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疾病机制及乙酰胆碱、多巴胺、组胺、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前庭抑制剂、增强前庭代偿功能、改善内耳循环作用机和副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眩晕疾病机制及乙酰胆碱、多巴胺、组胺、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前庭抑制剂、增强前庭代偿功能、改善内耳循环作用机和副作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眩晕疾病机制及乙酰胆碱、多巴胺、组胺、Y-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前庭抑制剂、增强前庭代偿功能、改善内耳循环作用机和副作用眩晕是由于两侧前庭信号不平衡所致。当一侧前庭外周器官受到损伤或刺激后;就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站立不稳等一系列症状。上述症状可通过机体前庭代偿功能逐渐减轻乃至消失而恢复正常。因此眩晕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前庭功能和增强前庭代偿功能两个方面,减少双侧前庭信号的不平衡,从而抑制眩晕症状产生。与前庭功能有关的中枢神经递质主要为乙酰胆碱、多巴胺、组胺、丫-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因此,眩晕治疗药物根据作用不同分为抑制前庭功能和增强前庭代偿功能两类
2、药物。前庭抑制剂前庭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正常侧与异常侧的前庭功能,使两侧之间的差异减少。常用前庭抑制剂主要为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Y-氨基丁酸激动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眩晕急性期减轻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因为前庭抑制剂可阻滞前庭代偿,因此前庭抑制剂使用不应持续超过72小时。抗胆碱能类药物1、作用机制中枢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断存在于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和前庭传入和传出神经元中的毒蕈碱受体。2、代表药物代表药物为东葭着碱、地芬尼多。东葭若碱是一种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非选择性竞争抑制剂,最常用于治疗晕动病的透皮制剂。3、副作用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为视力模糊、口干、瞳孔扩大、尿潴留和镇静。
3、不建议长期服用。抗组胺药1、作用机制在前庭末梢器官和前庭神经核中均发现了组胺和组胺受体,因此抗组胺药在前庭末梢器官和前庭神经核不同位点都具有广泛的结合能力。2、代表药物代表药物为茶苯海明、苯海拉明、氯苯甲嗪和异丙嗪。虽然它们主要是Hl受体拮抗剂,但也有抗胆碱能活性,可以改善眩晕和恶心症状。3、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主要为视力模糊、口干、瞳孔扩大、尿潴留和镇静。不建议长期服用。Y-氨基丁酸激动剂1、作用机制Y-氨基丁酸(丫-GABA)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丫-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可有效抑制眩晕和眩晕相关症状。2、代表药物代表药物是苯二氮草类药物,包括地西泮、劳拉西泮和氯硝西泮。苯二氮草类药物的
4、抗眩晕作用优于抗组胺药。目前这三种苯二氮草类药物作用无明显差别。3、副作用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为包括成瘾、镇静、记忆障碍、跌倒风险以及药物依赖。对于有抗胆碱能药或抗组胺药禁忌证的患者,可以使用苯二氮草类药物。多巴胺受体拮抗剂1、作用机制多巴胺受体分布于前庭末梢器官和前庭神经核中,因此多巴胺拮抗剂可以改善眩晕等前庭症状。2、代表药物代表药物为氟哌利多、氯丙嗪和胃复安。一些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组胺的特性,同样,一些抗组胺药,如异丙嗪,也具有抗多巴胺的特性。3、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直立性低血压、嗜睡、帕金森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急性肌张力障碍、内分泌异常和所有抗胆碱能的副作用。药名分类抗晕抗
5、吐镇静副作用剂量美克洛嗪抗组肢+*口干25-50mg口服苯海拉明抗组肢抗胆碱+口干25-50mg口服10-20mg肌注东苴若碱山菖若碱抗胆碱+口干,青光眼禁用0.2-0.5mg肌J主(东)5-10mg肌注(山)桂利嗪钙拮抗剂抗组胺+-体重增加、抑郁、帕金森样症状每41时75mg地西泮苯二经卓类+抗焦虑+昏睡、成瘾、戒断症状5-10mg肌注,或2-10mgq8h劳拉西泮苯二经卓类+抗焦虑+昏睡、成瘾、戒断症状0.5-2mg口服q8h异丙嗪抗组肢抗胆碱抗多巴胺能+昏睡、肌张力障碍、低位性低血压、口干25-50mg肌注氯丙嗪抗组胺抗多巴胺能+肌张力障碍、嗜睡、体位性低血压、口干12.5mg肌注胃宜安
6、抗胆碱抗多巴胺能-+肌张力障碍、烦躁不安IOmg肌注或5-10mg口服q8h增强前庭代偿功能药物前庭代偿需要乙酰胆碱、多巴胺、组胺、丫-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中枢神经递质参与。常见增强前庭代偿的药物包括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离子通道药物,以及影响相关中枢神经递质类药物。肾上腺素能药物1、作用机制前庭神经核的肾上腺素能活动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双重作用,取决于特定的受体。抑制肾上腺素能再摄取作用的药物有受体阻滞剂和三环抗抑郁药(TCAs)等药物。2、代表药物常用的B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蔡洛尔和美托洛尔。3、副作用B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包括手脚冰冷、疲劳、体重增加、抑郁和睡
7、眠障碍。常用的三环抗抑郁药包括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也具有抗组胺和抗胆碱能活性)。TCAS的副作用包括口干、视力轻微模糊、便秘、尿潴留、嗜睡、体重增加、出汗和心律失常。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1、作用机制螺旋体和前庭神经节细胞表达5-羟色胺受体5-HT1A.5-HT1B.5-HT1D和5-HT1F受体。前庭神经核中的5-羟色胺可以支配前庭神经节、三叉神经节和螺旋神经节的共同神经通路和受体的表达,在前庭改变、焦虑和偏头痛的关联中发挥重要作用。2、代表药物此类药物分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lS),SSRIs代表药物分别为舍曲林;SNRIS代
8、表药物为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常用于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和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眩晕。3、副作用SSRlS和SNRIS的副作用主要为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失眠、头痛和性功能障碍。钙通道阻滞剂1、作用机制钙通道负责在毛细胞、传入神经元和迷走神经节水平的突触终端释放神经递质,是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靶点。2、代表药物代表药物为尼莫地平和维拉帕米,它们能抑制毛细胞中的钙电流和神经递质释放。除了外周钙通道活性外,它们还可以阻断压力敏感的钾通道并对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具有额外的拮抗作用。3、副作用钙通道阻滞剂的副作用主要为镇静、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和抑郁。钠通道阻滞剂1、作用机制在传入神经元和迷走神经细胞中发现了
9、电压门控钠通道。钠通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是导致传入和VN神经元兴奋性和放电模式改变,从而改善前庭症状。2、代表药物钠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卡马西平、托毗酯等。经鼓室注射利多卡因可改善前庭症状。卡马西平,一种稳定电压门控钠通道的抗癫痫药,用于前庭阵发症。托毗酯是另一种具有多种作用的抗癫痫药,可以阻断电压门控钠通道,增强丫-氨基丁酸神经传递,减少钙通道的钙电流,抑制碳酸酊酶,广泛用于治疗VM。3、副作用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为恶心、失眠、感觉异常、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钾通道阻滞剂1、作用机制目前仅发现氨基毗咤(电压门控钾通道阻滞剂)在前庭功能障碍中有一定治疗作用。2、代表
10、药物4-氨基毗咤(4-AP)可能通过影响小脑浦肯野纤维的兴奋性和动作电位来降低下跳眼震的慢相速度。4-AP也被用于治疗2型阵发性共济失调和上跳性眼球震颤。3、副作用副作用主要为腹部不适和头晕。抑制炎症反应药物1、作用机制在内耳中存在糖皮质激素受体,因此糖皮质激素可以调节急性前庭病变。2、代表药物代表药物有强的松、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甲泼尼龙能显著改善周围前庭功能,推荐发病24h内尽早使用,并在3周内逐渐停药。3、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全身给药的副作用包括青光眼、失眠、高血糖、高血压、肌肉无力、情绪波动、胃刺激和出血。利尿剂1、作用机制利尿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变肾脏的钠排泄,对内耳内淋巴的电解质平衡有额外
11、的影响,导致内淋巴容量减少。2、代表药物代表药物为噫嗪类利尿剂(氢氯噫嗪)抑制钠和氯从肾远曲小管的再吸收;神型利尿剂(速尿)抑制钠的重吸收;保钾利尿剂(螺内酯)抑制集合管内的钠钾交换;碳酸酊酶抑制剂增加钠、钾碳酸氢盐和水的排泄。口塞嗪类和保钾利尿剂的组合是MD最常用的利尿剂。3、副作用副作用主要为电解质失衡、头痛、口渴和腹泻。嘎嗪类药物可诱发痛风,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应使用保钾利尿剂。乙酰嘤胺还可引起远端肢体感觉异常。改善内耳循环药物1、倍他司汀倍他司汀临床上最常用的促进前庭代偿药物,可以改善内耳血供,平衡双侧前庭神经核放电率,并可与中枢组胺受体结合,进而控制眩晕发作。倍他司汀是一种组胺类似物,对H3受体有拮抗作用,对Hl和H2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可以通过改变内耳血流来减少眩晕、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副作用较少,主要为头痛、恶心、发热、眼睛刺激、心悸和上消化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