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节人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0.竹节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 .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梳理行文思路。2 .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梳理行文思路。教学难点: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童年,是一个人最美好的记忆。陪伴我们童年的玩具有哪些呢?能不能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玩具?(学生自由交流)一位叫范锡林的作家,他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自己动手做了一件玩具,他做的玩具叫竹节人,作者是怎样玩竹节人的,围绕着竹节人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竹节人讥(板书课题:竹节人)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玩具导入,既
2、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围绕题目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从问题入手最快地接触到文章的核心部分.阅读题口,你有哪些疑问?预设:1.什么是竹节人?2.竹节人怎么制作?3.谁做的竹节人?4.他喜不喜欢竹节人?设计意图,通过问题链,勾连文章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行文思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强调易错字、重点字词读音,进行课前检测:默写书后读读写写字诃。重点关注字词:风靡(ml)叉(Chd)腿窦(d6u)尔敦俨(ydn)然一哄(hng)撼(6o)战2 .梳理全文结构。思考:阅读课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是第几段到第几段?简要根据填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竹节人这篇
3、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迷上J斗竹节人(1一2的游戏,在文中,作者既写了做竹节人(37)的方法,又介绍了斗竹节人(819)的玩法,尤其回忆了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加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作者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2029)的趣事。(PPT出示填空,帮助学生更快把握主要内容)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教肺适时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由于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不同,可以采用的 阅读方法也不同.我们阅读竹节人这篇课文要完成 三个阅读任务:说说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要有详细的步骤说明。用自己的语言教别人玩竹节人.介绍玩竹节人的乐趣, (介绍竹
4、节人的玩法)讲讲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有趣故*。情况,适时点拨,扫清阅读时的字词障碍,读后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批注“h讣阅读文章二到四部分,完成阅读任务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忸读文章的二到四部分,根据分组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I任务:第1-2组:说说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要有详细的步骤说明。第34组:用自己的语言教别人玩竹节人,介绍玩竹节人的乐趣。(介绍竹节人的玩法)第56组:讲讲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有趣故事。顾设:(第1-2组)快速阅读文章,整理竹节人制作方法:把毛笔杆锯成约寸长的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期。在这一截上端留出脑袋,接下来的地方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锯出八截短的毛笔杆,作为竹
5、节人的四肢。把这八截毛笔杆按人体的形状摆好,然后用根结实的线绳依次穿起来。II(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性语言与叙述性语言的区别I“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J请学生交流,说说这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预设:言外之意是“我”瞒着妈妈把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不仅仅是“我”,其他小伙伴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卖毛笔的老头生意特别好。设计意图:精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根据文章三部分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四、设置问题,留下悬念斗竹节人给“我”带来了哪些乐趣?竹节人和老师之间又发生了什么趣事?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竹节
6、人给“我”带来的乐趣,为下一课时的后续学习做铺垫。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完成练习部分的配套题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介绍性的文字,并能够模仿这种写作方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批注xwh2J:分组完成,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参与,考虑 1 一起完成.批注xwh3j:任务一:竹节人制作方法请同学们带着阅读目的.阅读文章相关段落,完成第一个任务.I把毛第杆锯成约一寸长的一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I在这一截上端留出脑袋,接卜来的地方钻一对小眼, 供装手臂用。I 锯出八截短的毛笔杆.作为竹节人的四肢.I GD把这八戴毛笔杆按人体的形状摆好,然后用一根结实1的线绳依次穿起来。l曲t IMS段光W
7、人雅力诲 Mea批注xwh4:为了方便比较,第二个阅读任务放至第一 课时六、板书设计竹节人范锡林迷竹节人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教学目标(第二课时M1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2 .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谁能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发述)。
8、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关注了制作竹节人的过程,那么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是如何介绍斗竹节人玩法与乐趣的呢?竹节人和老师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趣事,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竹节人讥设计意图:巩固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所要关注的文章重点部分。二、研读课文,感受乐趣Ifttt XWhS:13、的玩法,感受斗竹节人的乐趣.批注(xwh6: 1.仔细阅读文章的第8到第19段,介绍竹 节人的玩法.,完成第二个阅读任务:请你介绍竹节人的玩法I一I、把的鞋线帐入课桌裂缝里拉紧,使竹节人站立将鞋线一松一紧,让竹节人摆动起来。2.仔细阅读文章的第8到第19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斗竹节人的乐趣?圈画自己喜爱的词句
9、并交流.预设:(1)斗竹节人的“古战场”有趣。“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预设: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把桌子上的裂缝比喻成“黄河长江”,生动形象地写出豁口很大,也表现出课桌的破旧,语言幽默诙谐,为文章增添了色彩。(2)竹节人的样子有趣。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
10、永不会倒下。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3)竹节人的装饰有趣。在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用铅皮剪-把偃月刀,用铁丝系结红丝线做一柄蛇矛;还有同学别出心裁,给那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了一套纸盔甲。2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J根据课文,说说在这个“古战场中上演的斗竹节人游戏,其“古”趣和“斗”趣是怎样的?预设:“古”趣是指竹节人的形象被我们设计为孙悟空、窦尔顿,并为他们配备金箍棒、虎头双钩等武器,这些都是古代的人物与兵器。“斗”
11、趣是指快乐有趣的斗竹节人场景。3 .仔细阅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思号:RI!连用门L个感以吹J什么?预设: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仿佛一场激战即将开始,衬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表现出孩子们对斗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喜爱。4 .品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通过“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的动作表现,烘托出我们“斗竹节人”的入迷,表现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问题的牵引下,课文的层次感更加清晰,同时教师的梳理更容易使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渗
12、透的浓浓童趣.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 .默读第20到29自然段,想想:围绕着竹节人发生了怎样的趣事呢?预设:“我”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下课后,“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竟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2 .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和同学们对玩竹节人的痴迷?预设:(1)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看,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哄而作鸟兽散。(2)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作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3)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
13、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3 .老师对竹节人的态度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请圈划出相应的语句。(1)一开始,老师的态度怎样?从“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这些词可见老师对孩子们上课还在玩竹节人的做法非常生气。追问:“虎视眈眈、大步流星”以及“建立了赫赫伟绩,耀战犹酣”等词用在这里合适吗?预设:“建立了赫赫伟绩”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老师的“虎视眈眈、大步流星”似乎表现的是老师威严无比的形象,但这些夸张的词语与后文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老师内心的温柔赤诚。(2)后来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
14、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也没留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就跟我们玩得入迷时模样全神贯注,忘乎所以,早已沉浸在玩竹节人的快乐之中。小结:不仅是“我”和小伙伴们迷上了竹节人,连老师也迷上了竹节人。(3)看到这幕,“我”的心情变得怎样?”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你从这句中读出了什么?预设:读出了“我”心情的变化,原本的沮丧和对老师的不满荡然无存,“我”感到了快乐,因为老师也和“我”样喜欢竹节人,这令“我”感到心满意足。设计意图:文本的语言诙谐*默,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让人忍俊不禁,在这个环节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情绪变化,让学生充分想像人物心理,对人物的感受更加立体化.批注xwh7
15、:学习了本文的收获是什么?/预设:竹节人的做法和玩法/传统玩具的乐趣。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 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四、课堂小结悻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争年泊我的乐运,表达了“我”同与老师忐迎相投而感到喜悦与涌足,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单物质带来的心灵快乐。I设计意图:总结全文,升华主旨,让学生透过文本,感受课文的独特风格,深刻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体验.五、布置作业批注xwh8): 1.随卷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学介 绍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一件玩具或一种游戏。200字左右, 2.语文练习部分本课习题.年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学介绍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件玩具或种游戏。L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触于口头表达中,进行介绍性诺言的训练。六、板书设计竹节人范锡林(我、同学、老师)迷竹节人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乐趣:破课桌一一古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