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37723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末离狐、东安郡考——兼论官渡之战的侧面博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嘛离队隋一兼i仑官舷fi掷侧S廨一、问题的提出东汉末年,天下动荡,行政区划多有变更。在三国志等史籍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郡名,却在地理志中没有记载。这些郡由于记载很少,不够详细,大都无法确定其兴废时间、所领之县以及治所位置等,成了“疑郡”。如东安郡,未见于地理志,在三国志中仅提到三次。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建安四年)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117三国志卷十六杜畿传裴注引傅子:“东安太守郭智。”1498三国志卷十九曹植传裴注引挚虞文章志:“刘季绪名脩,刘表子,官至东安太守。”1560又如离狐郡,也未见于地理志,在三国志中仅提到一次。三国志卷十八李典传:“

2、(李)整卒,(李)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1533以上这两个郡,很难确定兴废的时间和领县数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认为东安郡乃析琅邪郡所置,至迟设置于建安四年(199),至迟废于建安十八年(213),领县除东安县外,余皆无考,治所亦不明2757;离狐郡至迟设于建安二年(197),领县除离狐县外,余皆无考,治所亦不明270o考证郡县沿革,不只要研究文献本身,更需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情形进行考察和推理。以往考证这两郡沿革者不少,古有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今有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2017),但多从文献内容上的判断,很少与时局相结合,

3、尤其没有提到官渡之战的影响。以往研究官渡之战者以行政区划沿革为视角者甚少。将这两郡的疑点放到官渡战局中去考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郡兴废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沿革,而以这两郡的兴废为切入点来研究官渡之战,也能对当时的战争局势有更好的了解。二、东安郡的变化与袁曹东线的争夺。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建安四年)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齐、北海俱为国,那么东安也应为郡或国。东汉时琅邪郡有东安县,可能在汉末设郡于此。然而臧霸等既然是由徐州入青州,所破当时青州之郡国,但琅邪郡、东安县均属徐州。初疑此东安为误文,当为东莱或乐安,此两郡都属青州。但又有两处见于汉末的“东安太

4、守”即三国志卷十六杜畿传裴注引傅子有“东安太守郭智”,卷十九曹植传裴注引挚虞文章志有“刘季绪名脩,刘表子,官至东安太守。”这两处不大可能都是误文,那么东安郡应该是存在的。但在续汉书郡国志中无此郡,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引献帝起居注所载建安十八年(213)各州郡情况也不见东安336180周振鹤等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据此以为,东汉末建安四年前后,析琅邪郡置东安郡,领原琅邪郡之东安县,该郡至迟于建安十八年(213)被省。东安县原属琅邪郡,琅邪郡属徐州,并非青州。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认为:“盖汉以青州寥阔,分琅邪置也。”42868琅邪本属徐州,怎么会因青州寥阔,去析分徐州之琅邪郡呢?吴增仅的判断显然有

5、误。那么所谓“入青州,破东安”又当何解?三国志卷六袁绍传裴注引九州春秋:“谭始至青州,为都督,未为刺史,后太祖拜为刺史。其土自河而西,盖不过平原而已。遂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是时百姓无主,欣戴之矣。”1196后汉书孔融传:“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余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城夜陷,乃奔东山,妻、子为谭所虏。”32264建安元年(196),袁绍授长子袁谭以青州都督,仅有平原一郡之地。随后,袁谭在青州扩张势力,接连击败公孙瓒委任的青州刺史田楷和刘备推荐的青州刺史孔融,被曹操拜为青州刺史。至官渡之战前夕,袁谭掌控了整个青州。东莱太守管统,对袁谭忠心耿

6、耿1346o由东莱析置的长广郡,太守何夔为袁谭征辟1379o臧霸入青州,破齐、北海,则此二国也曾为袁谭控制。乐安更是袁谭势衰后抵抗曹操的重要屏障1346o袁谭逐渐在青州站稳脚跟,并在其间得到了曹操的支持,被正式授以青州刺史。毕竟此时袁绍与曹操的关系还比较好。与此同时,曹操在建安三年(198)平定吕布之后控制了徐州。曹操平吕布,得徐州后,分置新郡,以车胄为徐州刺史,并招揽臧霸等青徐豪强,加以官位,委以青徐之地。所授守相,有北海、城阳、东莞、琅邪、利城,东安居于这些郡的包围之中,却未提及。后又有臧霸破东安,可见东安实为袁谭控制。于是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东安郡在建安三年(198)前便已设立,并被袁谭控

7、制;二是东安郡在建安三年(198)至建安四年(199)之间设立,并被袁谭控制。其中,前者更为可信。因为从曹操在建安三年(198)析分诸郡以及设置守相就能看出,他从青州的北海国析出一些县,设置城阳郡,并任命孙观为北海相,还委臧霸以青、徐之事,把手伸向了袁谭的青州,显然是要与袁谭争夺青州。这种情况下,原本为曹操控制着的琅邪郡、东莞郡是不会轻易地被袁谭撕开一个口子,割出一个东安郡的。实际情况是,在建安三年(198)以前,徐州为吕布控制,袁、曹两家友好,曹操主攻吕布,袁绍作为曹操的协助方,同时也想分一杯羹,便从青州往南渗透,取得了东安县等地,从琅邪郡析出东安郡。直至吕布平定,官渡之战爆发,东安郡仍然被

8、握于青州刺史袁谭手中,这才有了臧霸“入青州,破东安工如此看来,东安郡的设置应当在建安元年(196)袁谭进入青州与建安三年(198)曹操平定吕布之间,取建安二年(197)。担任过东安太守者,见于记载的有刘修、郭智二人。刘修为刘表之子,但在三国志刘表传后汉书刘表传中均只字未提。若刘修真为刘表之子,那么以袁绍和刘表的同盟关系,袁谭任命刘修为东安太守则在情理之中。这也从侧面巩固了东安郡被袁谭控制的推想。关于东安郡的领县数目,秦汉卷认为仅有东安县一县可考。根据建安三年(198)至建安四年(199)的情形,东安郡东有城阳,北有东莞,西临兖州,南接琅邪,确实只有东安一县的余地。然而一郡只领一县,不太符合设郡

9、的原则。据上文推理,早在建安三年(198)之前,袁谭便由青州向南取得了东安郡之地,那么东安郡很有可能是与青州连成一片的,即包括了原属琅邪郡的东安县和东莞县。建安三年(198),曹操“分琅邪、东海、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却并未提到东莞郡是否是此时设置的,是从哪里析分出来的,只是提到任命尹礼为东莞太守。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十五认为东莞郡就是曹操建安三年所设的5276,秦汉卷参考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认为汉末东莞郡设立时包括琅邪郡之东莞县、齐国之临的县和泰山郡之蒙阴县2756o若其说均是,则建安三年(198)曹操新设的东莞郡,是从袁谭控制下的东安郡析分出来的。这与曹操削弱北海郡的做法有异曲同工

10、之妙。然而,东安郡初设时,泰山郡为曹操所据,袁谭不应划分其蒙阴县,蒙阴县后来归属东莞郡,当是建安三年(198)后曹操所为。于是,东安郡初设时便有东安县、东莞县、临胸县三县之地,治东安县。至建安三年(198)曹操从中析出东莞郡,东安郡便仅剩东安一县了。建安四年(199)八月,臧霸破东安郡,此郡再无存在价值,便被省入东莞郡中。东安本是袁谭嵌入徐州的一颗钉子,奈何曹操控制着汉献帝,手段更为高超。在建安三年(198)的行政区划调整中,曹操不仅削弱了东安郡,还连同北海郡一并削弱,将效力于自己的青徐豪霸的势力渗入了青州。在青徐的争夺中袁谭虽暂处下风,但很快予以反击。因为与此同时,刘备也试图重新占据徐州。建

11、安四年(199),刘备从曹操处逃出,至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又联合曹操所置东海太守昌辅,并遣使与袁绍联合1875,袁绍亦派兵支援刘备1197o建安五年(200),曹操终于击败刘备。刘备北上投奔袁谭,袁谭“将步骑迎先主”,刘备赴邺城时,“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1876,可见刘备所受礼遇之丰,与袁氏关系之亲近。在刘备失败后,袁氏在青、徐彻底丧失优势,形势开始倒向曹操。此后不久,袁绍便出大举南下,进攻曹操。三、离狐郡的设置与曹操后勤的部署。三国志卷十八李典传:“(李)整卒,(李)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关于离狐郡,三国志中仅见此一处,考证其范围、年代的难度都不

12、小,甚至无法仅凭一条材料就断定该郡的存在。不过后世学者基本肯定确有其郡,如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三国志卷一:“迁离狐太守。案离狐县前汉属东郡,后汉属济阴郡,史无置郡之文,盖建安初暂置而即罢耳。”5287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卷上:“离狐,汉旧县,魏志:李典从太祖,迁离狐太守。据此,则魏曾升作郡,旋废耳。”6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二:“离狐,李典传:典从太祖,迁离狐太守。是汉末县曾作郡,他无可考。盖旋立旋废,故不列目。”42858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大致接受以上三家观点,认为汉末曾设离狐郡,并且不久即罢。但其将该郡设置年代写作197年左右,下辖县只列离狐一县,并称治所不明。笔者认为不够详尽,仍有进一步

13、补充之处。研究离狐郡沿革的突破口便是李典传。三国志卷十八李典传:李典字曼成,山阳钳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1533-534如此看来,李典担任离狐太守

14、的时间,当在兴平二年(195)与建安五年(200)之间,这也许就是秦汉卷将离狐郡设置时间记为197年前后的原因。观察兴平二年(195)至建安四年(199),没有设置此郡的迹象。若在驱逐吕布,初平兖州时析分该郡安抚当地,似乎可以说通。但在兴平二年(195)驱逐吕布后,又经历了李整迁青州刺史,李整卒,李典任颍阴令,为中郎将等事件,李典才担任离狐太守,故其时间不会太早。兖州平定以后,曹操曾西征张绣、南征袁术、东征吕布,离狐距离这些地方较远,也未见李典有何事迹,暂时找不到新置该郡的特殊缘由。李典的叔父李乾在乘氏有宾客三千家,在当地有很大的势力,故在吕布之乱时,曹操才委派李乾前往乘氏,以求安抚地方。李乾

15、、李整相继去世后,李典继承了乘氏的三千家宾客。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时,李典率“宗族部曲”为曹操运输补给,李典在乘氏的势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乘氏与离狐俱为济阴郡下的县,均位于济阴郡的北部。曹操正是考虑到李典在乘氏一带的势力,希望李典能充分调动当地的力量,以支援他与袁绍的战争,才在济阴郡北部新设了离狐郡,并以李典为太守。再回到李典传中“迁离狐太守,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一句,这个“时”字,意为当时,也就是李典迁离狐太守时,曹操与袁绍正在官渡相拒。如果曹、袁相拒官渡要晚于李典迁离狐太守,那么原文就不必用这个“时”字To曹、袁相拒官渡的时间为建安五年(200)七月7,离狐郡的设置应该也在这个时间。再看上述六县原属的济阴郡。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邺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1428据程昱传,程昱此时为济阴太守,又据三国志武帝纪,此事在建安五年二月。119在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大军至黎阳时,济阴太守程昱身在甄城。直到此时,甄城仍属济阴郡,离狐郡的设置应晚于此。曹操与袁绍起初在东郡的白马、延津一代交战,随后才转移至官渡、原武一带对峙。曹操听从程昱的意见,没有给甄城派援军,故袁绍大军南下时经过甄城而不打,那么曹操也不会在这里新设政区。曹操分济阴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世界名著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