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性皮肤病的诊治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肢动物性皮肤病的诊治常规.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节肢动物性皮肤病的诊治常规一、疥疮疥疮是疥蜻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一)病因人的疥疮主要由人型疥蜻引起。疥蜻可由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染,如握手、同卧、被褥、衣服等传染。寄生于动物的疥螭如狗疥蜻、兔疥蜻、羊疥螭等偶可传染至人,但症状较轻。(二)临床表现基本皮损为瘙痒性丘疹、丘疱疹及隧道,主要侵犯指缝、手腕、前臂、肘窝、腋窝、乳晕、脐周、下腹、生殖器及臀部等皮肤柔嫩部位。丘疹为小米粒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可有炎性红晕;隧道在皮内轻度隆起、浅灰色、直线或弯曲,肉眼刚能辨认。病程较长者可表现为湿疹样变、苔葬样变或脓疱疮和病病。疥疮活跃时或受累时间较长可出现直径35mm的暗红色结节,称疥疮结节。自觉瘙痒或不
2、痒,分布于阴囊、包皮、龟头等处,瘙痒夜间加重尤为明显。显微镜下可见疥虫或虫卵。(三)诊断根据特定人群聚集性(如家庭、寝室等)、接触史、瘙痒和典型皮损,本病易于诊断。(四)鉴别诊断L寻常性痒疹好发于四肢伸侧,丘疹较大,多数自幼童开始发病,常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皮肤瘙痒症好发于四肢及躯干,不发生在指缝,皮损为干燥皮肤表面的抓痕,无脓疱、水疱,无成群发病等特点。3,丘疹性尊麻疹暴露部位的散在性丘疹、水疱,周围有纺锤形红晕或抓后起风团,易复发。4.湿疹皮损具多形性、慢性和复发性,无传染性。(五)治疗对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且有皮肤瘙痒者,所有性伴侣及家庭成员都应接受治疗;衣物和床单应更换并采用煮沸或暴
3、晒的方法彻底消毒以去除其上的疥蜻;治疗后如发现新发皮损,1周后应再重复治疗1次;疥疮并发化脓性感染时应同时采用抗感染药物。L外用治疗5%三氯苯醒菊脂霜,1%Y-666霜(疥得治或疥灵霜),5%10%硫磺软膏或霜;疥疮结节的治疗给予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也可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混悬液、焦油制剂或手术切除结节。2.内服治疗伊维菌素或对症止痒制剂口服。3.治愈指征治疗后12周无新皮疹发生。二、蜻皮炎螭皮炎是由螭叮咬或因对蜻过敏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皮炎。蜻的种类繁多,有的寄生在表皮内如毛囊蠕形蜻和疥螭,分别引起蠕形蜻皮炎和疥疮,有的寄生在农作物,有的寄生在鼠类或家禽身上,其中一些蜻可叮咬皮肤致病,另一些螭本
4、身不叮咬皮肤,但其代谢产物或蜕壳可引起皮肤过敏。(一)临床表现好发于颈、手腕、前臂、腰腹部、小腿和其他暴露部位。皮损主要为红斑、水肿性风团样丘疹、丘疱疹及瘀斑,可成批发生,散在分布,偶有张力性大疱,有时中央为出血性红斑。自觉奇痒难忍;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关节痛、发热、乏力、恶心等全身表现,局部淋巴结可肿大,个别患者可发生哮喘、蛋白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本病有自限性,1周左右可自行消退。(二)治疗一般皮损给予对症处理,可用含1%2%薄荷炉甘石洗剂或5%樟脑乙醇;皮损广泛者或瘙痒严重者可给予抗组胺药;继发感染者用抗生素;风团状丘疹或丘疱疹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严重者可短期内服糖皮质激素。三
5、、蠕形蜻病蠕形螭病又称毛囊虫皮炎.是由蠕形蜻寄生于人的毛囊和皮脂腺而引起的慢性炎症。(一)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壮年,男性较多。在皮脂腺丰富的颜面部发生红斑、丘疹、结节、肉芽肿等,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毛囊炎、脓疱及疗肿等;还可引起酒渣鼻或酒渣鼻样、座疮样、口周皮炎样改变。本病病程缓慢,容易反复。挤压法可查到蠕形蜻。(二)诊断面部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间有毛囊性丘疹、脓疱者应考虑本病,如镜检检查到蠕形蜻即可确诊。(三)治疗停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甲硝嗖0.6gd,分3次口服,1015d为1个疗程,必要时服2个疗程,或替硝嗖lgd,分2次口服,1Od为1个疗程;也可用氯喳每次5gd,分2次口服,1周后减
6、为0.125g后局部可外用20%苯甲酸芾酯乳剂、2%甲硝嗖霜、10%硫磺霜或5%过氧化苯甲酰洗剂等;用硫磺香皂洗脸有预防或治疗作用。四、毛虫皮炎毛虫皮炎是指由毛虫体表毒毛接触皮肤所致的瘙痒性红斑和尊麻疹样风团。我国常见的毛虫有桑毛虫、松毛虫和刺毛虫,引起的皮肤病分别称为桑毛虫皮炎、松毛虫皮炎和刺毛虫皮炎。(一)临床表现好发于颈、肩、上胸部及四肢屈侧。先有剧痒,随后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肿性红斑、斑丘疹,呈淡红或红色,中央常有一针头大的黑色或深红色刺痕,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丘疱疹、风团样皮损,常成批出现;有时出现恶心、呕吐及关节炎。个别情况下毒毛进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如不及时处理可致失明。(
7、二)诊断根据发病季节、流行地区、皮损及其分布特点、自觉表现等不难诊断,镜下检查到毒毛可以确诊。(三)治疗接触毒毛后应立即更换和清洗衣服,用氧化锌橡皮膏或透明胶带反复粘贴皮损部位,尽可能去除毒毛。局部外用止痒药如遇薄荷炉甘石洗剂,皮损广泛剧痒者可内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或内服糖皮质激素均有效。五、昆虫叮咬伤昆虫属节肢动物,种类繁多,昆虫叮咬伤的致病方式也多种多样,本节简述以口器吸食人体血液,同时将毒汁注入人体内的昆虫,即叮咬致病者,包括蚊、臭虫、跳蚤、蜂等。(一)致病微生物和临床表现L蚊虫叮咬主要有按蚊、库蚊和伊蚊3类,只有雌蚊才叮人吸血。临床表现因人而异,有的人毫无反应,有的仅在皮肤上现一红点,而
8、有的则局部红肿或风团丘疹,剧痒,迅速消退,也可出现瘀斑,一般无全身表现;婴幼儿被叮咬后可发生血管性水肿,包皮、手背、面部等暴露部位易受累,表现为皮肤高度肿胀、发亮、不痛不痒,中心可见一棕色小点;严重者发生即刻过敏反应、延迟过敏反应甚至全身反应。2 .臭虫痒症有些人无反应,直到早上起床时发现内衣或床单上有血迹才注意到。在皮损中央有针头大出血性瘀点或水疱、丘疹样尊麻疹、大片红斑或紫瘢,伴有剧烈瘙痒和疼痛;形成线状皮损,通常位于踝、臀等处。常因搔抓而继发感染及色素沉着。3 .跳蚤叮咬皮损为一种带出血点的红色斑丘疹,对跳蚤唾液过敏者可有丘疹性尊麻疹、水疱、多形性红斑或紫瘢,瘙痒难忍;人的腿部和腰部易被
9、叮咬,皮损成群分布。4 .蜂萤伤是由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尾部毒刺蛰入皮肤所致。蜂萤伤后局部立即有明显疼痛、烧灼感及痒感,很快出现红肿,中央有一瘀点,甚至形成水疱、大疱损害,偶可引起组织坏死,还可产生大面积肿胀、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多见于面、颈、四肢等暴露部位,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可在数分钟至数日内死亡。蛰伤后714d可能发生血清病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如发热、尊麻疹及关节痛。(二)诊断昆虫叮咬伤多发生在夏秋季,皮损分布在面、颈、四肢等暴露部位,主要表现为少数散在红色丘疹、风团或瘀点,有时表面有水疱、大疱,有的皮损中央可见叮咬的痕迹,自觉刺痛、灼痛、奇痒等,根据这些临床特点一般诊断不难。
10、(三)治疗一般昆虫叮咬伤临床表现轻微,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常用现薄荷炉甘石洗剂、风油精或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等,如局部感染应抗感染,局部反应重可放置冰块或冷湿敷。蜂蜜后应立即将毒刺拔除,再用水冲洗并内服抗组胺药物,皮损广泛、局部过敏反应重者可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中毒严重、有明显全身表现者应积极抢救,常用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或肌内注射,必要时重复使用,随即给予氢化可的松20040OnI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后给予泼尼松3040mgd,12周减量。六、虱病虱病是由头虱、体虱和阴虱所致的皮肤病。(一)临床表现L头虱主要发生在儿童,表现为头皮剧烈瘙痒,受累头发干燥失
11、去光泽;搔抓可继发脓疱疮和汴等细菌感染。2 .体虱常有泛发性瘙痒,伴有大片红斑、尊麻疹样风团、表皮脱落性丘疹及线状抓痕,因搔抓可致色素沉着及皮肤肥厚;常继发汴及脓疱疮等细菌感染。3 .阴虱本病常发生在成年人,与性接触有关。可发生在生殖器部位、下腹部、腋窝或睫毛。临床可见阴虱紧贴于皮肤表面、阴毛根部,为棕褐色或灰色斑点,自觉轻度不适或瘙痒难忍;伴抓痕、血痂或散在片状蓝色出血瘀斑,内裤上常可见污褐色血迹;过分搔抓则可引起局部继发性细菌感染,导致毛囊炎和病。(二)诊断头皮,躯体或阴毛部位的剧烈瘙痒,结合接触或传染史(性或非性接触)常可提示本病;肉眼或显微镜下查见虱成虫或虱卵可确诊。(三)鉴别诊断头虱应与管状发、发结节病及白癣等进行鉴别;体虱应与湿疹、痒疹等进行鉴别;阴虱应与外阴瘙痒症、大汗腺痒疹、疥疮结节等进行鉴别。(四)治疗L头虱剃掉头发后用硫磺皂洗头,不愿剃头者可用篦子篦除头虱及虱卵,外用50%百部酊、1%升汞酊或25%苯甲酸苇酯乳等涂遍头皮及头发。2 .体虱最好的办法是应用肥皂和水清洗全身,并将污染衣物抛弃。3 .阴虱应尽可能剃除阴毛并烧掉,然后外用0.5%Y-666霜,12h后洗去,可有效地杀死阴虱和虱卵,也可用10%硫磺软膏、0.3%除虫菊酯和3%胡椒基丁酰配成的液体或香波、25%苯甲酸芾酯乳剂等外用,瘙痒给予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