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兰亭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太宗和《兰亭序》.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唐太宗和兰亭序隋朝吴兴永欣寺有位智永和尚,俗姓王,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酷爱书法,草书尤其精妙,向他求字的人很多,住室的门槛都被踏破了,只好用铁皮包裹,人称“铁门限”。他将练字积存的十瓮秃笔头,自作铭文埋入土内,号为“退笔冢二智永和尚藏有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临死时托付弟子辨才保存。辨才视为珍宝,在卧室的房梁上凿了一个洞,把兰亭序收藏在里面。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处理完国家大事以后,闲暇的时间就临摹王羲之的书帖。他把王羲之的字帖几乎全部搜求购买下来,惟独没有找到兰亭序。他多方寻找,最后才知道在辨才那儿。唐太宗下圣旨调辨才进宫作僧官,从各方面启发诱导,想知道兰亭序的收藏地方。辨才坚持说:从前侍奉师傅
2、时,确实看到过兰亭序,但从师傅去世后,经过几次变乱,现在已不知失落到何处了。太宗又问过几次,还是没有打听到兰亭序的下落,只好让辨才回去。这样,反复三次,却毫无结果。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说:“我非常喜爱右军的书法,他留下的墨迹,没有赶得上兰亭序的,能够看到兰亭序是我梦寐以求的事。辨才和尚已经老了,他拿着又没有用,假如能找到一位有智谋的人,设个计策,一定能找到兰亭序J尚书房玄龄说:“我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这人多才多艺,很有智谋,如果让他出面,一定能找到兰亭序。唐太宗立即召见萧翼,细述原委。萧翼说:“假如我以官方使者的身份前去,是不可能找到的,请让我以私人的身份去见辨才,而且带上王羲之父子
3、的其他字帖三四件。”太宗同意了。萧翼来到辨才和尚住的越州,换上宽大而又破旧的黄色长衫。打扮成一个山东书生的样子,傍晚来到辨才所在的寺院,沿着长廊观看壁画。经过辨才住的院子,在门前停住了脚步。辨才远远看到萧翼,问道:“施主是从哪儿来的?”萧翼向前施礼说:“弟子是北方人,带了一些蚕种来卖,经过寺庙进来参观,有幸遇到禅师。”寒暄过后,二人就聊起来,谈得十分融洽。辨才就请萧翼进屋,一起谈文说史,弹琴下棋,志趣相投。辨才说:“有的人,你和他交往到白头,也像刚认识那样生疏;有的人,初次相逢,却是一见如故。以后我们就是不拘形迹的好朋友了。”当晚,辨才留萧翼住在寺中,饮酒赋诗,彼此唱和,相见恨晚。从此,两人常
4、常聚饮品茗,吟诗作赋,其乐融融。过了近一个月,萧翼把曾祖梁元帝亲笔写的职贡图拿给辨才看。辨才赞叹不已。萧翼说:“我从小就喜爱书法,学习二王的楷书,现在还随身携带几幅书帖呢!”辨才高兴地说:“明天来时,把书帖带来让我看看第二天,萧翼赴约入寺,把字帖拿出来让辨才看。辨才端详好半天,才说:“这倒确实是二王的手迹,但还不是最好的。我有一幅真迹,可不同一般J萧翼问:“是什么帖?”辨才说:“兰亭序J萧翼笑着说:“经过几次战乱,真迹哪能存在呢?一定是临摹的鹰品!”辨才说:“这是我师傅在世时珍藏的,临死时亲手交付给我,流传有序,哪能有错呢?不信,你明天来看。”翌日清晨,萧翼来到寺院,辨才把兰亭序从房梁的洞中取
5、出来。萧翼看完,故意挑毛病指缺点地说:“果然如我所料,是摹本,不是真迹。”二人争论不休,谁也说不服谁。自从把兰亭序拿给萧翼看以后,年逾八旬的辨才再没有把它放回到房梁上,而是把萧翼带来的字帖借来,一起放在桌上,每天在窗下临摹数遍。由于萧翼经常出入寺院,辨才的弟子和寺院的小童对他也不再有什么猜疑。有一天,辨才被人请去吃斋饭,萧翼乘机来到辨才房前,对小童说:“我把手帕忘在桌上了。”小童给他开了门,萧翼便顺势拿走兰亭序以及从宫中带来的二王书帖。书帖到手,他马上来到当地官府,向都督齐善行说明自己是奉皇帝之命来寻找兰亭序的,还把找到兰亭序的经过述说了一遍。齐善行急忙派人召唤辨才,告诉他:“御史大人要见你。
6、”等辨才见到御史,才知道御史就是经常到他屋中的萧翼。萧翼告诉辨才:“我是奉旨来取兰亭序的,现在大功告成,所以喊禅师前来告别辨才听到这里,眼前一黑,昏倒在地,很久才苏醒过来。萧翼带着兰亭序回到长安。太宗非常高兴,认为房玄龄举荐得人,赏给他一千匹锦缎;提升萧翼为员外郎,赏赐金银无数。起初,太宗对辨才秘藏兰亭序不献很是生气,后来怜其年老,不忍加刑,并赐给他三千匹布,三千石谷。辨才就用这些财物建造了一座精致华丽的三层宝塔。惊吓之余,辨才得了重病,过了一年多就去世了。太宗得到兰亭序后,朝夕观览,爱不释手,命令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四人,每人摹写几本兰亭序,赏给皇太子、王公大臣。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病卧玉华宫含风殿。他对太子李治(唐高宗)说:“我现在快要死了,想让你办一件事,你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想来不会违背我的心愿。”太子听到这话,哽咽流泪,把耳朵靠近太宗。太宗悄悄地说:“我想要兰亭序伴我一起去!”唐太宗死后,兰亭序用玉匣贮藏在昭陵墓中。因而现在世上见到的兰亭序,只有赵模、冯承素等人的摹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