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相关肾损伤、转移性肾癌、肾继发性肿瘤等治疗原则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恶性肿瘤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肿瘤相关肾损伤、转移性肾癌、肾继发性肿瘤等治疗原则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恶性肿瘤关系.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恶性肿瘤相关肾损伤、转移性肾癌、肾继发性肿瘤等治疗原则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恶性肿瘤关系肿瘤相关肾损伤恶性肿瘤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急性肾损伤是肿瘤和其治疗过程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AKI的发生可能源于肿瘤的直接并发症(浸润、压迫、副肿瘤综合征)、肿瘤相关代谢紊乱(高钙血症、肿瘤溶解综合征)、抗肿瘤治疗(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干细胞移植)或其他相关并发症(低血容量、感染、败血症)。转移性肾癌肾脏血运丰富,为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恶性肿瘤肾转移在脏器转移中占第5位,因此肾继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肾原发肿瘤。淋巴瘤是最常见的引起肾浸润的恶性肿瘤,发生率高达6%60%o多数淋巴瘤侵袭肾脏
2、病例表现为间质浸润,其次为肾小球内浸润。这些病例的肾脏显像提示肾脏增大,对于高度怀疑有浸润的病例肾活检非常必要。肺癌是转移到肾脏的最常见的原发性实体癌,其次是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罕见其他原发性癌的肾转移。肾转移常表现为双侧、多局灶实质结节,但也有单一外生性病变的报道,发生转移通常提示预后不良。癌症浸润引起的AKI发生率约为0.5%,是由于肾实质受压导致肾小球、小管间质和微血管结构破坏,从而使得GFR下降。与原发性肾癌相似,大部分转移性肾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到20%的患者出现高血压、腰痛、血尿和/或蛋白尿表现,因此临床上易忽视。恶性肿瘤肾转移可分为扩张性或浸润性。扩张性转移表现为明显肿
3、块引起肾脏实质移位。发生浸润性转移时,影像学表现可能无明显肿块,仅有双肾肿大甚至肾脏完全正常,就像本例中张大伯的情况。肾继发性肿瘤的治疗原则肾继发性肿瘤是原发肿瘤的晚期表现,提示患者的预后差。采用晚期原发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可延长生存期。单纯肾转移者可手术切除病灶后再行综合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恶性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包括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血液系统肿瘤、风湿免疫疾病、猩红热等。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发生率约为1%。体积大、进展快的肿瘤及具有上皮细胞分泌粘蛋白组织学特性的肿瘤易发生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如支气管肺癌、宫颈癌等。肉瘤及白血病患者很少见此现象,但是霍奇金病常有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其他淋巴瘤则少见。恶性肿瘤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原因可能是发生某种特殊的过敏反应或是肿瘤组织具有某种特性,从而导致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肿瘤的切除、放疗和化疗均会使嗜酸性粒细胞占比下降。综上所述,存在嗜酸性粒增多时不应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