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圣教序》偏旁部首解析(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羲之《圣教序》偏旁部首解析(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王羲之圣教序偏旁部首解析(四)2024-01-1511:18墨语闻声圣教序碑刻主要有两个版本,其一为永徽四年(653)由褚遂良书写的雁塔圣教序并记,立于大慈恩寺大雁塔下。其二即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大约在贞观二十二年序和记撰成不久,弘福寺僧人怀仁即从唐内府所臧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字,至咸亨三年(672),历时二十余年,集字完成,由京城法侣集资刻碑,置于慈恩寺中。此碑碑文除刻有唐太宗的序和唐高宗的记外,还有太宗和高宗给玄奘法师的两篇答谢启,并附刻玄奘所译的心经。因此,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碑文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李世民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二是李世民作的敕答谢启,三是李治作的述三藏圣
2、记,四是李治作的答沙门玄奘谢圣教序书,五是玄奘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三、心字底:1.心字作为字底,向左右伸展,取平势。卧钩出锋直对字心,三点无论分别写或是连起来写,均应左右呼应。三点之间的距离要有大小,勿使相等。见古贴:意悲二字。也可以参照草书写法,用三点代替心字底,见古贴愚字。十四、门字框:1.左边竖画和右边横折竖钩,须有粗细、长短、向背、藏露、屈伸等变化,切不可雷同。一般左边细右边粗;左边短右边长;左边藏锋,右边露锋;左边取屈势,右边取伸势。写门字框时,应先留好中间笔画的位置,以避免过于拥塞或空虚。见古贴冏朗二字。同闱十五、绞丝旁:绞丝旁有三折,三折所形成的夹角应有大小、深浅的变化,如果
3、大小、深浅相同,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圣教序中凡绞丝偏旁都写得不同。1.惋字的绞丝旁以两挑点连写代替三点;2.I缘/字的绞丝旁,上面的夹角深,下面的夹角浅;3.经字的绞丝旁,上夹角小,下夹角大。十六、单人旁:单人旁的变化,主要在撇画、竖画的长短和方向上。1.撇画长,竖画短的,见古贴住字;2.竖画长,撇画短的,见古贴像字。3.撇画内敛,取收势的,见古贴三J字;4.撇画外扬,取放势的,见古贴僧字。有人简单地将圣教序斥之为院体J,以为易染俗气不可学。宋代书评家黄伯思曾反驳说:今观碑中字与右军遗帖所有者纤微克肖。然近世翰林侍书辈多学此碑,学弗能至,了无高韵,因自目其书为院体。由唐吴通微昆弟已有斯目,故今土大夫玩此者少。然学弗能至者自俗耳,碑中字未尝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