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的生存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国的生存之道.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JMi的生存之道史记里,随国只是一个夹在楚国和周天子之间的可怜虫,楚国不灭随,只是留着它作为缓冲和中介,让他去和天子或诸夏对话,比自己出面更方便而已,后两次征伐,其实已经不是收拾敌人,而是教训小弟同样是所谓国宝级文物,有的需要会说话,即通过阐释,才能让一般人领略到它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而如曾侯乙编钟,则无需说话,一亮相就大气磅礴摄人心魄。湖北的曾国,不见于文献。一般认为,它就是史传中的随国。随国曾经是汉水北岸的姬姓国家中最强大的,是楚国北上的最大阻碍。左传和史记楚世家都讲了楚武王三次伐随的故事,有趣的是,两部书的说法完全不同。公元前706年,楚武王第一次伐随。左传写这一战,算是散文名篇。
2、不过写得像是一场辩论赛:楚国反省自己的战略,说我们应该放松对随国的进攻,相反提高随国的地位。这样,随国就会抛弃盟国而妄自尊大,然后我们就可以寻机下手了。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随国方面,则有一位贤大夫大谈治国之道,尤其是提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结论,堪称早期民本思想的典范。最终结果,是“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看样子随国还略占上风。这些议论,史记统统没有。楚世家关注的是:这次事件之后,随国向天子转达了楚国想提升爵位的要求。一个诸侯国跑去向天子说这事,当然非常无礼,换句话说,随国应该是已经被楚国打怕了。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再次伐随。左传说,随国有奸臣有忠
3、臣,结果国君只听奸臣的意见,被打得大败。但楚国也是倒霉催的,居然在战场把奸臣活捉了,于是觉得,这是上天要替随国治病(因为随国从此要听忠臣的了),可见灭随的时机未到,也就撤了。史记则强调,这一年楚国得知了自己称王的要求被天子拒绝,所以这次征伐似乎是对随国办事不力的惩罚。另有个左传不提的大事件,楚武王宣称“王不加位,我自尊耳”,楚国从这年开始称王了。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第三次伐随。左传说:出兵前,楚武王告诉妻子:“余心荡。”他的夫人立刻做出判断,国君将不久于人世,但她乂说:如果出兵没有失利,那么君王死在行伍之中,也是国家的福分。果然,楚武王在军中去世,但楚国的将军们秘不发丧,继续前进,以楚王的名
4、义进入了随国,最终使随屈服。史记又没有这些动人的细节,但却交待了这次伐随的原因:因为尊楚为王,倒霉的随国被周天子叫过去数落,而这件事又让楚国认为随国背叛了自己,所以才发兵讨伐。综合起来看就是,左传中随国是楚的劲敌,楚国用尽了计谋和武力,才将之征服。而史记里,随国只是一个夹在楚国和周天子之间的可怜虫,楚国不灭随,只是留着它作为缓冲和中介,让他去和天子或诸夏对话,比自己出面更方便而已,后两次征伐,其实已经不是收拾敌人,而是教训小弟。讨论春秋的历史,学者们通常重视左传胜过史记。但这件事上,史记恐怕另有很有分量的史料来源。难得司马迁毫无讲故事的热情,却把三次征伐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梳理得非常清晰。而且,
5、联系到后来的楚随关系,史记这种讲法显得更合理。早有学者注意到,“楚国和随国关系在春秋中期以前,互相征伐,战争不己,而春秋中期以后到战国初年,忽然变得十分友好,几乎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程度。”就拿曾侯乙编钟来说,其中有一枚楚惠王送的傅钟。楚惠王为什么要给曾侯乙送钟呢?就有学者推测说,这是当年随国顶住吴国的强大压力,救过惠王的父亲楚昭王的命,因此惠王要对随国表示感激。转变何以发生?按照左传很难解释。但如果接受史记的叙事,这个问题就无需费心了: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转变”,早在春秋初,随国就已经是楚国的仆从国,春秋中期以后,被调教得更加服帖了而已。左传头几十年,中原华夏的立场特别明显,它对楚国的很多了解,许多都像是得自传闻。不负责任地猜想:有些可能就是随国向中原诸夏爆的料。随国当然不能早早承认我已经换大哥了,相反作为一个夹在华夏和(仍被视为蛮夷的)楚国之间的国家,它既要渲染南方蛮夷的厉害,也要吹一吹自己的坚决抵抗。夹在几个强权的小国,这也算古今中外的通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