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新时代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高端装备是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工业母机及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粮油食品农机装备、电力装备和其他特色专用装备等领域。为进一步做大我市高端装备产业规模,集中优势资源推动集群新兴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打造规模效益好、创新动能足、智造水平高、绿色转型快、企业实力强的引领性产业集群,根据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聚化“五化”联动,全面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突出高端引领,加强技术创新驱动和骨干企业带动,推动集群整体向高端化跃升。突出智能
2、制造,加快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的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高水平服务机构,帮助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突出绿色改造,以节能、节材、降耗、减排为方向,加快制造流程绿色化升级。突出服务转型,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推动装备制造从以产品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并重转变。突出集聚发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地区错位发展,加快构建具有长三角区域特色、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产业规模方面,集群规上企业开票销售达140(X乙元、全部工业开票超1500亿元。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30家,30亿元以上企业10家,50亿元以上企业5家。技术创新方面,创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20家,培育国家高新
3、技术企业700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950件,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累计达240家。智能制造方面,全面实现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建成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省级以上智能工厂(车间)20个,“上云用数”企业400家,争创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2家。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控成形机床产业基地,培育在长三角有较强影响力的航空制造基地,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智能电网产业体系,推动通泰扬国家级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二、重点发展方向(一)航空。以协同创新为重要抓手,集聚航空研发与配套优势资源,发挥航空产业重点实验室、校企联合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作用,形成航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互
4、促。以飞机整机组装及零部件生产为核心,针对“材料-零部件-组件-系统件-整机”的航空制造产业链,健全航空制造能力,构建航空飞行器制造、总装一体化产业链。聚焦整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重点发展无人机等整机研发与总装制造、机载系统设备研发与制造、航空装备零部件结构件研发与制造、民机机载共性技术、临空经济等。(二)工业母机及机器人。突出伺服化、重型化、高速化、高精化、专机化方向,工业母机方面重点发展伺服压力机、数控转塔冲床、柔性折弯装备、五轴加工中心、三维五轴数控激光切割机等整机及伺服压机自动化生产线、银金自动化线、激光焊接和复合焊接自动化产线等成套装备;加快研发高性能激光器、滚珠丝杠、导轨、超大扭矩
5、液压湿式离合制动器等关键功能部件;积极向伺服控制系统、CNC系统、可编程控制器、CAM软件等数控系统方向延伸。机器人方面大力发展智能装配、重载物流、智能协作等工业机器人;家用服务、医疗服务等服务型机器人以及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特种机器人,提升机器人集成创新水平,加强减速器、伺服电福口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三)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方面推动三大主流船型(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升级换代,重点发展LNG运输船、大型系列滚装船、大型木屑船、中小型化学品船等船型,以及各类双燃料船型(LNG、甲醇、氨、氢等动力燃料)和纯电动船舶。海工装备及船舶配套方面做专做精船用电缆、海洋电缆,重
6、点发展钻井平台及浮式生产平台等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上作业平台、深远海养殖平台、深海探测装备、海上风电运维母船,以及船舶电子、船舶电气,船舶动力、机电设备、船舶控制等关键装备及系统。(四)智能电网。发电领域重点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等火力发电装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输电领域重点发展特高压、超高压电线电缆和细分市场高端特种电缆;特高压、超高压新型交直流输电设备、柔性交直流输电设备等输电设备。变配电领域重点发展高电压等级真空开关设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等,以及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双高”,双随机”特性的保护与控制配电技术装氤用电领域重点发展智能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管理等系统设备,强化设备系
7、统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五)特色装备。粮油食品农机装备方面重点发展具有储藏、中转、加工等功能的饲料和农产品成套装备、大型成套油脂加工装备、粮食清理烘干装备、粮食仓储物流机械、粮食检测仪器等。节能环保装备方面重点发展新型脱硫脱硝设备、余热余压回收成套装备、污水及污泥处理装备、油污染防治成套装备等。工程液压机械方面重点发展新型自卸车、智能型机电液一体化挖掘机、装载机、路面摊铺养护机、混凝土搅拌设备、建筑施工机械、盾构机、水利机械等。三、重点举措(一)立足优势领域,突破标志性高端产品1 .创制首台(套)重大装备。立足高档数控成形机床、智能变配电成套设备、饲料粮油智能化产线及特种专用装备等领
8、域,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攻关力度,建立50项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培育库,对标整机性能或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产品,积极争取在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到2025年,争取获批的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达到150台(套)。2 .研制新兴领域装备。面向新兴产业的生产需求,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合成纤维成套装备、大口径耐低温无缝钢管轧制装备等。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新型高效大尺寸电池组件生产和检测装备、可再生能源绿色制氢装备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发展中端功率器件以及高端分立器件成套生产线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发展车身一体化压铸设备等。在新型食品领域重点发
9、展智能果蔬加工装备、全自动食品包装生产线等。到2025年,新兴领域装备占比达30%.3 .加快传统优势装备升级。以高端化、成套化和服务化为方向,聚焦饲料油脂加工装备,推广从咨询、设计、土建、制造、物流、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及后续升级的“交钥匙”工程。聚焦水泥机械等绿色建材装备,引导企业形成自动配料喂料、窑磨自动控制、设备自动巡检、自动包装装车、能耗管理、固废协同处置等成套系统解决方案。聚焦节能环保装备,鼓励骨干企业拓展服务型业务,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等新模式,到2025年,培育50家专业领域成套设备解决方案服务商。(二)瞄准关键环节,提升产业创新能力4
10、.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对照国家和省产业基础再造发展方向,选择高档数控机床CAM软件、数控机床装备互联通讯及应用平台、高精度直线电棚区动技术、高性能减速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基础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提升关键部件的创新研发和自主配套能力,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全面落实省铸造、锻压等基础工艺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大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关键工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5 .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有需求、有基础的领域,组织实施高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赶超,组建“主机厂+关键部件+基础工艺”攻关联合体,重点突破多工位压力机高精度导向技术、机器人模块化与重构技术、配电一二次
11、设备融合技术、船舶机电控制设备自主设计建造技术、飞机及无人机系统设计与改进改型技术等一批“卡脖子”关键环节,全面提升装备自主可控水平。支持企业开展短板装备自研自用,攻关成果优先推荐申报省首台套装备认定,到2025年,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50个以上。6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高端装备产业联盟建设,重点支持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建设,建立具有国网特色的科技园服务体系,实施电力高科技产品孵化、电力产业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孵化以及创新型企业孵化。加快航空科技实验室、中航机载共性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以搭建互联网云平台、建设创新中心等方式,开展航空产业知识共享、标准制定等业务,积极推动航空研发由整槌
12、口机载系统向其他领域拓展。(三)集中要素资源,培育骨干企业梯队7 .壮大龙头引领型企业。聚焦规模优势明显、专业化水平较高的高端装备企业,集中要素资源“一企一策”进行扶持培育,加快形成一批具备产业链整合力、生态主导力的领航企业,重点在工业母机领域培育国内金属成形机床领军企业,在饲料装备领域培育全球规模最大的饲料机械制造和工程服务企业,在船舶制造领域培育国内领先的智能化大型造船企业,在航空领域培育长三角地区新兴无人机研发和总装制造企业。到2025年,力争高端装备产业开票销售超10元企业达30家。8 .培育专精特新型企业。围绕数控机床伺服电机、智能电网开关设备、航空电源电气W液压传动系统、船舶机电控
13、制设备等方向,引导中小企业对标“隐形冠军”,持续专注技术和工艺优化,推动产品质量和性能迭代升级,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式外包、订单代生产等方式与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协同,提高装备自主配套能力,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到2025年,力争累计培育省级以上高端装备专精特新企业220家。(四)坚持多端发力,全面推进智能制造9 .加快生产智能化改造。支持骨干企业加大设备投入和软件投资,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和新场景探索,在高端装备行业打造一批示范作用强、转型成效好的典型标杆,遴选优秀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到2025年,培育省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60
14、家。面向中小企业推广低成本、模块化解决方案,鼓励企业上云用平台,实现生产成本降低和经营效率提升。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业“上云用数”企业达到400家。10 .推进产品智能化升级。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等技术在高端装备领域的融合应用,重点研发大型智能化偏载多工位压力机、搬运及装配自动化多轴工业机器人、室外带电作业特种机器人、超大型智能型集装箱船和散货船、信息综合采集和需求响应智能用电装备等,进一步打响智能装备品牌。到2025年,在工业母机及机器人、智能电网等重点产业链率先实现关键产品智能化数控化率超80%。11 .培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推进亚威“智云”、扬力和丰尚“丰云”等省
15、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应用,引导上下游供应商和行业企业广泛接入,面向机械加工、农牧装备行业提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服务,争创国家级“双跨”平台。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推广,鼓励企业上标识、用标识,实现企业内、产业间、生态链的多层次协同和赋能。到2025年,建成4个以上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二级节点接入企业超2400家,达成40亿标识注册数、30亿解析量。(五)面向产业需求,优化提升发展环境12 .加大先进装备推广应用。围绕伺服压力机在新能源汽车大型覆盖件冲压成形、工业机器人在激光切割及焊接自动化产线集成应用、智能配电终端在电力设备运行监测等方向,分领域培育20个以上重点应
16、用场景,搭建产需对接服务平台,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对接,推动整机装备和零部件企业、材料企业的产业链协作。常态化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行业重点展会,帮助企业产品打响行业知名度。对企业研制首台套重大装备并获得应用推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3 .促进对外合作交流。瞄准东南亚、东欧、南美、俄罗斯、中东等新兴海外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布点海外研发和制造基地,构建快速响应的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强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的深度合作,围绕航空装备和民机产业链,积极吸引航空产业重点布局地区的外溢产能。鼓励我市高端装备企业加强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同步拓展国内市场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4 .优化产业发展方向。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协同协作”的思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带动区域竞争合作,增强全市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其中高新区、江都高新区、高邮市高邮镇等重点发展工业母机及机器人。宝应经开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