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相关专业知识考点解析 (11):职业病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相关专业知识考点解析 (11):职业病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职业病学原发性肺结核一、发病机制原发性肺结核为原发结核感染所引起的病症,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在X线上典型病例呈现肺部原发灶一引流淋巴管炎一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的结核性炎症的三者组合C二、临床表现1.长期不规则午后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偶有急性起病者,突然高热,历时13周。2 .咳嗽是常见症状之一,少痰。3 .肿大的淋巴结可出现压迫和刺激症状,常见为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哮鸣、声音嘶哑;发生支气管穿孔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压迫静脉可出现胸部静脉怒张;部分患者有胸痛。4 .少数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5 .患儿常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消瘦、贫血,
2、可同时伴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耳后常见。6 .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结核、支气管淋巴疹、肺不张及血行播散。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实验室检查1.血沉在疾病进展期可增高。7 .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低。8 .血清结核抗体多阳性。9 .痰抗酸杆菌分离、培养。10 支气管刷检、灌洗液、肺及支气管活检标本抗酸染色。(二)结核菌素(简称结素)试验多强阳性。(三)影像学检查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胸内肿大的淋巴结组成“双极像,或称“哑铃像”;偶表现为空洞;或表现为肺门阴影增宽,突向肺野内带。(四)电子支气管镜或淋巴结活检对原发肺结核诊断有重要意义。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 .临床症状、体征1)有结核病接
3、触史。2)结核中毒症状及淋巴结压迫和刺激症状。3)结核菌素试验多呈强阳性反应。2 .结核分枝杆菌检查1)痰涂片抗酸染色。2)痰抗酸杆菌分离、培养。3)支气管刷检、灌洗液、肺及支气管活检标本抗酸染色。3 .X线检查应常规拍摄正、侧位胸片,必要时胸部断层或CT检查,(见前述)4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1)胸内淋巴结结核形成淋巴结支气管屡时纤支镜检查可确诊。2)肿大淋巴结造成支气管外压,未形成支气管病变者可在纤支镜下行淋巴结穿刺活检,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3)痰菌阴性,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观察到气管外压及支气管受侵,进行刷检、活检及淋巴结穿刺有助于确诊。(二)鉴别诊断与肺炎、肺癌、肺脓肿、结节病、
4、淋巴瘤、组织细胞增生症、纵隔肿瘤等相鉴别。五、治疗1 .全身治疗结核病是慢性、全身性疾病,合理的营养,适当的休息是治疗的基础。2 .抗结核化学治疗是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化疗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最、联合五项原则。整个化疗方窠分为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3 .抗结核化学治疗方案常用方案:2HRZS(E)/4HR方案意义:4 .外科治疗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生广泛干酪样坏死或液化,化疗效果不佳或伴持久性支气管狭窄及肺不张者,可行胸腔内淋巴结摘除术。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一、发病机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血流后,播散到肺内形成的结核病。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此型多见于儿童和青
5、少年。常发生于免疫力低下者,诱因药物或疾病引起的免疫抑制,如糖尿病、分娩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二、临床表现1 .急性起病急骤,有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临床常为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伴盗汗、乏力等严重中毒症状,多有咳嗽,偶可痰中带血。2 .亚急性及慢性起病缓慢,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临床常有长期低热或阶段性低热、轻度结核中毒症状。部分患者有咳嗽、胸痛,偶可痰中带血。3 .体征可有浅层淋巴结肿大和肝脾大。中晚期肺内病变可融合,形成空洞,可闻及湿啰音,也可并发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肺外结核,此时可出现相应的体征。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X线检查1 .急性胸片上显示病灶常需23周,表现为两肺野弥漫的分布
6、、大小、密度相近,直径l3mm的粟粒状阴早期胸片不能清晰显示,如作HRCT可显示粟粒状病灶,有助于早期诊断。2 .亚急性及慢性粟粒大小不等,密度不均,新旧病灶不一,渗出与增殖性病灶相混杂,病灶多见于两上中肺野。(二)实验室检查1 .急性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减少或出现类白血病反应,血沉常增快。2 .痰结核杆菌阳性率较低,血培养很少结核杆菌生长,抗结核抗体及结核菌素试验对诊断有参考价值。3 .重症及老年人结核菌素试验可阴性。(三)其他检查1.如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怀疑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时应行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必要时做头颅CT或URl除外脑实质病变。2 .支气管肺活检、浅表
7、肿大淋巴结活检、肝穿刺活检等病理发现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或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或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3 .痰菌阴性者可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刷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抗酸杆菌涂片或培养可提高阳性率4 .纤支镜下肺活检或经胸壁肺活检有助于确诊。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要点1.临床症状、体征(I)有结核病接触史。(2)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和相应的体征。(3) PPD皮肤试验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常呈阴性反应,在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常呈阳性反应。(4)眼底检查: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31/2患者有脉络膜结核,对确诊有重要意义。(5)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累及骨髓时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类白血病反应
8、、粒细胞减少等。(6)常见合并肺外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肝脾结核、腹膜炎等。2 .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痰中找到结核杆菌是确诊的依据,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早期痰菌阳性率不高,当病变相互融合,形成空洞时阳性率较高。3 .典型的胸部X线表现。4 .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肝穿刺活检等发现典型的结核病理改变。(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细支气管肺泡癌、肺抱子菌肺炎、肺真菌病、转移癌、尘肺、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病变、肺血吸虫病等进行鉴别。五、治疗1 .全身治疗急性和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重症结核病,应给予合理的营养,注意休息。2 .抗结核化学治疗急性和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强化期*23个月,采用异烟胱(三),利福
9、平(R)、蹴嗪酰胺(Z)及链霉素(三)或乙胺丁静(E)巩固期,49个月,采用异烟既(三)、利福平(R)或加用乙胺丁静(E)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核药物的用于中毒症状严重有呼吸困难,重症急性和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有:同时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成人常用泼尼松每H3040mg,小儿为每日lmgkg,清晨顿服或分次服用,34周后逐渐减量,疗程810周。可减轻中毒症状,降低变态反应,减轻炎症,促进渗出病变吸收。继发性肺结核一、发病机制结核分枝杆菌初次感染后(多在儿童时期)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繁殖,引起的病灶复圈为主要发病原因(称内源性复发)O也可再次由感染外界结核分枝杆菌而发
10、病(称外源性重染)。本型可发生在原发感染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二、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咳嗽、咳痰,可伴咯血、胸痛等症状。2 .常午后低热、可伴盗汗、乏力、食欲下降等。3 .少数患者可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4 .肺部体征常不明显,病变广泛时可有相应体征。5 .干酪性肺炎者起病常急剧,可有高热等严重结核中毒症状。6 .糖尿病、尘肺、胃大部切除术、慢性肾衰竭、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术后、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警惕是否合并肺结核,HTV感染者肺结核发病率高。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长期消耗可贫血。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
11、胞可有明显增加。血沉:病变活动进展时,血沉快;痰检:进展和空洞病例在痰内易查到结核菌。结核重素试验工一般为阳性或强阳性,重症免疫力低的病人亦可阴性,病情好转后转为阳性。(二)X线检查病变多发生于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多肺段病变常见。X线影像可呈多形态表现(可有渗出、增殖、纤维、干酪性病变),也可伴有钙化,易形成空洞,可伴有支气管播散灶,结核球多在3cm以内,周围可有卫星病灶,可伴有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与粘连。胸部CT扫描可发现隐蔽部位的病变,了解肺门、纵隔淋巴结情况及发现少量胸腔积液等。王酪性肺炎表现为大吐范围的致密阴影或沿支气管走行分布的小叶阴影。结核球多见于上叶尖后段,可有房化及向心性偏心
12、溶解和卫星灶。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细菌学检查阳性是确诊的依据。若痰菌阴性可行气管镜下刷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抗酸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提高阳性率。2 .痰菌阴性、X线表现不典型病例:行纤支镜检查对鉴别诊断常有助益;必要一经纤支镜肺活检及胸透或CT引导下经下壁肺活检可提供重要诊断依据。3 .典型继发性肺结核:临床症状+X线表现,排除其他非结核肺部疾患+抗结核治疗有效一一诊断。PPD强阳性反应,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的PCR阳性,或肺外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均可作为诊断参考。4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临床表现、X线表现与肺结核相似,涂片检查也难以区别,只能依据菌种鉴别来区分。5
13、 .合并证常见有结核性胸膜炎、气胸、细菌感染,慢性纤维空洞患者可继发曲菌感染等。需注意:与各类细菌性或非细菌性肺炎、肿瘤等相鉴别。五、治疗1 .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原则与方案附:初治涂阳:以异烟睇(三)利福平(R)及毗嗪酰胺(Z)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方案一*2HRZS(E)/4HR。方案二:2R3Z3S3(E)4Ra.,2 .复治方案方案一:2HRZS(E)/46HR,督促化疗,保证规律用药。6个月疔程结束时,若痰菌仍未转阴,巩固期可延长2个月。如延长治疗仍痰菌持续阳性,可采用下列复治方案。方案二:初治规则治疗失败的患者,可用2S3H3R3Z3E36H3RaE3.方案三:慢性排菌者可用
14、敏感的一线药与二线药联用,如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等,疗程以612个月为宜。结核性脑膜炎一、发病机制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脑膜弓I起脑膜炎或结核杆菌进入脑内后,在皮质、软脑膜、脑实殖、脉络丛等处形成病灶,当病灶破溃时,结核杆菌进入蛛瓯膜工隙J引起脑膜炎。*络从软航收蛛网01二、分型最常侵犯的是脑膜,同时亦可侵犯脑实质、脑动脉、脑神经和脊髓等,因此临床常见四种类型:(脑履炎型脑结核辱型陋脊髓型泯合型三、临床表现1 .温是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2 .呕吐喷射状呕吐,无恶心,与进食无关。3 .脑神经损害临床上以展神经、面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损害常见。4 .意识障碍据程度可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5
15、.瘫痪结核性动脉内膜炎可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可致偏瘫,脊髓受损表现为截瘗和大小便功能障碍。6 .癫痫幕上结核瘤,可引起癫痫发作。7 .失明视中枢缺血或软化可导致失明。8 .脑干功能障碍当脑干有病变或严重颅压升高时,易发生呼吸、循环和瞳孔的改变C9脑疝是结脑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结脑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以小脑幕切迹病和枕骨大孔病多见。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脑脊液常规检查1 .脑脊液压力半数以上压力增高,一般在200400mmH200(正常:80180mmH20)2 .脑脊液外观多为无色透明(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蛋白含量增高时则为浑浊的毛玻璃甚至为黄色。部分病人脑行液静置后表面有薄膜形成,但不是结脑特异性表现。3 .细胞数多为(300500)X1()6L,早期结脑中性粒细胞较多,随着病程延长,淋巴细胞、大淋巴样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并存,表现为混合性细胞反应,经治疗病情好转后,主要为