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吴道子的遗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吴道子的遗迹.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元代汤画鉴说:“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宋代苏轼书吴道子画后:“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亳末。出新意于法度之品,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对吴道子的地位和成就做出高度评价。吴道子故里在洛州阳翟(今禹州鸿畅),长期浪迹东都洛阳。全国不少地方都有他的遗迹留存,而中原地区的遗迹和记载传说最多。唐人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载:“吴道玄,阳翟人初名道子
2、,玄宗召入禁中,改名道玄。”唐人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载:“吴道玄,字道子,东京阳翟人也。”禹州,是大禹初封之地,谓“大禹之州”。夏王朝曾定都于此。竹书纪年载:“夏禹之子夏启,即位夏邑,大享诸侯于钧台,诸侯从之。”商灭夏后,仍封夏禹的后裔于此,称为夏亭。战国时期,北方翟人入居,因处嵩山之阳,改称阳翟。王伯敏在中国画家丛书一吴道子的年表中说:“公元729年(即开元十七年)禹州法融寺建成,寺僧明觉请其归里画两壁。”法融寺建在吴道子故里,河南通志卷五十寺观载:“(禹州)法融寺,在州城西南,唐开元十七年创建,明洪武七年重修。”现鸿畅镇山底吴村的画圣吴道子纪念馆中有重修法融寺碑,碑文曰:“重修法融寺,金妆正
3、殿、西殿、天王殿神像记:禹西南四十里九山之右,有寺曰法融,于唐,至今已几为更新矣!碑碣可考,无容赘也。”据法融寺碑记载,这里“山环水抱,擅四方之灵气”,“群山层峦,宛若星拱;岗阜蜿蜒,起伏犹龙;河流交逝,旋绕如带;云烟岚光,气象万千,诚为一方巨观也!”吴道子故里的确切所在地就是山底吴村,又名吴家村、画匠吴,位于禹州西南二十公里处。今村北的三峰山上有20世纪末建造的吴道子墓园。这里南有九龙山,北有三峰山,旁有蓝河,山环水抱,环境优美。不过法融寺与吴圣祠今皆不存,寺中吴道子所画两壁也无从得见。山底吴村曾有吴圣祠,祠堂坐东朝西,门楼镶嵌一匾额,上书“一峰圣堂”,匾额现存于吴道子纪念馆。吴圣祠有三间正
4、殿,主楼曾供奉吴道子塑像。门前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牌。吴圣祠主体拆毁于1974年,材料用作建学校,按郭水林先生吴道子故里辨(郭水林编:画圣吴道子轶事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10页),吴圣祠原址围墙和殿堂基石至1989年仍存,曾经用于上香的香炉和铜制供盘,当时也存于纪念馆,据载,供盘椭圆形,长轴32厘米,短轴24厘米,中有喜鹊登梅图,落款“仿吴道子写法,东湖居士临”,可惜今皆不存。另有重修圣祠金妆神像碑一块,碑文曰:“且夫峰山之阳,蓝水之左,有九山焉。吴圣祠其始不知创自何时,延于今。”另有一碑字迹残缺,仅可辨认部分碑文:“大明天启二年,岁次壬申,朔月初十日南禹州鸿畅前吴家村修
5、盖(吴)圣祠每月望日祀道子。”山底吴村东北有一石拱桥,桥上曾建有“祖师庙”,庙里供有吴道子塑像。之所以称“祖师庙”,是因为吴道子被民间画师和油漆彩绘与塑作行业奉为祖师,万金玉匣记载:“一百二十行手艺祖师开载于后吴道真人,油漆拨塑祖师。”王钧初中国美术的演变中也说:“通考工匠之工作,其渊源则一本于古代的旧法,而其行会所崇奉之神圣如画家及雕塑家(油漆彩画也在内)所敬奉者为吴道子,且其所秘传之口诀及规矩,都各有所本。”全国曾有很多供奉吴道子的祖师庙,此为其一。这个祖师庙与吴圣祠相同,也是坐东朝西。据说庙旁还曾有一株古槐,槐树根包裹着一块巨石,就是远近闻名的“桥上庙,槐抱石”。祖师庙在“文革”时被毁,
6、桥基仍存,在遗址挖出一块残碣,文字残缺,仅能辨识“道子忠厚长者道子宠异褒”等字样。山底吴村流传有不少吴道子的传说故事。吴道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从小便在山上放牛。据说村北的三峰山之阳,桑谷洼的东坡便是吴道子放牛之处,叫“放牧坡”。那里树木葱茏,绿草如茵。坡上还有个石椅子,据说是吴道子放牛休息常坐的地方。牛喝水之处,叫饮牛坑。山顶有个山洞,相传有次吴道子放牛遇雨躲避的地方,故曰“祖师洞”。九龙山山势起伏,有九座山峰,像一条龙盘踞于此欲饮蓝河之水。山底吴村处于九龙山的龙头位置。山上有十八个彩石洞,内部相通,曲折幽险,长数里,有些较宽阔如庭院大小,有些狭长如回廊,中有泉水,甘洌可口。彩石洞盛产一种天
7、然颜料,当地称之蛤蟆墨,有红、蓝、黄、紫、赭、黑、白等颜色。相传吴道子年幼时经常到彩石洞取石磨墨作画。吴道子磨墨用的砚叫蛤蟆砚,在吴村南的黄龙潭内,砚台中间凹陷,据说便是当年的磨痕。也有人说这个蛤蟆砚是吴道子跟空恫道人学画时,刻苦作画所用的砚台。此外,还有一些吴道子绘画逼真传神的传说,如宝碾盘、金蛇子碑、九龙脱壁等。传言吴道子曾在家乡的一个红石碾盘上画一穗颗粒饱满的谷子,此碾盘碾米会越碾越多;在三峰山西的汤王庙碑上画了一个金岫子,竟然活蹦乱跳;在禹州龙福寺画九龙壁保佑风调雨顺,明朝时佛寺被毁,九龙脱壁而出,禹州大雨三日,洪水如潮般翻涌,百姓在城头竖“吴道真君之神位”才退去洪水。唐景云二年(71
8、1年)吴道子从山东瑕丘县尉一职官满罢秩,暂居许州西北(今许昌市魏都区),吴道子在这里凿洞而居,洞上村也因此得名。相傅吴道子在此苦练画技,所画皆变幻成真,画的食物可以充饥,画的动物能跑能跳能飞,知善恶通人性。洞中光线幽暗,吴道子画一根蜡烛就可照亮。洞上村通往县城,有一座小桥,相传吴道子一日路过此地,累了坐下小憩,顺手拿柴火棒在地上画了一只老虎。几天后,桥头出现一只猛虎拦路伤人之事,吴道子将画涂去,便再也没有老虎出没的事发生,原来是吴道子画的虎变幻成真。人们将此桥称为卧虎桥。许昌浦陵桥头还立有关公挑袍碑两块,其一书“汉关帝挑袍处”,为明末大将左良玉所立;另一碑有两米左右,上面是关王辞曹操书,下面为
9、关王辞曹操之图,画上关公骑着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立于满陵桥头,以刀挑起曹操所赐锦袍,与曹辞别。画面用线条勾勒人物形态,生动传神,相传为吴道子所作,明代李宗周所刻。吴道子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是先师孔子行教像,原作早已遗失,山东曲阜孔庙圣迹殿中藏有该画的石刻本,是国宝级文物,堪称孔庙的镇庙之宝。该画线条流畅飘动,有粗有细,有疏有密,变化婉转自然,笔法简淡有力,深得“吴带当风”精髓,是吴道子成熟画技的表现。画中的孔子谦和有礼,气度雍容,双手作揖,身体微微前倾。头戴儒巾,双目平静,须发飘逸,尽显先圣先师风度。画面上方有“先师孔子行教像”七字,右上方题: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10、。左下方落款:唐吴道子笔。落款旁边有一方“吴道子印”的印章痕迹。该图的拓本遍布全国,很多地方的孔子塑像,如孔子博物馆和尼山圣境的孔子塑像,都是根据该图制作而成。另外一个流传广泛的吴道子遗迹是他所画观音像,全国多处寺院可见,以明清复刻居多。如山东平阴县东阿镇少岱山碧霞元君殿西、白衣阁的北壁,浙江杭州超山风景区报慈寺,河南省卫辉的香泉寺,西安卧龙寺,广西贺州慈云寺,四川间中锦屏山碑林,四川南部县文馆所,山西晋城普照寺,都留存有吴道子画的复刻的观音像。此外,观音像的刻石拓片更为常见,虽为后人复刻,也能看出宝相庄严,线条流畅飘逸。吴道子晚年行迹扑朔迷离,王伯敏的吴道子一书称其“晚境是寂然无声的”。唐人
11、文献没有记载吴道子的晚年行迹,元明以降,四川资阳盛传吴道子晚年逐鹿成仙的故事。咸丰十年(I860年)的资阳县志古迹考根据旧志载:“吴道子墓在县北十五里李家沟。道子善画,唐畴里中缙绅王播求道子画鹿,既成,方顾玩间,其鹿逸去。播愕然。道子逐之,鹿入穴,道子亦入穴,不返。播乃用石砌其外,俗呼真人墓。乡人祷祝多著灵应,至今人不敢犯。”记载了吴道子晚年行迹和最终归宿。安史之乱后,吴道子入蜀,曾居于四川资阳,俗传资山崖谷多神仙,吴道子向往不已,便隐居于此修道。当地缙绅王播听闻道子画名,求其画鹿。画成后,其鹿幻化成真逃逸,道子逐鹿随之入一洞穴不返,这个洞便称神仙洞。因吴道子仙逝于此,也称真人墓。王洪林吴道子
12、冥灵还乡记也载:“资阳县北瓦砖沟,山林秀美,水草丰茂,鹿鸣燕舞,崖壑通幽。世传吴公画鹿逸去,追逐入穴,遂遗神仙洞。洪武年间,湖广新化李副可卜居于此,更名李家沟。万历进士李廷甲赶风水,亦葬于此。其墓碑序曰:右有和祖公之墓,百步许于焉;左有吴道子之墓,百步许于焉。”明朝万历进士李廷甲的墓碑也记载了吴道子墓所在,可见至少在明朝时人们已经盛传吴道子的晚年行迹。如今四川资阳李家沟的神仙洞中,还有石棺材一口,形制古朴,今人考证为汉代石棺。但唐人以古人棺下葬之事常有,所以无法判断吴道子是否借汉棺下葬。画圣吴道子出生于河南禹州,长期活动于许昌、洛阳,中原地区的相关遗迹传说十分丰富。然而,当前对画圣吴道子及其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我们应当考证画圣事迹,挖掘画圣价值,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吴道子画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