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88215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学习书法收笔”要到位墨韵轩鲁公讲坛2022-22-08发表于河北书法关键的“收笔L有哪些核心技术?姜夔续书谱说:翟伯寿问于米老日:书法何如?米老日: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成为关于收笔的金科玉律。刘熙载艺概也说:“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因为行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每一点画总是有起、行、收的过程,如果收笔不到位,则下一点画的起笔也势必无从谈起,这就像环环相扣,缺一环,则整个链条就会断。况且,收笔不到位缺的不仅仅是一环,而是每环都有缺口,自然整体零散,满纸狼藉而不可收拾。我认识的一位书法家曾向一位著名书法家请教,如何从作品区分书法家与爱好者。那位著名

2、书法家说:只要看收笔。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在于收笔。这位书法家的话,应该说是经验之谈。技术过关的书法家,收笔必是到位的。收笔说起来轻松,其实并不容易做得到位。所谓到位,一是坚实;一是自然引动下一笔。刘熙载拈出一个“紧”字,强调的是不松懈,即笔力贯注到点画末端。还有一层要求,就是为下一笔创造条件,自然引带出下一笔,让下一笔得势得力。笔力贯注到点画末端,我们不妨拈出“到头”二字概而言之。姚孟起字学忆参说:“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所谓“笔能提直L不见得指笔杆竖直,而是说写一个字,笔锋经过顺逆运动之后,恢复原位,如果笔锋偃卧疲软,那就是行笔出了问题,收笔处当然就无法送到了,其力量也就不可能“到头

3、”。蒋骥续书法论说尝观米老书,落笔飞动,运笔常如跳丸舞器,故灵妙不测,矫变异常,绝不规矩正格,然至末笔必收到中锋。”也是这个意思。与正确的收笔相对,常常会出现如下问题:其一,有头无尾,顾头不顾脏。梁嘘评书帖云:作书不可力弱,然下笔时用力太过,收转处笔力反松,此谓过犹不及。”粗知起笔、行笔,而轻忽收笔,最有可能造成这一问题。下笔时气势不小,而收笔处轻飘无力,虎头蛇尾,钉头鼠尾”的病笔是最明白的例子。,,vI牛头 鼠尾扫帚 竹节3蜂腰.一鹤膝钉头标本去这一错误不是在收笔处突然爆发的,而是在行笔过程中已经开始酝酿的。前面我们说过,即使一点,也要三过其笔,点画要有一个绵劲的书写过程。做到三过其笔,才能

4、称得上字中有笔,否则点画没有筋力,就谈不上笔又而收笔轻忽之后,最直接导致的,可能是下一笔起笔露尖,致使浮薄、轻佻,点画不干净,厚度不够。写行草书时,有时预先估计了点画的相掩盖之处,往往在收笔处草草带过,以为不影响最终的效果,这种自作聪明往往养成点画荒率的毛病。看古人法书,任何点画都是到头,而完整的。因为不到头,那么下一笔就毕竟是没有来由、信笔书写的。读帖时注意古帖中的目自等字,中间二横或分写、或连写,古帖中是交代清晰的,而今人却往往含糊其辞地就带过去了。朱和羹临池心解在谈到忽笔时说:临池切不可有忽笔。何谓忽笔?行间摺搭稍难,不顾章法,昧然一笔是也。忽笔或意无疵,然与其忽略而无疵,何如沉着而不苟

5、?盖笔笔不苟,久之方沉着有进境,倘不从难处配搭,哪得深稳?如果收笔处不到头,所导致的,可以说笔笔都是忽笔,都是昧然一笔,没有充分的把握。菖重光书筏说:“人知起笔藏锋之未易,不知收笔出锋之甚难。”可谓甘苦之言也。其二,片面理解藏头护尾L、“无垂不缩,无往不收L把每个点画都写成一个封闭的样式。过去,由于篆隶书墨迹的失缺,人们理解篆隶书的点画都是封闭的。既然每个点画都是藏头护尾”的,则书写时,必然是笔笔断而后起,点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有所割裂。我们在“藏露”一节中,曾引用沃兴华论笔法对这一问题的论述,甚是精辟。针对逆入回收”造成的千人一面及点画间联系割断这两个误区,沃兴华论笔法又说:针对这两种误区,汪

6、(法)的书法管见指出:“书诀中所谓,无往不收,无垂不缩一着迹便死矣。,主张逆入回收的笔法不宜说得太死板。董其昌也看到这种毛病,提出了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办法。画禅室随笔说:“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然须结字得势。”只有将起笔的逆入”看作是上一笔画的继续,将收笔的“回收”看作是下一笔画的开始,也就是在上下笔画笔势连贯的基础上,逆入回收才能成为真言。过于强调逆入回收,并非没有做到“紧收L而是紧得过分了,过犹不及。其三,只知运行,不知留驻,无头无尾,一味萦带。在不知法度的前提下,率尔学行草,最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往往看古人草书,特别是大草、狂草法帖,惊骇于其急风骤雨之势,而不

7、知所致之由,跟着感觉走,就成了描摹行笔路线的所谓草书。孙过庭书谱说:“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草书尽管以使转为务,而毕竟也是点画组成,苟无点画,便不成字,只是符号耳。姜夔续书谱说: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相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日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张颠、怀素规矩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张旭、怀素固以古诗四帖、自序帖为巨迹,而入门便学,易成痼疾。(古诗四帖有论者以为是伪帖,自序帖有论者以为不是真迹,不去管他。)要理解两帖,自然需要看张旭

8、、怀素其他帖。怀素论书帖、食鱼帖、苦笋帖及小草千字文具在,法度精严,固不待言。据米芾说,淳化阁帖王献之两卷中,孱入张旭数帖,其开阔雍容之气,自与王献之有别,而既可孱入,也侧面说明张旭与二王实为一脉相承也。识得张旭、怀素此等字,才可言狂草,否则直是不入门耳。唐以后作大草者,最能“作草如作真L对点画意义强调最明显者,大概无过王铎。细看王铎草书,处处行,处处留,点画形态在造次颠沛、呼天枪地之中,精微谨严,不留毫发遗憾,诚可谓神乎其技。他的每一个点画完备圆满,收束自然是帖切恰当的。当然,魏晋人书,乃至唐代张旭、怀素,更加玄远微妙,他们似乎不以点画为意,而只是目见全局。他们在略不经意中做到准确,全篇浑然

9、一体,举重若轻。相对而言,王铎就不免经意乃至刻意,留下些斧凿之痕,这是时代限之吧。傅山草书没有王铎严格,有时有点佯狂作秀的意思,因此居多作品不及王铎,然而偶有合作,也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甚至侵侵然高于王铎,个中因素,大抵在此。也许正是王铎有迹可寻,他为后世提供了方便法门,可以化育千万,成为广大教化之主。大匠示人以规矩,王铎还是做到了。欲做到紧收,必注意末笔。蒋正和书法正宗说:“行草纵横奇宕,变化错综,要紧处全在收笔,收束得好,只在末笔。”末笔不仅起到收束一字的作用,更起到引领下一字的作用,这就要求不仅做到“到头”尽势,还要考虑到下一字的起笔得势。如孙过庭书谱中的晦朔L晦末笔直顶到头,并不提笔结束,而是转笔后继续前推,宕开笔锋,然后翻转接“朔”。孙过庭末笔这种写法,可以说比比皆是,看似繁琐,实则是为了方便。再如断开的二字家后L家”末笔并不向下引带,而是随势继续向上转去,形成一个弧形。这个弧形的饱满圆劲,说明他的笔力到头,是紧收,无松懈,而向上出锋收束,显然是为了在空中再形成一个翻转,利于后”字的切锋下笔。也无非如此。点画有起结,字有起 每次都能“无垂不缩,无往不收L 则以收笔作为衡量技术含量的重要至于连绵大草,形隔理不隔,结,字组有起结,行有起结,也便是所谓一笔书。诚如是,标志,不亦宜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