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疗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诊疗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一、拔罐器具的消毒灭菌:1、罐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方法首选机械清洗、湿热消毒。2、罐具清洗应使用专用水池,不得与洗手池共用。有条件应与诊疗区域分开,在独立的区域清洗。3、应配备洗罐工具,如刷子、医用酶洗液、滤水篮筐、浸泡桶等。4、应配备防水围裙、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5、手工清洗流程:A、应先去除污染。罐内如存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排放达标的医疗机构可直接倒入污水处理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医疗机构,应先用吸湿材料吸附去除可见污染。B、再将罐具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后,用医用酶洗液
2、浸泡刷洗、清水冲洗。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C30。C、将清洗后的罐具完全浸泡于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或其他同等作用且合法有效的消毒剂中,加盖,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二、刮病器具的消毒灭菌:1、刮痴类器具有刮痴板(硬石、水牛角、玉石、陶瓷等材质),应圆润,光滑、清洁,不得有粗糙、毛刺等。2、刮一介质:刮痴油、刮痣乳、精油等。3、消毒灭菌要求刮戒类诊疗操作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介质等应保持清洁,重复使用的刮痛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宜专人专用;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消毒。消毒方法和消毒剂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4
3、、重复使用的刮痴器具,使用以后应先用流动水刷洗,必要时使用清洁剂去除油渍等附着物,做到清洁。5、依据刮痛器具不同的材质,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达到高水平消毒。可用含有效氯500mgLIoOomg/L的溶液浸泡30min;也可用热力消毒,硬石等圆钝用于按压操作的器具,达到中水平消毒即可,可使用75%的乙醇、碘类消毒剂、氯己定、季胺盐类等擦拭消毒。遇有污染应及时去除污染物,再清洁消毒。刮痛器具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去除污染物,再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大于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保存。有条件的机构可交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6、当日诊疗结束后,应将清洁
4、消毒后的刮痣器具,放于清洁容器内干燥保存,容器每周清洁消毒一次,遇有污染随时清洁消毒。7、刮痴润滑油应专人专用,保持清洁干净,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三、针灸针具的消毒灭菌:1、一次性针具: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2、重复使用的针具处理流程:冲洗-一洗涤一漂洗一修针一整理一灭菌(打开后有效期4小时)四、医院环境区域的划分根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感染管理规范应将医院建筑区域划分为3个区域:1、低度危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做短暂停留。如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2、中度危险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的区域。如门诊科室、普通
5、病房、功能科室等。3、高度危险区域:有感染或定植菌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部、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图片五、各类环境卫生管理要求1、低危险区域:达到清洁级标准,要求环境整洁卫生、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环境清洁卫生主要采用清水清洁为主,必要时辅助清洁剂处理,清洁频率每天1-2次。2、中度危险区域:达到卫生级标准,要求区域内环境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指标控制在无害化水平之内,一旦发生患者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体液污染时应立即对污染部位进行清洁与消毒。清洁频率为每天2次,或在全天诊疗活动结束后,在清洁的基础上实施低水平消毒。3、高度危险区域:达到消毒级标准,要求区域内的环境和物体表面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一旦发生患者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体液污染时应立即对污染部位进行清洁与消毒。每日清洁与消毒频率至少2次;对于高度怀疑或有感染者存在时、或每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