诗意。(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还闻到了什么?(2)林升这是在赞美杭州西湖的风景优美、太平盛世吗?你读懂了诗句背后林升怎样的心情?从哪句诗哪个词,特别能感受到这样的心情?3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的强烈愤慨、无比失望之情。五、两诗联系比照,回应陆游的临终遗愿陆游的遗愿能实现吗?你想对长眠于地下的陆游说什么?补充历史资料,了解南宋是如何灭亡的。思考:这个任务、这张表格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三首诗,同时也为下面的对比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但是不得不说,如果想要把这样的大单元设计
8、落实到位,课前的前置性学习真的非常重要,不然课堂环节难以推进下去。师:我们七个组分别都已经完成了这一任务,研讨的结果也展示出来了。我们眼睛扫着看看都差不多是吧,看来很多的组里边都是形成了统一的认识,那么组与组之间呢也都差不多。现在第一首诗,哪个祖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研讨结果?生:示儿我们总觉得他的心中的期盼是希望国家统一收复失地。他的题目是示儿,也就代表着他是对儿子写的,所以他对谁说我们总觉得是对儿子们说。而他在什么情况下说他应该是在临终前说的。师:大家同意吗?我还是想知道。对儿子说的,在临终前说的。从诗中你们哪里读出来的?生:我们是从“示儿”看出来的,示儿代表的意思就是给儿子看,而陆游临终前的
9、话,我们是从这个“死”,就说明陆游即将要去世了,然后还有“家祭”,家祭的意思是祭祀家中的先人。也就说明,如果他上面还有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他的意思就是要收复失地,如果等军队收复了失地,一定让儿子祭祀他们,让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师:刚才这一位同学代表他们组分享了他们研讨这个结果的想法,大家觉得怎么样?很有道理是吧?把掌声送给他们,好,谢谢。师:那“家祭是指什么?刚才这位同学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是向家里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纪念。平常你生活中有没有见过什么时候“家祭”?生:应该是在清明节的时候,春节也会家祭。生:七月十五。师:是的,在这个时候你听见过家人向先人念念叨叨说些什么吗?生:要保佑我们全家
10、幸福。生:我们过得很好,你不用担心。师:向先人诉说我们过得挺好,是因为在新人离世前,他们往往会放不下我们对不对?所以在“家祭”的时候,我们要把他期待的牵挂的给他回应,我们很好。那么,在这首诗中,陆游像平常的人一样,临终前牵挂的是家人好不好?是什么?生:他牵挂的是国家有没有统一起来,有没有变得好起来。师:是的,刚才那个组的同学代表已经从这一句看出来了,谁也来补充说说看陆游这样的期盼还包含在哪个诗句里?生:还包含在“大悲不见九州同师:说说看。生: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还不能看见九州统一,“九州”就是代指全国,“统”就是统一,意思就是只是看不见有国家统一。师:是的,说的很清楚。他最牵挂的这一件事情,
11、期待着儿子在一起读生:家祭无忘告乃翁。师:说明他一直期盼着的是什么?生:九州统一。师: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期盼什么?生:期盼祖国统一。师:这是陆游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好,我们把陆游表达临终遗愿的这首诗一起来读一读。生读。师:我们显然共同读到了陆游心中的期盼,就是祖国统一。那么第二首诗,林升他的期盼是什么?思考:这首诗不难,学生通过预习、借助注释和资料基本能够理解。老师在这里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陆游像平常的人一样,临终前牵挂的是家人好不好?这一问题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辨,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生:我们组研读了题临安邸这首诗,知道了诗人林升他心中的期盼是国家统一,他是在对朝
12、廷说的,而且我们还知道了,他是在看到了那些统治者们在唱歌跳舞的情况下写出了这首诗。师:很多组跟他们的表达不一样,但意思差不多,有的组用的是收复失地。这也是国家统一的一个标志。好,那么他们说是对朝廷说,应该是对朝廷的官员或者统治者,对吧?师:我在这一首诗中没看到朝廷官员,看到的明明是游人。生:其实他这里虽然写的是游人,他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语双关。他虽然指游人,实际上是在指当时朝廷的统治者们。师:我还是觉得不大明白,你从哪里读出来了?生:因为我我查阅了资料,资料上说他这个临安的地方,其实就在我们现在的杭州,也就是当时南宋的都城。而这里只把杭州作汴州,汴州是北宋的都城,因为北宋的都城被金人攻破,所以
13、赵构就带着一些官员逃到了杭州,然后就在这里建立起了南宋。可是呢,他们还是把南宋当做北宋时代的热闹繁华,其实他们已经已经忘记了北宋时候的那些痛苦和老百姓了。其实他这里虽然是指游人,他其实就是指那些不以为是的统治者们。这里的“暖风”就是指当时那些朝廷统治者们的欢乐,把他们吹的就是如痴如醉的。师:哎呀,我听的也是如痴如醉。他结合了历史资料,通过两个地方来把当时林升写作的这个背景基本上说的很清楚了,让我明白了一语双关。原来表面上看是游人在这青山绿水间徜徉,在西湖边歌舞,他们都怎么样啦?生:醉。师:本意是指陶醉,但这里我听到了你这样的解读就知道了,这不是陶醉,是朝廷官员们的什么醉?用一个词来形容。生:沉
14、醉。师:是的,沉醉在这个歌舞中,还是什么醉?生:他们沉迷在歌舞升平当中,完全忘了北宋、老百姓。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他们。好,刚才这个组带着我们结合了历史资料,把这一首诗读透了。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师:这下我想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了,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生:我们认为诗人看到统治者苟且偷安对游人说得,林升期盼祖国统一。师: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两位诗人不一样,但是他们心中的期盼却是一样的。我想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来进入研读任务二,比较一下这两首诗,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呢?生:他们两个的朝代都是一样的。师:这意味着什么呢?生:环境是差不多的。师:是的,那我们就一起再来深入的研读一下他们当初
15、的时代背景。刚才一个组里边抓住两个城市,联系了历史资料,那现在我们来找找这两首诗中间有几个地名?生:九州、中原、临安、杭州、汴州。师:他们分别位于哪里呢?我找到了一张南宋时期的地图。通过地图理解五个地名。师:通过在地图上找地方,找城市,我们就知道了那一段历史由于金人入侵,当朝官员逃到了南宋,他们丢失了中原,所以九州就不再完整了。而当时原本的都城变成怎么样的呢?出示清明上河图。师:这是开卷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都城楼宇林立,车水马龙,集市上热闹非凡。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然而就在金兵攻破城门的那一刻。开始这里的繁华就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这一年,陆游两岁,林升四岁,于是从此以后,他们过的日子永远就是一一生:但悲不见九州同。师:从此每天都盼着一一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师:他们看到了吗?生:没有。师:从这首诗中间去找找原因。生: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才能停止。师:说明什么呢?生:说明这是一个问句,这是诗人在问。师:他在问谁?生:问统治者。师:那说明统治者们在干嘛?生:在寻欢作乐。师:这个词用的非常好,所以诗人要这样质问。我们一起来质问。生:山外青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