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美容科真菌性皮肤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美容科真菌性皮肤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真菌性皮肤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第一节头癣第二节体癣第三节手足癣第四节甲癖第五节花斑癣真菌性皮肤病真菌是一种具有真核的生物,其本质属单细胞生物。它既非植物界,又非动物界,而与动物界、植物界并列为真菌界。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数目在10万种以上,绝大部分不致病,甚至可以食用。致病的真菌仅300种左右,可分为浅部真菌及深部真菌两大类。其中浅部真菌主要侵犯毛发、表皮和甲板,引起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第一节头癣【概述】头癣是皮肤癣菌引起的毛发和头皮的感染。儿童多见。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传染源均可发病,理发是重要的传染环节之一,另外互戴帽子、公用枕巾及梳子等亦可传染。根据致病菌及临床表现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
2、脓癣四种。【临床表现】L黄癣致病菌为许兰毛癣菌,简称黄癣菌。初起为毛根部潮红,继而出现一小脓疱,干燥后形成典型损害碟形黄色癣痂,伴鼠臭味,中央有毛发贯穿。病发干燥无光泽,长短不齐,松动易拔除。愈后可形成萎缩性瘢痕,造成永久性脱发。2 .白癣亦称蛀毛癣。主要发生于儿童,致病菌主要为犬小袍子菌和石膏样小抱子菌。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型灰白色鳞屑性斑片,病发在距头皮25mm处即易折断,其根部有一白色套样“菌鞘”是本病特点。青春期可自愈,局部不留痕迹。3 .黑点癣发病率低于前两种,可发于儿童及成人。致病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及断发毛癣菌。初发为头皮点状鳞屑性斑片,炎症反应轻,病发出头皮即断,残端在毛囊
3、口呈黑点状。病久者愈后可留有瘢痕,引起局部脱发。4 .脓癣致病菌为小抱子菌或毛癣菌。可为白癣和黑点癣炎症反应加重而致。早期为群集毛囊性小脓疱,以后扩展形成痈样脓肿,表面软,有波动感,可有多个开口呈蜂窝状,挤压可排出少量脓液。皮损边缘陡直,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有轻痛感及压痛,可有附近淋巴结肿大。病程数月,愈后有萎缩性瘢痕。【诊断要点】L黄癣典型损害为黄癣痂。白癣为鳞屑斑,有25mm断发,根部有白套样“菌鞘”。黑点癣亦有鳞屑斑,但毛发出头皮即断,根部留有黑点。脓癣为化脓性毛囊炎及脓疱损害,融合成痈样脓肿,可挤出脓液。2 .真菌直接镜检黄癣病发可见发内抱子和菌丝,可有气沟、气泡。白癣可见发外抱子。黑
4、点癣可见发内较大镰状抱子。真菌培养可鉴定菌种。3 .滤过紫外线灯检查黄癣呈暗绿色荧光。白癣呈亮绿色荧光。黑点癣无荧光。【治疗方案及原则】L消除传染源对患者的衣帽、枕等严格消毒。带菌的毛发、鳞屑及痂皮用纸包好烧毁。4 .切断传播途径对幼儿园、小学及理发店加强宣传,注意个人卫生,理发工具严格消毒。避免接触带菌的动物。5 .外用疗法首先剃除、烧毁病发。每日用肥皂水洗头1次,局部外用克霉哇霜、酮康喋霜、特比蔡芬软膏或5%10%硫磺软膏等药物,每日12次,连用2个月以上。6 .内用疗法首选灰黄霉素每日IOmgkg,分3次服,连用3周。也可选用酮康哇、特比秦芬、伊曲康哇等药物。7 .脓癣可加用抗生素。重者
5、可短期应用中、小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忌切开引流。第二节体癣【概述】除掌跖、腹股沟、外阴及肛周外,人体其他部位的光滑皮肤发生的浅部真菌感染统称为体癣。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犬小泡子菌和石膏样小泡子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患者污染的盆、巾、枕而发病,也可由手足癣、甲癣等自体传染而致病。发病与机体抵抗力密切相关。【临床表现】L多发于温暖潮湿季节。2 .皮损初起为针尖到绿豆大小丘疹或丘疱疹,以后向周围逐渐扩大,可呈环状或多环状,边界清楚,中央部分逐渐脱屑,可有色素沉着,周边炎症明显,逐渐向外扩大,自觉明显瘙痒。3 .抵抗力低下者或应用激素类药物者可泛发全身。【
6、诊断要点】L光滑皮肤上的环状红斑,中央脱屑及色素沉着,周边炎症反应明显,边界清楚。4 .真菌直接镜检查到真菌即可确诊。5 .真菌培养可确定菌种。【治疗方案及原则】L积极治疗原有的手足癣及甲癣,避免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源。2 .原则上以外用药物为主。常用的有3%克霉睫霜、复方苯甲酸软膏、复方间苯二酚涂剂、1%特比秦芬软膏等。用药时间在皮疹消退后需续用两周。3 .皮损广泛者可短期内用药物,如灰黄霉素、特比蔡芬等。第三节手足癣【概述】皮肤癣菌引起的手足部位的感染称为手足癣。足癣发病率远大于手癣。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近年来白色念珠菌也屡见不鲜。发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如公
7、用足盆、拖鞋、袜子等。另外手足癣之间可彼此传染。【临床表现】L丘疹鳞屑型手足部位小片状脱屑,呈环状或弧形附于皮损边缘,有时可发生红斑、丘疹,有痒感。4 .水疱型常见于指、趾及其侧缘,为群集或散发的针尖大小深在性水疱,壁厚发亮。随后可吸收脱屑。瘙痒明显。5 .趾间糜烂型常见于三、四趾间,久之可波及全部趾间。易发于多汗者。趾间浸渍发白,角质剥脱后露出红色糜烂面,可有渗液,瘙痒明显。如继发细菌感染有恶臭。重者可引起丹毒及周围淋巴组织炎症。6 .角化过度型常见于手足周边部位。局部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冬季易发生皱裂。病程较长,自觉症状轻。【诊断要点】L根据发病部位与各型特点,诊断不难。7 .真菌直接
8、镜检或培养找到真菌,即可确诊。【治疗方案及原则】L注意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避免自身及相互传染。8 .外用药物应根据不同病型选用不同剂型。丘疹鳞屑型及角化过度型宜用抗真菌药膏或霜类。水疱型可用复方水杨酸酊剂、复方间苯二酚涂剂或1%3%益康哇、酮康喋霜等,也可用10%冰醋酸浸泡或外涂。趾间糜烂型先用枯矶粉或足粉,待干燥脱皮后再用抗真菌霜剂。9 .长期外用药物无效者可酌情短期应用口服抗真菌药物。10 继发细菌感染者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应用抗真菌药物。第四节甲癣【概述】甲癣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而引起的感染。由皮肤癣菌以外的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则称为甲真菌病。甲癣的致病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
9、须癣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甲真菌病的致病菌主要为念珠菌和曲霉菌。【临床表现】L常继发于手足癣,亦可单独发生。受累指(趾)甲数量不一,轻者广11 ,重者全部甲均可受累。12 根据真菌侵入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将甲癣分为两型。(1)甲下型甲癣:真菌从甲侧缘或前缘侵入,沿甲板向后发展,多先有轻度甲沟炎,逐渐变成慢性或渐趋消退。一旦甲板被感染,则可见松脆的角蛋白碎屑堆积于甲下,使甲板增厚、凹凸不平、翘起,甲板与甲床分离,甲板前缘残缺不整如虫蚀状,病程久者,全部甲板均被破坏。(2)浅表型白色甲癣:真菌从甲面侵入,初起为甲板表面发生一小的混浊区,开始呈点状,外形不规则,可仅有一个或数个小点,以后可逐渐增大,病
10、程久者可致甲板变形、增厚、变脆。13 一般无自觉症状,仍可伴发甲沟炎,引起局部肿痛,病程进展缓慢,如不治疗可多年不愈。【诊断要点】L甲板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害,失去正常颜色,白色或灰黄色,增厚,凹凸不平,久之变形、破损。14 实验室检查取碎甲或甲下碎屑作直接镜检可查见真菌菌丝,培养可鉴定菌种。15 病理特点取病甲作PAS染色可见菌丝及泡子。【治疗方案及原则】L应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同时治疗手足癣等其他癣病。2、全身治疗可酌情选用酮康哇、氟康喋或特比蔡芬口服抗真菌药物。目前一般主张大剂量冲击疗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如伊曲康哇每日2次,每次200mg,服药1周,停3周为一个疗程,连
11、服23个疗程;特比蔡芬剂量为250mg,每日1次,连服1周,第2周开始隔日1次。手指甲真菌病服7周,趾甲真菌病服11周。16 局部可外涂30%冰醋酸溶液或3%5%碘酊,每日2次,每日涂药前用刀片将病甲刮薄,以利于药物渗入。也可用15%柳酸乳酸软膏或40%尿素软膏敷于病甲并包扎,待病甲软化后将其拔除,然后涂外用抗真菌药。涂药时均应注意保护甲周皮肤,并且病甲要不断清除,直至正常甲完全长出,一般要坚持半年以上。第五节花斑癣【概述】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由卵圆形糠枇抱子菌侵犯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L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2 .皮损多见于胸、背部,亦可侵犯颈部、面、腋、腹部、上臂等
12、。下肢一般不受累。3 .夏季温热季节好发病,冬季好转甚至消退,可多年反复发生。4 .皮损初始为毛孔周围圆形点状斑疹,边界清楚,逐渐增至五分硬币大小,呈灰褐色或黄棕色,表面有细碎鳞屑,有的几个融合成大片。多汗时可呈淡红色,病久者可有色素减退或色素增加。5 .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微痒。【诊断要点】L躯干部五分硬币大小圆形斑,灰褐色、黄棕色,有色素增加或减退,表面有少量糠枇状鳞屑。6 .夏季多发,男性多见。自觉症状轻微。7 .真菌直接镜检可见弯曲或弧形菌丝和成簇的圆形厚壁袍子。8 .滤过紫外线灯检查为黄色荧光。9 .病理检查PAS染色可见角质层内圆形厚壁抱子。【治疗方案及原则】L注意个人卫生,用过的内衣应彻底消毒。2 .外用药物为主。先涂40%硫代硫酸钠溶液,数分钟后再涂4%稀盐酸。也可选用复方雷琐辛搽剂、1%3%咪康喋、克霉喋、益康喋、酮康喋霜或50%丙二醇溶液等,每日12次,连用24周。3 .病程久、皮损广泛者可应用口服抗真菌药物,如酮康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