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4217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教学目的:1.理清文本思路,把握文本主题思想。2 ,品味文本具有想象力的语言,学习反语的修辞手法Q3 .学习文本通过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4 .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1.品味文本具有想象力的语言,学习反语的修辞手法。5 .学习文本通过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3.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教学难点:理清文本思路,把握文本主题思想。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

2、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给法国文坛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三、写作背景1856年i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

3、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人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JI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Q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而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却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于1

4、861年11月25日写了这封回信,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对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寄予了深切同情。四、读一读字音。赞誉yi琉璃IiIiIi玦琅fd1ng晨曦XI瞥pi。见箱箧qi6_给ji予_制裁Cdi勒Iei住惊骇hai劫ji6掠_缀zhui满【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五、初读感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1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 .认为用得好的词

5、语用方框。3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1.快速默读课文,探究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意见。第二部分(23)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地位。第三部分(4-9)英法联军的劫掠行径。第四部分(10)照应开头,尖锐的嘲讽。文本是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并火烧圆明园事件是强盗行径,是不尊重人类文明,非人道主义行为。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作者首先以瑰丽的语言盛赞圆明园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其后又以比喻及反讽的修辞,将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揭露而出。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出谴责英法联军远

6、征中国行为的观点。第二课时复习检测1 .默写字词2 .朗读课文二、感知探究1.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作者极力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有什么作用?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突出圆明园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以“美”衬“丑”,突出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有何作用?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反映了作者

7、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热爱Q“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独句段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和前一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这样一座神奇秀丽的园林建筑为什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过渡到对奇迹消失的原因一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运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蕴含着无比愤慨的情感。反语表达效果分析法。反语的作用是加强表达效果,产生幽默感、讽

8、刺性或更加强烈地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这里运用反语是为了达到一种讽刺效果。为什么说这篇文章体现了雨果精神的难能可贵?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

9、透彻的。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禁园,但归根到底,是属于全人类的。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以对文明创造者非常尊重。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本文内容精湛,见解精辟,语言精美,爱憎分明。在学习中,你感受到了哪些艺术特色?铺陈手法是文章的一大特点。作者尽情挥洒笔墨以渲染圆明园的美景,显而易见,也在为后文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作铺垫。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处使用鲜明准确的对比。另外,文中还大量使用见解独到、言简意赅的反语,更入木三分地揭露了侵略者虚伪、丑恶的嘴脸,使文章幽默、深刻,

10、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三、思考探究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主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否不够“爱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作者并非不爱国。其一,在文中,作者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二可见,作者清楚地知道这是政府的错误,而非法兰西人民的错误,以正当的理由为人民辩护正是作者爱国的表现。其二,作者敢于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判,是为国家的长远计,也是爱国的体现。其三,作者的爱国主义并不只站在狭隘的民族观上,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劫掠圆明园问题,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与爱国主义并不相悖。我

11、们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一个具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有公正立场的人道主义者。四、板书设计五、小结这封书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饱含深厚人道主义的精神,热情赞美了圆明园的美丽和艺术价值,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焚毁文明的罪行,表现出作者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伟大气魄。六、艺术特色反语手法的运用,极具嘲讽意味。作者巧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例如:“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一句中的“更彻底,更漂亮”即为反语,属褒词贬用。接着又称劫掠焚烧圆明园为“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就更增强了讽剌的效果。想象丰富,对比强烈。这

12、封信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神奇秀丽,然后再写侵略者对其洗劫焚烧,这样写,以美衬托丑,越写圆明园的美,就越能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可恨至极。观点明确,感情充沛。全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指出这些所谓“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作者对他们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控诉。作者希望有朝一日将圆明园被盗财物归还中国,表现了他的正义感。七、拓展延伸雨果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狭隘的爱国主义情愫所支配,但他没有一点奴颜媚骨,更没有迎合政府当局,而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这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是很了不起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们不能不为他宽广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

13、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们要学习雨果的这种宽广。让我们记住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八、随堂练习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课后反思1、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自主与合作中完成。重视学生活动,重视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保留了时间,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深入课文,与课文直接对话。对于英法联军的赞美作者有直接抨击他们是强盗的,更多的用了具有讽刺意味的反语,找出运用反语的句子。因为这种修辞手法学生接触的不多,需要同学们合作探究来完成。教师做适当点拨,说明反语的相关知识。2、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不能割裂的,本文写

14、的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以书信的形式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表现出作家对东方艺术,对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这是作家的伟大之处,也是学习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所以我注重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以及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设计给雨果写信的环节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加深对雨果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认识。3、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文道统一,结合文本的实际我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知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少年强,则中国强!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中国是被掠夺的,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很自然,雨果作为一个参与掠夺与侵略的法国的一个公民,敢于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抒写自己的良知,同学们怎么看呢?学生由“雨果很正直很勇敢说起。”最终认识到作家的博大胸怀与高尚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