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三顾茅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58950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 三顾茅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4 三顾茅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4 三顾茅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4 三顾茅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4 三顾茅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 三顾茅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 三顾茅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4三顾茅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4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识记课文中的生词。2 .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3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4 .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5 .感受刘备、诸葛亮二人的胸怀与才识,学习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重点难点1 .疏通文义,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2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3 .以人物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4 .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体味精练畅达的语言。5 .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

2、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一一三国演义,作者一一罗贯中。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选自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二、助学资讯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Q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6 .作品介

3、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7 .背景介绍:官渡大战,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刘备听从徐庶建议,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三次到隆中才得以见到诸葛亮。本文是第三次拜访。三、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谁三顾茅庐

4、?茅庐在哪里,里面住着谁?为什么要三顾茅庐?怎样三顾茅庐的?结果怎样?答案示例:“三顾茅庐”是三次拜访茅庐的意思,“顾”的意思是拜访。刘备三顾茅庐,茅庐在隆中,里面住着诸葛孔明。刘备三次拜访孔明,是为请他出山相助处境困难的自己,其根本目的是建功立业,兴复汉室。刘备前两次拜访孔明都未能得见,第三次终于请到了孔明出山。8 .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试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写第三次顾茅庐之前,关、张持有不同态度,刘备力排众议,决定前往。第二部分(2、3):写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得以成功遇见,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为其谋兴邦定国之策。第三部分(4):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二)精读

5、课文,内容探究1 .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张飞的?张飞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写张飞对表现刘备的性格特征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张飞的粗暴和急躁。用张飞的粗暴和急躁来衬托刘备求贤的真诚和谦恭。2 .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答案示例: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鲁莽、直爽。3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答案示例:从刘备的动作(下马步行、等候、徐步而入等)、神态(拱立阶下),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4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答案示例:起因

6、: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经过: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 .刘备在拜见诸葛亮时已年过40,而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刘备称诸葛亮为“大贤”,自称“末胄”“愚夫”并“离草庐半里之外”“便下马步行”,这些描写表明刘备什么样的心态?答案示例:求贤若渴,对诸葛亮态度谦恭,非常有诚意。2 .第3自然段主要用什么手法对诸葛亮进行了描写?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示例:肖像、语言描写。表现了诸葛亮儒雅脱

7、俗、胸怀天下、洞察世事、足智多谋、见识卓越的特点。3 .第3自然段中“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示例:照应前文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推荐;强调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不是像诸葛亮自谦的那样“年幼才疏”。4 .第3自然段中诸葛亮是从哪些方面分析天下形势的?答案示例:曹操占有天时,不能与之争锋;孙权占有地利,可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占有人和,大业可成。天下将成三足鼎立之势。(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答案示例:本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诸葛亮的确是

8、一位有卓越智慧的旷世奇才。(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1 .试分析本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答案示例: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时,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诸葛亮是一位与刘备素未谋面的平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刘备“拱立阶下”,等了“半晌”“犹然侍立”,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当时刘备47岁,诸葛亮只有27岁,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就这样,刘备恭敬地等了许久,可见刘备的诚心诚意、尊重人才。2 .

9、刘备三顾茅庐,几经波折才见到诸葛亮,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案示例:本文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刘备第三次拜谒孔明,好不容易遇到他在家里,没想到他还在睡觉,刘备只好继续等候。见孔明翻身以为是醒了,没想到他又侧身睡着了,起来后更衣又花掉“半晌”。这样千呼万唤孔明才露出真容。曲折的故事,处处设置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阅读杜甫的蜀相并简要赏析。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鹉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赏析: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

10、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四、课堂小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唯一让我们记住的那就是刘备对人才的尊重,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古训I:尊重人才。只因刘备有了这样的优良特征,才能收获孔明的结草衔环以报,才能建立起一方霸业。我们今后要学习人物的优良品质,也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