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揿针的妙用.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73044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揿针的妙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揿针的妙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揿针的妙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揿针的妙用.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中医揪针的妙用报针,又称为擞针型皮内针,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皮内针刺法又称为“埋针法”,针埋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起到祛除病邪的作用。攒针适应症:恶心、呕吐取穴:合谷、太冲、内关、足三里。便秘取穴:天枢、气海、支沟。疼痛取穴: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失眠取穴:心俞脾俞心气不足加。神门内关肝气郁结加:太冲外关。颈椎病取穴:大椎、双侧颈部夹脊穴(阳性反应平面上、下两对)、肩中俞(双侧)。哮喘取穴:肺俞定喘膻中。投针禁忌证:1、骨关节处、皮肤红肿、破损、皮肤病患病部位及皮肤化脓感染处。2、紫瘢、瘢痕处、皮肤过敏患者、出血性疾病。3、体表大血管处。4、孕妇的下腹部、腰能部。5、金属、酒精过敏的患者。投针注意事项:1、遵医嘱埋针、准确选择穴位,每次取穴,一般取单侧,或取两侧对称同名穴。2、埋针要选择易于固定和不妨碍肢体活动的穴位。3、埋针后,患者感觉刺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4、针刺前,应对针体详细检查,以免发生折针事故。5、观察患者埋针处皮肤情况,注意有无过敏、破溃等。6、一般埋针2二3天为宜。秋天时间适当长点,夏天适当短点。同一埋针部位出针3天后可再次埋针,7、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应首先消除其紧张情绪。8、每日按压3二4次,每次约InIin,以患者耐受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