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如何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时报:如何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如何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在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发展,在消除绝对贫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享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包括制度体系整合还没有完全到位、社会保障范围仍有漏洞、部分人群保障不足、再分配作用较小等,同时还要面对人员流动性强、就业形态多样、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多层次现实挑战。因此,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
2、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基本保障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在完善基本保障制度的同时,还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保障需求,发展补充保障。为此,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一是扩大基本保障项目范围,根据人民群众的保障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断健全儿童福利制度,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二是优化基本保障项目设计,扩大生育保障覆盖范围,加快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积极推动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逐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保障待遇差距,增强制度公
3、平性、可持续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适应性。三是及时调整现行制度,准确定位现行基本保障制度,优化基本保障相关的制度设计,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以制度之治公平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同时充分考虑发展实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促进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相匹配,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健康运行,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就业方式多样化,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等人群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还存在保障覆盖面窄、城乡发展不平衡
4、、保障水平不高的情况,亟需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坚决兜牢基本民生的底线。一是提高参保扩面的精准性。加强与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动态维护,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和跨部门之间的信息推送机制。利用数据技术作为精准参保的依据,进一步摸清底数,精准扩面,及时将新落户人员纳入参保登记范围。精准识别未参保人员并进行分类施策,做到应保尽保和法定人群全覆盖。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政策。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组织尚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探索契合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参保机制。三是提升社会保险经办便利化水平
5、。加快优化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运行效率。一方面,统一标准、简化流程,加强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利用网络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为用人单位和个人提供全网式、全流程、无差别的方便快捷服务。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增强履行缴费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夯实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基础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各基本保障项目,是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风险保障需要而设置,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保障权益能否有效落实,而且关系到补充性保障能否健康发展。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行基本保障体系中的诸多项目为
6、之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不仅要巩固已有反贫困成果,而且还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此,夯实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基础是关键。一是建立基本保障各项目保障待遇的统筹协调机制,逐步统一基本保障制度和政策,努力减少地区之间及群体之间的差异,减少和避免出现矛盾,明确制度落实的进度表和路线图。二是拓展基本保障筹资渠道。明晰财政、用人单位和社会成员个人在各项目中的出资责任或比重。完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规则及激励约束政策,降低缴费负担和参保门槛,确定统一的缴费基数,规范征缴相关各主体的行为。三是建立社会保险精算制度。科学厘定社会保险费率,定期开展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建立社会保险基金运行风险预警监测系统。四是完善社
7、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筑牢风险防控体系,从制度、技术、监督体系等方面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五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目标实现度评估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民生难题的共建共享关系,让社会成员对基本保障有理性的预期。对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政策进行风险评估。健全分层分类综合救助体系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救助帮扶,目的是形成分层次的梯度救助格局。一是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制度转型升级,实现“覆盖全面”目标。二是持续推动分层分类综合救助体系构建,落实
8、“分层分类”要求。一方面,对低收入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按照绝对困难群体、相对困难群体和其他困难群体三大圈层进行分类管理。另一方面,对收入群体的救助需求进行准确识别和研判,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为实现救助的供需匹配奠定基础,以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三是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系统集成,强化“综合高效”救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规范救助标准,全面推行社会救助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四是拓展社会救助方式。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探索救助新模式,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五是发展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加强党对慈善事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慈善领域制度建设。引导慈善力量自愿开展慈善帮扶活动,给予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激励政策。作者:罗晓燕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