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小学三年级是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可以使孩子的情感控制能力有较大提高。随着孩子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孩子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同伴关系和友谊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二、教材分析川(一)整体分析本套教材核心的组织逻辑是根据学生不断扩大的
2、生活领域设计教材。三年级的学生直接的生活领域是家庭、学校。尽管学生对直接的生活领域很熟悉,但对这些生活领域的内容往往是“日用而不知”,对这些领域中的人、事、物只有粗浅、零星的感性认识。因此,本册教材针对学生熟悉的,直接的生活领域,设计了提升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生活经验的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学生成长主题、学校生活主题的内容,这些内容聚焦在自我与同伴交往上。学生的同伴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册教材针对自我与同伴交往问题,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深人学习,提升学生同伴交往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这部分内容也与本套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同伴与交往”单元一起,构
3、成中年段教材完整的同伴交往话题的内容。三年级学生的生活足迹不止在家庭、学校,他们已初步接触了社区生活、公共生活。由干缺乏对这些生活领域的系统了解,学生对社区和公共生活的认识都是零散、偶然的,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共生活意识、良好的公共行为,以及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更不足以引导学生积极建构有意义的社区生活、公共生活。因此,本册教材选取了离学生生活稍远的社区生活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内容,以便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社区生活、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打开这些相对陌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学生在这些生活领域中的生活经验。为此,本册教材设计了“社区与家乡”“公共生活”“交通与通信”三个学习主题。这些学习主题也为后续教
4、材中家乡文化与家乡发展,公共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国家生活中的传媒与网络、劳动与行业等学习主题作铺垫。(二)单元结构本册教材根据“自我与同伴”“社区与家乡”“公共生活”“交通与通信”四个学习主题,设计了“我和我的同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多样的交通和通信”四个单元,根据“自我与同伴”学习主题设计了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第一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认识、学生对同伴的认识,以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等。根据“社区与家乡”学习主题设计了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第二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从地理位置,从空间中的人、物、事的角度了解社区和家乡,引导学生为社区和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5、。根据“公共生活”学习主题设计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三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公共生活规则、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以及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等。根据“交通与通信”学习主题设计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第四单元内容着重围绕公共生活中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来展开。三、教学进度第1-2周:1.学习伴我成长3课时第3周:2.不一样的你我他2课时第4-5周:3.我很诚实3课时第5-6周:4.同学相伴3课时第7周:5.我的家在这里2课时第8-9周:6.我家的好邻居3课时第9-10周:7.请到我的家乡来3课时第10-12周:8.大家的“朋友”4课时第13周:9.生活离不开规则2
6、课时第14周:10.爱心的传递者2课时第15周:11.四通八达的交通2课时第16周:12.慧眼看交通2课时第17周:13.万里一线牵2课时备注:【1】该内容参考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弹指一挥间,学期已结束,回顾本学期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颇有感触,依据新课程标准,参考教师用书,结合班级学情,开展教研和教学,取得一定成绩,具体总结如下:一、教研方面(一)学习课标标准,研读核心素养本学期,科组组织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通过学习,我对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有了进一步认识,主要包括“政治
7、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结合三年级特点,我认为可侧重研读“健全人格”,健全人格是指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健全人格主要表现为:1 .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珍爱生命,能够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具备乐观开朗、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2 .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3 .积极向上。有效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4 .友爱互助。真诚、友善,拥有同理
8、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二)参与校本教研,学习促进提升通过参加校本教研,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尤其是精读教师用书,对教学活动的多样和有效有所收获。一是读懂教材中活动图标的提示,理解教材所预设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教材中,使用“交流园”“活动园”“阅读角”“知识窗”等,个性化地使用“演一演”“找一找”“想想”等。二是结合本班的情况以及学生在这个主题上的兴奋点和困惑点,调整教材中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有趣性。三是尽可能地体现出教学过程的层次
9、性,以此实现品德的综合发展、生活的整体建构。比如,不要都是语言交流类的活动,或者都是动手类的活动,而应该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活动。二、教学方面(一)教学与学校整体德育活动的融合一是利用教材的开放性设计,将法治教育与学校其他日常德育活动相结合,深化或拓展本课的教学重点。比如,三年级下册第10课“爱心传递者”中设计的开放性活动可以与学校的“爱心义卖”活动相结合。二是利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逻辑框架整合学校的日常德育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活动的良性互动。让学校的日常德育活动为课堂教学储备丰富的教学素材。比如,学生在春游和秋游等活动中,通过“游玩小手册”记录游玩中的点滴感受收集或拍摄相关的素材,并将
10、其作为本课程中家乡主题教育的重要教学素材。(二)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一是做好教学目标的精确化工作。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其更有针对性。二是做好教材内容的转化工作。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扩充和改造,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比如第2课“不一样的你我他中,我们班有一对双胞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虽然相貌很接近,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不同之处,同学们纷纷发言,描述了众多的差异。三是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反应,适时地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比如,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一课,原本预设学生能分享许多好邻居感人的故事,谁知很多学生却说出邻居
11、好死不相往来,回到家就关门,防御心很强,几乎没什么交流,这是就需要调整教学,引导学生对这样的邻居如何改善关系,首先从自己做起,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假以时日必能赢得邻居的信任,逐步达到“远亲不如近邻”的愿景。(三)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从价值说教转向价值探究。教材包含大量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设计,课的整体结构也尽量先不预设一种价值观,而是让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生成某种价值观。让学生探究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让他们在充分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二是创造学生自主道德学习的情境,为他们
12、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并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例如第8课大家的“朋友”,引导学生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是否有破损,提出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金点子,引导学生爱护公共设施。三、不足之处对法治教育的准确把握仍有待提升,一是准确把握法治教育的目标,但要注意不能扩大法治教育内容的范围,避免把联系不大的内容都与法治教育相联系,使法治教育牵强附会。例如第55页关于破坏公物的处罚,我个人感觉就过于深化和扩大化;二是结合教材内容自然渗透法治教育,法治教育内容不能生硬地呈现出来,要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自然融合。这方面略有不足,比较突兀地呈现,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不太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知不足,更有助于提升自我,可谓教研教学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