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管理办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文件精神,打造一批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为推进学校质量提升计划和高职创建夯实基础,现决定在学校创建教师发展中心、设立名师工作坊、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如下:一、创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一)创建教师发展中心创建教师发展中心,以“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教育”为宗旨,有计划有组织培养发展教师,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致力于将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成为教师生涯的加油站,教学经验的聚宝盆,教学名师的孵化器,教学改革的制高地。(二)设立
2、名师工作坊设立名师工作坊,坚持名师领衔,指导并带领全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项目实施,培养青年教师,培育骨干教师,孵化教学名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和攻坚项目。(三)组建教学创新团队组建教学创新团队,服务残疾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专业(群)建设、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分年度、分批次、分专业遴选建设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突出示范引领、建优扶强、协同创新、促进改革。二、建设任务(一)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任务1 .负责统筹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性政策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 .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教学科
3、研能力。3 .制定教师培训相关规章制度,构建教师讲课质量跟踪与比赛、业务培训、专业进修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体系,制定培训方案,开展有针对性、分类别的培训。开展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4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突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应学生身心特征和课程要求的有效教学模式。5 .提供教师教学资源支持。宣传本校省级、校级教学名师和师德先进个人,展示优秀教案、优秀课件,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搜集和发布教学法论文及教改经验。6 .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推进各学部教学研讨制度建设,组织教学名师开展教学专题研讨和咨询,组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7.开展教师科研工作培训,帮助教师凝练科学研究
4、方向,搭建学科研究平台,培育并组建研究团队,不断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二)名师工作坊建设任务1、负责本专业群教师团队建设;2、指导本专业群教师专业发展;3、领衔推进本专业群教育科研;4、指导本专业群教师各级各类教学竞赛;5、负责指导、推动本专业群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在线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6、指导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和实践;7、协助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部门,开展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训室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8、协助教学管理、教育科研部门,开展专业或学科调研、教学诊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三)教学团队建设任务1、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制订高标准团队建设方案,落实团队工作责任制。整合
5、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组织团队教师全员开展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支持团队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促进关键技能改进与创新,提升教师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2、加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与企业在人员互聘、教师培训、技术创新、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促进“双元”育人。二是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落实1+X证书制
6、度,服务“1”与“X”的有机衔接,研究制订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设置方案,积极引入行业企业优质课程,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下的课程资源,每个专业按照若干核心模块单元开发专业教学资源。三是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3、打造标志性教研教改成果。秉承质量提升计划,聚焦1215战略,集中优质资源,加强集团作战,力争在国家级及省级教
7、学成果奖、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精品在线课程,以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学生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色教材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不断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4、制定3年建设量化目标。每个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好1个以上专业或大类学科、3门以上在线精品课程,开发2门以上校本教材,发表5篇以上论文,立项研究5个以上校级课题、3个以上省级课题,开发30例以上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开展优质公开课教学30堂、教学改革创新讲座6堂,教学改革成果和教学能力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以上成员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30%以上成员获得高一级职称、骨干教师或技能等级。三、创建办法(一)教师发展中心
8、的创建教师发展中心由校长办公会提出,报校党总支部同意后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由负责教育科研同志分管,成员为各教学部负责人,共同研究制定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与能力提升工作。教师发展中心场所是教师教育科研、学习交流、教改试验的主阵地。(二)名师工作坊的设立名师工作坊由校长办公会提出,由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领衔主持,报校党总支部同意后成立。名师工作坊设置独立工作场所,由领衔人常驻办公,成员集中开展活动。名师工作坊成员及指导的教学团队,由领衔名师确定。(三)教学创新团队的设立交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部。(一)团队申报。各教学部组建团队,填报申报书,报送教务处。(二)评审立项。教务处组织教学委员会专家(教执委)
9、对各教学部申报的教学创新团队进行评审,报学校同意后,确定团队建设立项名单。(三)培育建设。确立为立项建设的团队根据团队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进行为期3年的团队建设,学校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四、保障措施(一)纳入学校重点工作。教师发展共同体项目内容纳入学校质量提升计划、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年度工作重点内容,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努力锻造一支高水平、显特色、能力强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二)给予大力支持扶持。加强教育质量提升核心要素建设保障能力,给予教师发展共同体人、财、物上的大力支持,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对教师发展共同体取得的成果按省学校教育科研奖励办法(试行)执行,申报的建设项
10、目给予预算支持,需要的必要教学科研装备给予优先配置,立项的省级以上教育、残联行政或科研部门的课题给予2万元科研经费,开发的经学校评审认定作为教学使用的教材给予2万元科研经费并由学校出版印刷,撰写的以学校为单位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给予1万元的版面费补贴,申报或参加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教学能力比赛的相关制作费用由学校承担,其他有关项目经校长办公研究后予以支持。(三)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管理考核办法。教师发展中心、名师工作坊和教学创新团队由教务处指导和管理,履职情况纳入教务处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建设期内,学校对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年度检查评估,根据绩效确定进一步跟进支持政策。学校对教师
11、发展共同体建设成效明显、业绩突出的团队和成员,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后续项目、建设经费上予以倾斜。附件:1._省学校名师工作坊成员申请表2.省学校教学创新团队申报书省学校20*年*月*曰附件1省学校名师工作坊成员申请表姓名性别民族照片(一寸彩色)出生年月所学专业学历政治面貌现任职务职称所在学部任教学科手机个人简历教育科研成果时间类别名称级别奖次个人教育教学特色及专长人长标个成目工作坊成员年度目标量化内容:1、主持或参与1个以上专业或大类学科建设;2、主持或参与1门在线课程建设;3、主持或参与1门校本教材开发;4、发表1篇论文;5、主持或参与1项校级以上课题;6、开发2个以上智慧教学资源;7、开
12、展2堂优质公开课教学、1次务实创新的教学改革主旨交流;8、积极参加教学能力等各类比赛并争取获奖。申请名师工作坊暨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德育名师工作坊口智慧教育名师工作坊口书画名师工作坊所在学部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B名师工作坊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B教务处意见负责人(签字)公章年月0附件2学校教学创新团队申报年)推荐单位:团队名称:团队带头人:联系电话:填报时间:教务处制20*年1月填表说明1.“团队名称”应当体现团队建设内容或特征,“团队带头人”限报一人。2 .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资格。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应为近5年以来所获得。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13、。一、团队基本情况1.总体情况团队构成情况总人数人市级以上教学名师、职教专家人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硕士学位人学士学位人团队简介主要填写团队组建缘起、历史沿革、主要业绩、目标定位等,不超过500字。2.团队带头人情况姓名出生年月参工时间政治面貌民族性别最终学历(学位)授予单位授予时间职教教龄职称行政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主要学习、工作简历起止时间学习工作单位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社会兼职近三年标志性教学成果及获奖(限5项)在项目中拟承担的主要工作3.团队成员情况(不含带头人)序号姓名IEu性另年龄职务/职称学历/学位专职教师或企业导师工作部门(单位)教学领域在团队中的分工庞春梗男47高级硕士研专职教师教务处计算机研究项目设计讲师究生二、团队建设方案队德风况团师师情说明团队教师师德师风总体情况,特别是团队带头人师德表现。(不超过500字)专业/课程建设及优势特色具体阐述本专业/课程建设情况及优势特色。(不超过500字)企作础说明校企合作经验及工作基础,行业企业参与情况。(不超过500字)术能新况技技创情说明本专业/课程技术技能创新及研发成果情况。(不超过500字)习训施备况实实设设情具体说明本专业/课程设施设备条件情况。(不超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